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日本故事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苏州,日本,中日关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1-02 08:49
“中日关系每紧张一次,日本投资就趋缓一次,2013年1到10月份引进日本注册外资6.7亿美元,同比下降55%,日本人观望态度明显。当然还要考虑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日元竞争性贬值加剧等因素。”
霓虹闪烁的料理店招牌,声调平稳的关西腔---苏州高新区1000米长的“日本街”,一派异域风情。
从1999年第一家日本餐厅,到如今上百家的“日式”商业场所,“日本街”迎来越来越多的日本人。
谛听钟声的城市
“日本人主要是伴随大量日企而来。”苏州商务局外国投资管理处副处长张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日本企业眼下正成为“苏州模式”的有力延续者之一。这种作用最早还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彼时苏南乡镇企业渐露疲态,苏州开始在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等开发区大力吸引外资。
这座因中新苏州工业园创造了中国对外开放新模式的城市,“在90年代初有些日本的小规模加工企业进来,高新区等地引进了服装、纺织厂。”张颖说。
其实从历史和文化上,日本人对苏州确实是有一种特殊感情。
日语中模拟汉字读法有两大系统---“汉音”和“吴音”,后者就是用苏州吴语来进行发音。
另一个深受日本人喜爱的风景就是“姑苏城外”的寒山寺、枫桥,切合了日本文化中常见的乡愁和清淡。
苏州淑德日本语学校的教师稻叶宏明向本刊回忆说,他2010年来苏州前,学长就给他描述过这个小桥流水、园林雅致的水乡,令他无比向往。一到苏州,他乘船游览河道、古镇后,赞曰“不愧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枫桥夜泊》其实曾选入日本小学课本。在日本文化中,除夕夜听到108下撞钟,是带有诸多好运的象征。自唐代起,日本多地就仿建了寒山寺,寒山寺的钟声由此在日本广为流传。
1979年,日本池田市听钟代表团10余人到寒山寺聆听夜半钟声。从那以后,池田市日中友好协会与苏州对外友好合作会合作,每年举行听寒山寺钟大型友好交流活动,至今已连续进行了30多次。
2006年5月,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先生第一次来到苏州。他说:“苏州和苏州寒山寺是我向往的地方。”
到1994年7月,苏州的日本企业家为了交换信息,彼此交流,专门成立了苏州日本人会。如今它已更名为苏州日商俱乐部,拥有300多家企业和个人会员。
据高新区商业街一料理店赵店长介绍,当时不少日本人集聚在高新区“锦华苑”等小区,有精明的中国老板瞄准商机,在离日本人不远的这个商业街上开了家“一文钱”日本料理店,赚得盆满钵满。
此后,中国老板们又相继开了餐馆、酒吧、理发店、超市等等,形成了如今熙熙攘攘、霓虹闪烁的“日本街”。
进入新世纪,伴随日资涌入的日本人迅速多了起来。“那几年是苏州日资增长特别快的几年,市长带的招商队都是上百人,在日本开大型招商会。佳能、松下半导体等世界五百强在苏州都有十几年历史了,许多都是那时进来的。”张颖说。
高新区是日企在苏州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据2002年的当地报纸记载:常住高新区的日本企业管理、技术等人员已经超过1000人,日资占到了苏州新区新批外资的45%。
像日本的中国生活
在张颖印象中,苏州的日本人从2005、2006年真正多了起来。2005年苏州开办了江苏第一家日本人学校---苏州日本人学校,解决了日本人子女读书问题。
这所学校现有400多名日籍学生,也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日本人学校。它就在“日本街”南端玉山路上,由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和日本企业家一起筹资建立。
其实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第一个10年里,日本企业在中国一直据守着高端家电行业。2005年是新一轮“中日合资运动”的开始,这甚至被中国商务部写入《2005年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除了家电,汽车也成为日企的新领域。
