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创存储A8000与传统云存储争“高、低”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关键字:云创存储,A8000,云存储
  • 发布时间:2013-12-05 10:09

  2012年,南京云创存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创存储)与Intel携手推出了大数据一体机,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得到应用,获得了广泛好评。今年,云创存储再次与Intel以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简称CETC32)联手,推出了PB级超低功耗云存储系统A8000。云创存储总裁张真介绍说:“A8000非常适合那些对海量数据处理有较高要求的行业应用,比如电信、平安城市、智慧交通、云计算等。A8000在大容量、低功耗两方面都突破了传统云存储的瓶颈。”

  大容量 低功耗

  简单说,A8000就是低功耗的硬件平台与云创存储的存储软件平台的集合体。

  从硬件架构的设计看,A8000采用了低功耗的Intel Atom S1200系列处理器。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销售部总监韩永祥介绍说:“Atom S1200系列处理器是我们专为存储应用特别设计的64位硬件平台,具有低功耗、高密度、低成本等特点,非常适合云计算、移动计算以及智慧城市等应用。”

  这次在开发A8000时,云创存储通过一系列测试后决定采用Intel Atom处理器。据云创存储的技术人员介绍,测试数据显示,IA架构的低功耗处理器不仅在功耗方面与非IA架构的处理器相差无几,而且成本更低。此外,Intel IA架构处理器拥有比较完善的生态系统,采用此架构的服务器、存储不必担心软件的兼容性以及应用迁移等问题,减少了软件开发的工作量。

  据测算,A8000每节点主板功耗仅为25W,单个存储节点峰值的功耗低于0.15kW,单个机架能容纳38个节点,其总功耗为5.7kW,是传统云存储功耗的三分之一。CETC32负责A8000整体硬件平台的设计。A8000采用一体化的设计理念,集中供电与散热。集中式直流供电的方式提高了电源效率,RMC智能管理模块可对所有风扇进行管理,可根据系统局部温度变化调节风扇转速,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

  Intel一推出针对存储的低功耗处理器,CETC32就针对此处理器平台进行了专门研究。据CETC32副总工程师、云计算产品事业部主任倪明介绍,A8000从提出设计需求到产品最后成型经历了大约4个月的研发周期。在硬件平台的设计上,CETC32的技术人员开发的存储控制模块堪称A8000硬件平台的核心。一个存储控制模块可以控制12~16块,最多18块硬盘。A8000可以支持各种类型的硬盘,包括SATA、SAS以及SSD等,可以实现分级存储功能。另外,CETC32通过底层加速算法,利用SSD提高了A8000的速度。

  软硬结合 双管齐下

  张真概括说:“A8000单机架的容量达到1.8PB,相比其他云存储系统,容量有5倍提升,成本降低到1/10。A8000具有高性能、低功耗、高度可靠等优点,这不仅得益于优秀的硬件平台设计,还得益于云创存储的cStor存储软件。”

  cStor存储软件是云创存储自主创新的核心产品,与硬件相结合构成的cStor云存储系统是云创存储的主打产品之一。cStor存储软件与低功耗的硬件平台相结合,保证了A8000的高性能、可靠性和可管理性,便于扩展和使用,非常适合对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cStor将控制流与数据流分离,管理节点不负责数据处理,进行数据访问时,多个存储服务器同时对外提供服务,实现了高并发访问。A8000还可实现自动负载均衡,能将不同客户端的访问请求均衡到不同的存储服务器上。A8000的性能可以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呈线性增长。系统的管理由cStor管理监控中心完成,即使是非专业人员也可以轻松管理整个系统。

  A8000大容量、低功耗的特性使得它在云存储、数据灾备、视频监控等领域可以有更多作为。举例来说,云盘、网盘等云存储应用需要极大的存储空间,但对总的I/O速度要求并不苛刻,A8000的采购成本和电力成本只有传统存储的1/10,因此可以大大提升云盘、网盘服务商的竞争力。再比如,在视频监控应用中,A8000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所有节点均可对外提供数据服务,访问性能好,寻址迅速,而且传输速度快,正好可以满足多路高清摄像头的存储需求。

  本报记者 郭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