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过后:菲律宾救灾日记

  随行的一位记者说,“搜尸”是他此行经历的最震撼的事,“想不到比救活人更艰难,也想不到与救活人一样有意义”

  编者按

  本文作者孙硕鹏,现任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领队,他曾带领中国红十字会999救援队赴汶川、玉树抗震救灾,著有《中国式求生法则》、《玉树救援日记》等,这是他从菲律宾“海燕”救灾一线给本刊发来的手记。

  2013年11月21日 马尼拉-宿务

  昨天,从北京经厦门飞抵菲律宾马尼拉。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经历了4个小时的飞行,历史性地走出国门,抵达马尼拉阿基诺国际机场。又是以千里驰援的方式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如同2008年5月14日的四川绵竹。

  今早8时,在酒店与菲律宾红十字会国际部部长见面,协商救援工作。简单沟通以后,全体队员立即转飞菲律宾第二大城市宿务,那里也是通往重灾区塔克洛班的必经之路。

  晚18时,在宿务繁忙的停机坪上,与中国大使馆的吴参赞和菲红会代表一同迎接中国红会援菲物资专机。巨大的波音747稳健、醒目地伫立在那里,顿生一种豪情。

  这是首架中国红十字会援外物资专机。在厂房一样的机舱内摆满了大宗援菲物资,重量近百吨,经历了重重波折才从上海的援外物资供应站运到北京999急救中心。比较遗憾的是我们的救护车因为超重,未能装上飞机,否则我们在灾区的救援触角会更长。

  在使馆的斡旋下,机场开放绿色通道,在宽敞的专机舱内与菲红会官员办理了2000顶帐篷、2000床棉被的交接手续,并接到了押运货物的队员远山和小马,顺利完成了第一项任务。剩下的30吨物资均为救援装备和营地设备,将通过航空和陆路运往塔克洛班。

  回到驻地,从当地华人商会派来的协调员林大姐处得知,在使馆与菲国家红会的反复协调下,我们明天8点出发,连人带物资全部上船赶往塔克洛班。因为航运紧张,客机又不能带物资,已经有二十几支救援队滞留在此,对我们算是又开放绿色通道了。

  2013年11月22日 宿务

  早上7点30分,中国驻菲大使马克卿女士搭乘最早的航班,风尘仆仆地赶来驻地为我们壮行。

  大使刚走,立即接到菲方渡轮延迟的通知,然后是新的承诺:10点一定出发。接下来,就是不断被延迟的通知和承诺。晚上11点,终于听到了最后的通知和承诺:“今天走不了了,明天一定走!”但对此,我们已经不敢完全相信了。

  当然我们也有收获---利用这段延误,抓紧出去补充了补给。我们的物资专机为了保障援菲物资的尽可能充裕,先是舍弃了宝贵的救护车,然后又丢下了救援队需要的行军床、营地工具、炊具等等。经过一天的全城搜寻,我们满载而归,可以在塔克洛班坚持更长时间了。

  晚19时,我们还迎来了第二批救援队员---由武警总医院彭碧波主任带队的7名来自华山医院的医护人员,和两名云南大众卫生救援队队员,顿觉力量壮大。

  与此同时,鉴于出发时间一再延误、救援目的地信息的不确定和对菲方工作的担忧,我们决定立即组成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先遣队先期飞往塔克洛班。远山、大兵和夏飞领命出征,最让人感动的是60多岁的华人社区协调员林大姐也欣然受命,还有刚从塔城出来的中国野外救援志愿者海狼,也主动请缨---他们都是最具志愿者精神的人。

  2013年11月23日宿务-塔克洛班

  经过反复沟通,确认凌晨5点开船。由于我们的大批物资需要装船,凌晨2点,队员们就开始向码头进发。仔细算一算,到宿务后,平均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今天为了等船,在大堂整整坐了一天一夜,更是一点都没休息。