这一年,松下集团在苏州高新区奠基了在这里投资设立的第五家企业,以及全球最大半导体生产基地的首座工厂。
苏州的地理优势明显,是离上海最近的唯一一个国家级高新区,能满足日资节约成本的需求:人力成本和运输成本都明显低于其他地区。
也就在2005年7月,苏州高新区日本工业村开村。这家约133公顷的工业村主要吸引日本中小企业,改变了在华日本企业“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传统形象,为大企业提供了专业化的服务。
41岁的池田银行苏州代表处首席代表寺田伴之2008年首次来到苏州,这是他生活的第一个中国城市:“我觉得苏州生活比较安心,长女、儿子都在苏州日本人学校读书,他们和日本小孩一起打网球,训练足球,正式比赛时还可以与中国小孩一比高下。”
“苏州生活与日本没什么两样,我小孩在苏州伊顿国际学校上幼儿园,老师都是日本人,这里也有了日本医院,医生都是日本人。”34岁的池田银行苏州代表处的久保大典周末常带孩子去苏州乐园和动物园。
目前,苏州的日企集中在高新区、工业园区和常熟市三大集聚地。“日本人的投资以大中项目为主,四成的项目在9000万美元以上。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电子元器件、纺织服装、电子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汽车零部件、模具制造、机械制造等行业。”张颖说。
2007年日本大和房屋工业株式会社在金鸡湖畔以5.05亿元拿地,开发小高层公寓。世界最大的工业化住宅开发企业日本积水住宅株式会社姗姗来迟,2011年在苏州相城区拍得一块地,它将在沈阳、无锡、太仓、苏州市区打造住宅区。
日本大中企业进入的苏州步伐仍在加快。据苏州市商务局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处宋耀平介绍:“苏州日企的日籍人员2011年为4044人,2012年增加了400多人。”
“我每周五都会去购物,买东西很方便。”稻叶宏明3年前从洛阳来到苏州,“听说苏州日本人特别多,想体验一下在日本人集聚的城市生活有何不同”。
起伏的数字
日本也是家庭观念比较重的国家之一,众多日本职员家属也跟随来到了苏州。寺田伴之和久保大典都和妻子小孩租住在狮山桥附近的高级公寓。“公司统一安排的住处,那儿可以收看到日本国内频道。”寺田伴之说。
寺田伴之的妻子婚后辞去了银行的工作,专职照顾小孩,寺田伴之说:“想过奢华点的生活妻子需要工作,过普通人的生活,妻子就用不着出去了,现在开销最大的就是家庭的假期旅游。”
总结历年的投资情况,张颖说:“中日关系每紧张一次,日本投资就趋缓一次。2013年1到10月份引进日本注册外资6.7亿美元,同比下降55%,日本人观望态度明显。当然还要考虑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日元竞争性贬值加剧等因素。”
2012年,日本一家位居世界500强的打印机制造商取消了在苏州增加投资的计划,转到了越南。不久前,苏州又有几家小型日企搬到了东南亚。
宋耀平说:“这些与苏州日益增长的地价和人工成本也有关系,搬走的只是几家小制造企业。”
走访了大量苏州日商后,张颖认为:“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判断,在苏州的日商仍看好中国经济,对苏州的投资环境仍比较认可,所以苏州的日企大规模转移的可能性不大。但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和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影响,近期日本投资形势趋缓的情况很可能会延续一段时间。”
对于数字统计的日本人增加趋势,“这有个时差,一到两年的滞后,2012年的项目今年才投资。其实2012年四季度以来,苏州引进日资新项目数量和资本金额同比均有所下降,形势不容乐观,储备项目受到影响。很多日本人对他们的政府也不满。”张颖说。
2012年“9.18”期间,稻叶宏明正巧在“日本街”吃料理,有饭馆的玻璃被击碎。父母看到新闻后,连续打电话催他回国。
“我没想着回去,我觉得这些不会直接伤害到我,我认为工作是第一重要的,我的工作没人做,会给其他老师造成麻烦。”稻叶宏明说。
久保大典那时正在“日本街”吃中餐。“我不担心,老婆有些担心。没感觉有多危险。”久保大典说。
还是在2012年,日本富士电视台来苏州拍了部《世界水纪行·苏州》,称:“曾想在这个黄金般的国度冒险,不曾想被这青瓦白墙、流水潺潺的水乡所惊叹。”这座由历史进入日本人视野的小城,对于日本人来说,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钱贺进 | 苏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