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看病不能没有下文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体验,医生,看病
  • 发布时间:2013-09-22 13:45

  8月14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今年7月,为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东省卫生厅要求有条件的医疗卫生单位组织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以患者身份,从首道程序开始,看一次病或办一次事。在日前召开的换位体验活动座谈会上,干部代表纷纷“吐槽”:医生把病人当成东西,医生大呼小叫;从挂号到离开,1小时20分,看病只3分钟……就连副厅长廖新波都感叹:“如果我不是副厅长,看病难不难?一定是难的。”

  点评:病人挂号、候诊、缴费“漫漫无期”,医生看病“闪进闪退”,这样的看病经历想必绝大多数民众都曾有过。现在,让那些看病免费、不用排队、成天坐在办公室里的官员也亲身体验一下“看病难”的滋味,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作为普通民众,我们关心的不是这一体验活动会否机制化的坚持下去,而是此番不愉快的经历能否转化成改革的动力,进而在实质上破解“看病难”问题。

  从参与“体验”干部的感受不难看出,大都集中在看病难、排队时间长、三甲医院门诊量大,社区医院却出现门庭冷落的现象等,这些普通百姓都知道的问题,官员们却要靠“体验”去验证,而一些新问题的出现或许将被这些老问题的长期积压而忽视,甚至是难以发现。如此,体验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如何缓解看病难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不少措施,但要检验其效果如何,去医院看看就能知道。这些老问题的短板大都集中在行政禁令的单纯性和短期性,而长期的效果要看医改的重点难点突破,以及从制度上和法律法规上的健全和完善。行政禁令的指导性和建议性难以弥补监管的缺失,只有长期的制度稳定和完善,加上不折不扣的执行力才能减少矛盾的存在。

  基于此,我们有理由担心:相较于自身的便利特权,医院的聒噪、医生的刁难所引起的“不爽”究竟能维持多久,能否令相关部门痛下决心、推进改革?如果没有下文,那么再多的吐槽、抱怨都是廉价而徒劳的。

  新动态

  打击稀土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展开

  人民网8月8日消息,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发布通知,自2013年8月15日起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 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开展打击稀土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

  新动态

  商务部与联通合建流通追溯体系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14日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双方在肉类蔬菜和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领域的合作。

  根据上述协议,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承诺优先满足商务部肉类蔬菜和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和运行需求,加大在试点地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网络性能和技术水平,提供优质高效的通信服务。同时,对试点地方追溯体系建设给予资费价格优惠。协议约定,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驻各地分公司与试点地方通过友好协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确定通信服务的具体内容、要求及实际资费标准。

  近期,商务部还将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推进肉类蔬菜和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合作。

  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降低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8月13日宣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降低14个部门20个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主要涉及公安、司法、交通、农业、工商等部门。此次降低收费标准每年可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约2亿元。据发展改革委介绍,降低的收费标准具体包括机动车抵押登记费、因私护照费(因丢失补发护照)、长江干线船舶引航费、公证费(证明财产继承、赠与、接受遗赠)、国内植物检疫费、农机产品测试检验费、商标注册收费以及翻译专业资格、专利代理人资格、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等部分考试考务费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