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广电总台标清转播车二并一改造(下)

  • 来源:传播与制作
  • 关键字:苏州,广电总台,标清转播
  • 发布时间:2013-12-30 16:35

  (接上期)

  4.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杂项,接口种类多,定义多,调试难度大。

  GPS时钟上,母钟和子钟采用NISSAN车上的设备,相较原来时钟输出接口比较全,且数量较多,时钟馈线沿用原MAN车的馈线。

  通话系统采用NISSAN车的CLEARCOM的设备,一台MS-440主站和RM-440,RM220两台分站,分别放在技术区、导演区、音频区三个区域,原来车上两台4线转2线的设备扩充到三台,实现了摄像机通话、对讲机主站和外接口四线通话都能进入整个通话系统,不管是通话路数还是灵活性、操作性上,比原MAN车的TELEX通话系统精简了许多,简图如图5。

  在键鼠、VGA线路的布置上,多使用二选一切换器,技控区一台液晶加对键鼠分别可控制M-SERIES硬盘机和EVS慢动作机器,导演区两台液晶加两对键鼠,左边的一对可控制切换台面板和M-SERIES硬盘机,右边的一对控制两台字幕机,在二选一信号的切换上统一采用PS2接口,在导演区和技控区都有字幕机的USB接口延长线,方便工作人员将文件的拷入拷出,在网络控制方面,切换台主机,2台米兰达×16多画面分割,2台字幕机的网线均接入同一台交换机,两台字幕机安装有米兰达多画面终端X-EDIT,可以控制多画面主机,使得多画面的修改和分割更加的方便简单。

  在矩阵信号调度方面,矩阵控制面板,结合播控不用的面板,我们扩充到8块,功能上我们划分为应急切换、技术监看(融合RET2、INT1-4)、 EVS M-SERIES、CG、外部输出、录像机、多画面、音频监看,源信号选择自行定义,矩阵控制面板信号出的数量可随意定义,矩阵通过RS232协议与字幕机主机相连,方便修改控制面板的定义,极大的提高了信号调度的灵活性。

  最后在转播车TALLY信号的触发上面,将原MAN车和NISSAN车的TALLY系统进行了融合,并且将矩阵的TALLY和对外部信号的TALLY也加入其中。新MAN车TALLY系统均采用触点闭合式TALLY输出,原MAN车KALYPSO切换台的TALLY信号同样适用于点亮汤姆逊1707摄像机主机,只要在接口定义上稍作调整即可,矩阵的TALLY信号通过QUARTZ 的TR3200转换成可识别的TALLY信号,与切换台的TALLY信号一同进入一台TALLY二选一主机中,TALLY二选一有两路TALLY输出,一路给两台多画面的TALLY触发,另外一路进入一路TALLY输出转换器,转换器的RS232输出给监视器的TALLY等,使能够显示TALLY的信号源,另外的37PIN接口输出给摄像机和外部接口主机用于TALLY触发。本次对TALLY的改造,增加了原来没有的矩阵TALLY,并很好的将NISSAN车上的TALLY指示灯融入到了新MAN车,对于新增加的多画面控制器的TALLY触发也有很好的兼容作用,使得信号在监看和切换上面更加直观方便。系统级联简图如图6。

  5.制图经验小结

  (1)在画系统图纸之前,必须摸清所有设备的入出接口的种类和数量,数字和模拟SDI入出各有多少、数字和模拟音频入出各有多少、键鼠是USB的还是PS2式的,各有多少,这些都很重要,这样在画图时就能尽量减少单溃点和没必要的分配器,转换器。

  (2)画图时要分层分颜色画,以使结构清晰,线型明了。

  (3)统一风格。庞大的系统图往往不是一个人绘制的,这几需要绘制视频、音频、控制、布局图的人在一些共有的设备上,外形统一、标识统一、线宽线距、标注都一样。这些在前期就要统一,左后再改又要浪费人力。

  (4)不要急着上标号。在制图前期只做系统级联不标线号和跳线,包括各类分配卡等都不标注序号,图纸要经过多次审议,期间要多次调整设备布局、设备数量或是级联方式,这些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都定下来后再标注所有设备序号、跳线号、线号等,一旦这些标注都标好后,不建议再更改系统中使用的设备数量,级联方式,不然的话,将造成制图者的巨大工作量。

  (5)制图结构要紧凑,对于线距3mm和字高2mm,按1:1打印在A3纸上将正合适查看,所以制图是力求横竖的线距都是3mm,倒角半斤为1.5mm,字高为2mm,这样在布局布线时会有难度,但是画出来的图紧凑美观,对于庞大的视频系统图,往往也能压缩在A3图纸上而清晰可见,一些转播车系统图纸使用A2打印甚至更大,每次要查看检修时摊开不是很方便,也容易损坏。