  一到码头,看见一片漆黑,对5点起锚顿生怀疑。疑惑很快得到证实:最快也要到8点才能开船,于是立即通知队员在车上抓紧休息。

  7点刚过,远山发回短信,先遣队已顺利抵达塔克洛班,尽管一再延误,他们仍然是首批进入重灾区的中国救援队员。想想我们到达宿务已经32小时,从使馆方面了解到,中国国家医疗队同样也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现在还在海上漂泊。救援本应该以分秒计,但因为种种原因,从宿务到莱特岛短短160海里的航程却让时间长久地停滞。

  8点20分,我们又接到一个让人震惊的通知:“对不起!两辆设备卡车太重,上不了船!”真是到了崩溃的边缘。在宿务漫长的20多个小时里,我们的所有努力和等待都是为了这批装备,等来的结果居然还是人与物分离!没有物资,到了灾区如何生存?没有装备,又怎么开展工作?真是心急如焚。但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前行。幸亏我们派出了先遣队,不然三十几号人,没吃没喝没有住处,不是要陷入绝境之中吗。

  由于人和装备分离,只能再分出一路队员押送物资,乘坐下一班轮渡。使馆工作人员新波主动要求留下,另两名队员随行押运,看着他们一夜未眠的猩红的眼睛,心里产生出一种别样的悲情。

  后来,我们了解到,由于菲律宾的天气多变,轮渡延误是经常发生的事。灾难以后,船运尤其繁忙,时间变动也属正常。为了我们顺利赶往塔克洛班,菲红会的同仁已经尽力了。

  9点20分,经过整整26小时的反复变动和艰辛等候之后,渡轮终于启航。

  经过4个小时的海上颠簸,13点25分,我们终于登陆莱特岛。一上岛,就被大自然的破坏力所震撼。“海燕”的“翅膀”如同巨大的刨刀,顷刻间横扫了几乎一切山峦、椰林、村舍、学校、公路和桥梁,连机场候机厅也被掀翻了屋顶。由于当地缓慢的救灾速度,“海燕”已“飞”过了15天,却如同“翅膀”刚刚掀过一样,废墟、断路、倒伏的电线杆历历在目,街上散发着腐烂的恶臭。

  码头上挤满了要到宿务购买食物和水的人群,我们乘坐的三辆车刚从轮渡上开下来,就被一辆厢式警车拦住,车上端坐着6名端着冲锋枪和霰弹枪的军警。心里不禁一惊,不知又发生了什么。

  突然一名警官跳下车,竟然喊出了我的名字:“Mr.Sun!Mr.Sun!”原来是红会安排护送我们的军警。军警全程武装押运,自然安全,但也足见灾区治安之混乱。

  即便有警方押运,车队所到之处仍然被拥上来的人群包围。他们大多面色枯槁,衣衫破烂,高声索要大米和水。一群群儿童不顾疾驰的汽车,拦在车前,拼命地跳着喊:“Help!Help!”

  菲律宾的夜色来得很早,17点50分,已是一片漆黑,车队终于驶入塔克洛班。因为没有电力供应,街道两旁一片死寂,到处是废墟,只有一团团焚烧垃圾的火苗闪亮。空气中弥漫着烟尘与腐败的气味,提示我们,已经深入了被“海燕”吞噬的腹地。

  19点05分,在国际联合会与菲红会共同设立的救灾综合协调中心与先遣队汇合。这是一个受台风损害、废弃的海边度假村,部分设施还能使用,院外有军警把守。

  队员们简单地用了点晚餐后,挤进先遣队“抢”来的三个房间休息。房间内没电没水,蚊虫挥之不去,又因为装备车未到,大家只能坐等天明。

  塔克洛班是莱特省的省会,被宽广的太平洋包围,景致怡人。从11月开始,这里本应该敞开怀抱,迎来度假的人群。没有想到,今年迎来的却是“海燕”!频繁的灾难又一次提醒人们,人类的生存境遇是如此脆弱和无常。

  2013年11月24日 塔克洛班

  凌晨4点,物资车队终于抵达营地。他们这一路太不容易,远离大部队又是夜路,连当地的司机都很害怕,幸亏菲律宾的军警一路护送。从码头出来刚刚30公里,就是一声巨响---一辆巨型重卡车的车轮陷入深坑,装载物资的木箱瞬间挤压断裂。他们冒雨跃上车扶住即将倾倒的巨大木箱,才避免了箱倒物散。这时,公路两旁村舍的灯突然亮起来,忍饥挨饿多日的村民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军警拉开警戒线,现场异常紧张。好不容易,装备整理完成,车队才重新上路。

