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

  21CBR:衡量财经类书籍品质的标准是什么?

  吴晓波:张五常曾说:“问题有重要与不重要之分,做学问要找重要的入手,选上不重要的问题下功夫,很容易转眼间断送学术生涯。”如果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而且就重要问题下够功夫,就是一本好的财经书。

  21CBR:能否推荐一些你的案头书单?

  吴晓波:现在看书比较功利化,一般取决于研究课题,平时也会看一些唐诗之类的。我特别喜欢文字优美的作品,最近两年,读了许多国外作家写的文学批评,其中包括苏珊.桑塔格、加缪、卡尔维诺等,他们的文笔特别好。

  21CBR:新书《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远离时下经济的“重要问题”,写作初衷是什么?

  吴晓波:中国改革走到了十字路口,对于中国未来的前途,经济学界的争论更加“两极化”。当理论和数据无法给予清晰判断的时候,我想起约瑟夫.熊彼特的名言:“人们可以用三种方式去研究经济:通过理论、通过统计和通过历史。”于是,我选择回到“中国历史的基本面”,从历代经济变革中探研得失。

  21CBR:如何看待书中观点引起的争议?

  吴晓波:我在书中提出了一些比较大胆的论断,可能引起争论,但是论断全部基于我对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的分析和研究,我希望有助读者对当前中国经济改革有全新认识。

  21CBR:从财经记者到知名作家、出版人,三种角色你最看重的素质有哪些?

  吴晓波:三种角色其实没有绕出“写作”的范畴,我认为自己一直以观察者的身份活跃在出版写作领域,从来没有离开过传媒业。三个角色,我最看重的都是专业素养、文字能力和勤奋。

  21CBR:今年中国楼市依然涨声一片,房地产是否仍然值得投资?

  吴晓波: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处在城市化进程,土地与房屋的价格就一直处在上升的通道,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楼市的高速升值时期已结束,不过,未来相当长的时间,楼市仍将温和上涨,不动产继续属于中产阶级避险性的投资产品之一。

  21CBR:你注重养生吗?平时爱吃哪些美食?

  吴晓波:人到中年,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我一直有运动的习惯,经常在跑步机上跑跑步。在饮食方面我不太克制,这是一个坏习惯。

  21CBR:你有哪些收藏爱好?

  吴晓波:没有,小时候收藏过小人书、火花(火柴盒上的贴纸)等等。在我成长的年代,大多数人经历过真正的贫穷,几乎没有物质的财富可以保留。我的父母留下来能称为“传承”的物件,就是我父亲写的书和我母亲保存的我出生那天的日历,这些东西外人看来分文不值,于我真的是无价之宝,其中凝结了他们生活的印记,饱含了对我的期望和祝福。

  21CBR:很多中国家长准备送孩子出去留学,又担心学成归国与国情不接轨,送孩子留学你怎么考虑?

  吴晓波:中国的高等教育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期待,出国留学是一项值得考虑的选择。未来的青年是全球化的一代,应该全世界到处看看。家长要尊重青年的选择,能够对他们的人生负责的,只有他们自己。

  21CBR:很多青年遗憾自己没有早出生20年,认为年轻人的机会已经很少,你怎么看?

  吴晓波:80后、90后没必要羡慕50后、60后。上世纪80年代不确定因素很多,法律不健全,100名创业者,成功了5个人,失败的可能就有95个。年轻人毕业后要想清楚,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收入多少不是标准,喜欢才能做好。未来社会需要专业人才,够专业就有饭吃。

  采访/吴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