  三.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1)拆车、抽线

  拆除老MAN车所有线缆、设备,并按类规整。

  (2)车改

  这次改造唯一不是我台DIY的就是车体改造部分,车体改造上加强了设备区送风的强度,将部分铝板出风口改成塑料的以防止冷凝水,并通过在机架区加装抽风扇防止冷风流向技控区;拆除了一些没必要的柜子(碍脚);将原来两个滑动式的大液晶监视器更换并加固成固定式;将车内的3个PC显示器全部用手臂的形式固定在侧壁上,使用时拉出,以节约空间;废弃原来车外拉伸平台,改为三梯直上直下式;重新修改技控台面以防置1707的OCP面板;选用原NISSAN车密集式的电缆盘,所以我们卷下MAN车和NISSAN车所有电源电缆、综合电缆、摄像机电缆,换了电缆盘后再盘上去;对于收线电机,我们将交流电机换成24V直流电机、去掉了沉重庞大的逆变器、与机车发动共用24V直流电瓶;撕除原理车外饰,补漆后换上新的外饰。

  (3)装车

  我们按照我们制定的线表(包含了线号、线长度、出入设备、端口、数字还是模拟的表格)进行量线、剪线、开线、套线号、压头子或焊头子,我们用黑色和红色不同的线区分所传输的是数字还是模拟信号。我们压头时只压一端,另一端待上车,穿到目的设备后再做头,按照各类定义制作各种控制线、网线、键鼠线。

  由于我们是沿用美式多舱结构,所以整个放线过程难度很大,几个舱之间的来回线缆非常难穿,虽然我们在地槽里留有来回的抽拉线,但是往往会造成缠绕和堵塞,经常需要一根根地穿。

  装车过程任务重,工作量大,我们部门大家协同配合,齐心协力,由于是十几年的老车,机架也有变形,装车过程中,很多设备、托架、盲板都会出现空位不对应的问题,我们工程师又做钳工又做铣工,自己开孔、磨板、敲敲打打,使出浑身解数。

  设备和线都安装制作完成后,还要记得给所有设备贴上标签,使它与图纸上的序号、名称对应。包括所有机箱的编号、板卡的编号、跳线架的标记、录像机、矩阵面板的标记、外接口板的标记等。以上有些事势在必行,有些则会给以后使用过程带来便捷。

  2.施工经验总结

  (1)对于转播车,连线最多的就是跳线架了,在上车前,我们应该先把跳线架上的线接掉,再把跳线架一个个装车,每装一个可以把这个上的线缆的另一头拉到目的舱,这样当跳线架都上车后,整个系统的线缆就上来一大半了。

  (2)当线缆都理到目的舱后,接下来就该对应理到相应的机架。如果能做到高的线缆先做绑在里面,低的后做绑在外面,将非常好看。

  (3)预算线缆长度时要多算个半米,宁长勿短,对于一些后部无维修空间的机架,给它上面的设备计算线缆长度时,要多加一个机架深度的长度,这样考虑以后维修的话能够将设备抽出。

  (4)视频、音频、控制线缆必须一种一种布线,切不可一时求快,为了同时施工而混合布线,这样的话会和后步的线穿在一起,给后续理线造成很大困难,这在对施工工艺要求高的单位是必须谨记的。

  (5)由于视频线一般较粗且比较直,而音频线、控制线和电源线,都不直且数量较少绑在外面不好看,所以对于讲究“面子”的施工,可以考虑先步音频、控制和电源线缆,将它们先绑,后做视频线缆,这样一眼望去就比较整齐,提升施工档次。

  四.综合测试

  我们在对视音频及周边通话、TALLY等调试后,我台又组织了专业的测试环节,以检测视音频的质量。

  我们按照GY/T 222-2006《数字电视转播车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的标准衡量,所用的设备是:VM700视频信号测试仪、WVR611检测标清高清节目技术质量仪、TSG422 视频信号发生器和ASG音频信号发生器。

  数字视频的测试效果如图7,结果如表1,输出模拟视频质量测试如图8(亮度非线性失真、微分增益、微分相位)和图9(多波群),结果如表2。

  音频测试部分我们使用ASG100发生全频段等响度的信号,经过整个系统后用VM700测试,整个系统我们加了4DB增益,测试图如图10和图11,结果如表3。

  五.小结

  截至撰文,新MAN车已经上线使用4个月,期间完成了台内台外多次综艺和晚会颁奖类节目,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设备的故障不断调试,现已进入稳定运行期。

  目前,大型转播车的改造基本由集成厂商来处理,包括其中的系统安装和施工。但我台自力更生,群策群力,在人员有限、工期紧张、经验不足的困难面前,大家还是按期完成了任务,整个项目基本没有花钱,不仅磨砺了大家的意志 而且在这个项目中,新人勇敢并很好地挑起了担子,在历练中得到了经验的迅速提高和业务水平的进步,为将来新广电大楼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文完)

  蔡晨东 程晨 黄敏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