谁为身份证缺陷买单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身份证,缺陷,指纹
  • 发布时间:2013-09-22 13:40

  据《北京晨报(微博)》报道,由于挂失后的身份证仍可继续使用,大量遗失、被盗身份证正通过网络进行非法交易,并被广泛用于开办银行卡、信用卡,掩护诈骗、洗钱活动。对此,公安部回应称:年底登记指纹。

  点评:近日媒体多次曝光,大量遗失、被盗的二代身份证正被通过网络进行非法交易,并广泛用于冒名办理银行卡、信用卡等非法金融活动,已成为金融诈骗、洗钱和隐匿犯罪的工具。因此,身份证登记指纹,能进一步增强证件防伪性能,并能有效防止冒用他人身份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实为好事一件。可指纹登记毕竟涉及到全国民众,牵一发而动全身,这背后的成本与配套措施实在不能忽视。

  众所周知,身份证件换领等需到户籍所在地,然而现在很多人并不在户籍所在地工作、学习。假如为了登记一个指纹而不远万里回到户籍所在地,路上的花费与占用的时间,该由谁来负责?这是其一。其二,国家机关及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并未安装指纹机。既然登记指纹的工作正在缓慢起步,那么匹配指纹机的工作又该何时开展,费用又该由谁承担?

  这些问题相信相关部门会给出满意的答案。但有一点显而易见:不论配套措施如何跟进,弥补身份证缺陷的成本不应由民众买单。缺陷已然存在,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希望相关部门在弥补缺陷的同时,能够做好配套措施,不要让民众品尝决策失误的苦果。比如,公安部门能否考虑为外地人口在本地开设指纹采集的通道;在指纹登记还未完成之前,采取措施杜绝或减少身份证犯罪。

  如果当初二代身份证在具体设计上能公开征求意见、倾听民众的声音,或能借鉴外国的经验,今天这些劳民伤财的事情也许都可以避免。希望这一次的身份证缺陷能给所有决策者提个醒:做决策,谨慎,是重中之重。

  新政策

  国家基本确定信息消费支柱产业地位国家信息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陈静8月15日对大智慧通讯社透露,国务院关于信息消费的意见基本确定了信息消费的支柱产业地位,有关部委正在制定配套政策,料将陆续出台。

  14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指出,促进信息消费,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产业优化升级,大力丰富信息消费内容,提高信息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推动面向生产、生活和管理的信息消费快速健康增长。

  陈静表示,各相关部委目前都在为配套政策的出台展开工作,其中,央行将重点研究互联网金融的配套政策,财政部关于互联网企业的财税政策也在研讨中。“工信部肯定是涉及最多的部门,但正因为涉及面广,可能工信部的配套政策会晚于其他部门出台。”陈静说道,鉴于《意见》刚刚出台,各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尚需一段时间,据他了解国务院对此并未给出明确时间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