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进一步满足计算力和能效需求

  每年的国际超级计算大会(ISC)是一场高性能计算(HPC)技术的集中比拼擂台赛,全球高性能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则是代表荣誉的榜单。在一台台计算能力强大到令人叹为观止的超级计算机背后,英特尔提供了强劲支持——“2013年,英特尔处理器为TOP500排行榜中超过80%的上榜系统提供了计算力支持,并被98%的新上榜系统所采用。”英特尔公司数据中心及互联系统事业部副总裁兼技术计算部门总经理拉杰·哈扎拉(Raj Hazra)介绍道。

  HPC应用遍地开花

  根据IDC《全球技术计算服务器 2013—2017 年预测》报告,全球HPC服务器市场的年收入预计将于未来4年增长36%,从110亿美元增至150亿美元。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服务器平台产品经理张振宇表示:“各个行业和领域对快速计算、模拟和制定更明智决策的需求持续推动着超级计算机的快速发展。超级计算机现在被用于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帮助探索更高效的能源、研究疾病的治愈方法、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及大数据分析等工作。”

  奥迪可以作为一个生动的例子——奥迪利用52台搭载最新IvyBridge E5 2600V2的超级计算机,结合欧特克的软件,采用大规模虚拟化原型系统,帮助他们尽快把新产品推向市场,减少研发成本。“以前在制造汽车的时候,当你想要验证一个想法是否可行时,需要制造出一辆原型车,而在重要的汽车模拟碰撞中,以前必须要做几十辆车甚至上百辆车碰撞的实验才能得到有效的数据。”张振宇表示,这么多奥迪车就这样撞来撞去很可惜,“现在我们提供虚拟工厂、虚拟生产的概念,从汽车的概念设计,到原型车的出厂,这个过程中基本上没有任何物理的制造,而是完全依赖于计算机的虚拟现实来实现。”从政府和科研领域——如欧盟和美国政府共同支持的“人类大脑计划”科研项目,到商业和行业领域——如飞机制造、石油勘探、气象预报、基因测序,“我们正在逐步利用高性能计算把信息和数据利用科学驱动力转化为知识。”张振宇表示。

  至强融核强势崛起

  拉杰·哈扎拉表示:“英特尔制定了超级计算愿景和产品蓝图,致力于帮助客户不断推陈出新,发现新商机,同时大幅提升竞争力。用户对于更高计算力和更高能效水平的需求永无止境。借助现有的和未来的英特尔至强融核协处理器、英特尔至强处理器、英特尔 TrueScale互连技术及软件,英特尔将能够为客户带来完备的解决方案,全面满足其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6个多月前英特尔推出至强融核协处理器以来,至强 处理器和至强融核协处理器已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组合,在全球最快的多个超级计算机中得到了广泛采用。据介绍,2013 TOP500榜单中有11套系统配备了英特尔至强融核协处理器,其中包括性能级别达每秒千万亿次浮点计算的系统,如峰值性能达54.9 PFLOPS(每秒54.9千万亿次浮点计算)的“天河二号”系统和峰值性能为8.5 PFLOPS(每秒8.5千万亿次浮点计算)的“Stamped”系统。

  “微异构架构”是英特尔在本届ISC召开之前正式对至强处理器新架构的定义。微异构架构具有多种类型、可提供计算力的硬件架构,但却由通用编程模型予以支持,以简化开发和优化过程。这一优势是传统异构架构所无法实现的,它使得至强融核协处理器获得用户的广泛认可——“在我们调研中,有78.5%的客户愿意在他们将来采购时选择至强融核用于加速。”张振宇介绍。

  本报记者 金小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