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壳”浏览器迈向“核”浏览器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火狐,浏览器
  • 发布时间:2013-11-15 10:25

  一款浏览器想要速度快、界面好、操作流畅,起决定作用的一定是它的内核。目前主流的浏览器内核共计四款:分别是Trident(IE)、WebKit(苹果)、Presto(欧朋)以及Gecko(火狐)。在众人的印象中,国内的浏览器大多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包了个“壳”,其实不然——国内浏览器正在朝着“核”浏览进发。

  从浏览器内核的发展历史来看,从Windows 95到XP初期,IE借助Windows的东风处于“垄断”的地位,Trident内核长期一家独大,微软便很少在更新上下功夫,导致2005年时Trident几乎与W3C标准脱节,其中大量的安全性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崇尚用户完美体验的Firefox和Opera借机兴起。

  在国外被用户追捧的Firefox和Opera在国内却鲜有问津,究其原因,还是国内互联网环境较复杂,如网银等第三方插件只能通过IE打开使用。既然绕不开IE内核,那么能不能做个“双核”出来?2009年,国内首个“双核”浏览器——搜狗浏览器横空出世,引入更先进的WebKit内核,实现双内核的无缝切换。主打高速上网的搜狗浏览器很快就获得了用户的认可,发展至今已获得了国内将近10%的市场份额。

  在国内主流服务商逐步支持WebKit的今天,“双核兼容”的概念在不断淡化。国内浏览器刮起的“双核风”让浏览器厂商意识到浏览器的差异化并不是停留在浅层的UI、网址导航等方面,竞争的真正核心应该是在底层——内核。

  自主研发内核 开启全新功能

  浏览器发展初期,各家之间的差异化不明显,借助大品牌或优质的渠道都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随着发展,浏览器之间的差异性愈发明显,在这个阶段各家需要比拼的是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能否给用户带来革新的体验。

  傲游浏览器从“傲游3”启用双内核(Wbekit+Trident),并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傲游应用程序开发部技术专家曾维宏向《互联网周刊》记者介绍,“自主内核不是要做第五个内核出来,而是我们是基于WebKit做一个自己可以控制的内核,便于浏览器的快速迭代更新,用户体验会有明显提升。”

  自主研发内核可以让浏览器接触到更底层的信息,包括标准变化以及特性的更新等,便于构建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傲游浏览器截图后可以传入到云端分享给好友,曾维宏告诉记者,“这项看似简单的功能99%都是由网页技术实现,准确地说绝大部分都是内核来提供支持的。”

  除此以外,“超级拖拽”也是傲游浏览器一项十分强大的功能,其他浏览器很难同时兼容HTML 5拖拽,浏览器厂商普遍的选择是牺牲掉其中的一个。曾维宏则表示,“如果不做内核,我们也很难做到兼容;其实这些强大功能的背后都有内核研发的身影。”

  移动浏览器内核仍大有可为

  用户之所以不愿意用手机浏览器是因为它占手机内存、使用不方便。目前,手机浏览器中尚未出现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产品。大部分移动浏览器并没有完全利用云端的优势,大家更多运用的是云端转换的功能,在云端手机加速方面做得还不够。如谷歌SPDY协议完全可以用在手机上,不仅能够加速还能减少容量。

  对此,曾维宏认为,通过手机内核完全可以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功能。他还透露傲游的手机自主内核正在研发当中,依然是基于WebKit内核,但和PC内核会是不同的分支,未来会实现一个内核打造PC端、移动端两个产品。

  目前国内的浏览器市场,IE内核浏览器占据50%以上,高速内核浏览器可以达到40%以上,几乎与IE内核浏览器平分天下。高速上网一直是双核浏览器主打的产品体验,想要进一步提升上网速度,除了实际客户端渲染外,还可以让内核对网页的解析渲染实现智能的提前加载。搜狗浏览器高级产品经理黎志表示,“之前的情况是从用户点击开始加载的,现在我们通过智能化的方式提前告诉内核,用户可能要打开网页,提前做好渲染,进一步提高内核的使用效率,让用户更快地打开。”

  在他看来,现在的浏览器还没有达到极致体验——点击网页,瞬间打开。“未来还想进一步的话,还需要更强的突破。如果说IE是60分,现在的双核是90分,那未来能不能做到100分。速度提升到一个极致水平,市场份额还会继续提高。”

  如果说高速是浏览器追求的目标,那么稳定就是浏览器的底线。傲游内部对稳定有着非常严格的指标,他们会把内核各种异常都反馈到后台,捕捉崩溃的范围比一般浏览器都要大。

  Firefox广受追捧源于它强大扩展能力,可以说是把内核发挥到极致的一款浏览器,可以衍生出很多富应用。如果有一天Gecko放弃扩展力,一定会损失掉大量用户。

  应用还是内容 用户决定价值

  移动端浏览器已经褪去了它在PC端的“王者地位”,甚至沦为用户桌面众多App中的一个,而早早布局移动端的UC向平台转型就显得游刃有余。UC优视CEO俞永福认为,“UC不是浏览器,它是一个服务的平台。UC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获取信息的需求,移动互联网娱乐的需求,电子商务商务等享受生活服务的需求。”今年7月,UC优视再度拓展了其平台计划,正式发布UC+战略,通过网页应用平台、插件平台以及应用书签平台三个领域对外开放。

  UC的网页应用中心的实质是Web App Store,HTML5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代协议标准,基于浏览器的Web App会越来越流行,届时Web App Store将会显得尤为重要。插件平台终结了浏览器和原生应用之间完全割裂的状态,使用户不必在浏览器和原生应用间进行切换,为Web和Native之争找到了温和的解决办法。书签中心是与第三方网站合作的成果,用户扫描网站二维码后,可以将网站添加为UC浏览器的书签。UC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丰富的扩展功能,把用户留在自己的平台上,从一个单纯的浏览器应用升级为一个“大而全”的平台。

  与UC的应用分发平台定位不同的是,傲游将自身定位为内容分发平台。傲游产品体验部移动产品经理张宁认为,手机端用户并不追求趣味性,他们更关心内容。“我们会更加强调内容对于用户的价值,希望用户只是很纯粹地浏览内容,而不是去关注内容的载体。”

  本刊记者 马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