  天一亮,即组织队员搬运物资。大家一夜未眠,皮肤被蚊虫叮咬得满是红斑。丹麦红会携带了灵巧的叉车,一位小伙子慷慨地开过来,一直帮我们卸了一个上午。

  经过一上午努力,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医疗救护所终于建立起来。一顶60平方米的医疗帐篷和2顶25平方米的充气帐篷,在蓝天白云、大海和草坪辉映下,分外醒目,仿佛三叶白色方舟守护着劫后的人们。

  中午,又在指挥部接待了中国驻菲使馆王武官和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先遣队的官员。今天下午,“和平方舟号”将抵达塔克洛班港口,成为从陆地到海洋转运伤员的生命方舟。

  2013年11月25日 塔克洛班

  从今天开始,各项救援全面展开。早上,与菲红会见面协商医疗组安排。最后决定沿塔克洛班、帕洛一线开展社区巡回医疗。菲方对于我们能够把医疗服务配置到偏远地区,十分感激。

  社区巡回医疗小组来到了一个叫杜拉格的城市,在一个社区会堂建立了医疗点,立即吸引了大量的村民,排着长队来问诊。我们不由震惊于当地的医疗条件---不仅周边没有大的医院,连小型诊所都没有。

  其中一位步履维艰的小女孩被母亲牵着,眼睛无助地看着医生。我们通过会说菲语的志愿者了解到,这是一个单亲家庭,台风前就没有钱治病,现在更是雪上加霜,孩子已高烧两周,体温达到39.3度。我们立即把她转到救护所进行应急处置,并与“和平方舟”联络,视病情发展随时准备转院治疗。

  此时已是深夜,终于可以躺在床上,9个人住一间屋子,燥热不堪,但总算可以睡一觉了。刚躺下,此起彼伏的蚊虫声响起,从四面八方袭来。很快身上就奇痒难耐,即便疲惫之极,也无法入睡。救援的日子才刚刚开始,必须有非凡的意志才能坚持下去。

  2013年11月27日 塔克洛班-帕洛

  昨天,搜救组在搜寻遗体时,来到一个叫巴伽凯依的村落,教堂的修女告诉他们,村民有150人集体腹泻,搜救组立即把情况报到指挥部。

  经与菲红会和联合会沟通、并与“和平方舟”联络后,我们决定派出医疗小组到该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平方舟”医务人员负责水样和便样检测。联合会也将派员到巴伽凯依监测水质。

  上午10点,赶到巴伽凯依村,队员们在小学校设立了医疗点,修女和校长把腹泻的村民全部喊来,排队筛查。

  整整一个上午,我们都被一种紧张的气氛笼罩,但队员们表现出丰富的急救经验和平和的临战心态,耐心地查体、问询。今天的志愿者是一位美丽的菲籍华裔姑娘,用英语和菲语耐心地向患者和病人传递信息。我们团队的平和、耐心和微笑感染了村民,一会儿女校长就和我们开心地聊起来。

  校长是位天主教徒,有着超然的生死观。她说:生老病死都是主的安排,走了,就是先去天堂了,不用过于伤心。也许这里的人们对生死抱着同样的达观,因此并未发现那种悲痛欲绝的亲属。另外,这里户籍制度不健全,为死亡和失踪者的数字统计和身份确认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下午,将便样送设在帕洛的“和平方舟”前置医院监测。等了一段时间,海军化验师告诉我们,应该没有问题,初步判断是“水泻”,属于慢性肠炎,可基本排除痢疾的可能。明天,他们与我们的队员准备再赴巴伽凯依,多提取一些便样做进一步检查。

  我们的另一支搜救组工作量非常大。他们沿莱特湾的丛林搜索,一名队员用砍刀开路,闻到了浓烈的尸臭味。循味而去,一连找到了21具遗骸。按照红十字尸体处置规则,队员们迅速进行定位、拍照、装袋、标记,将这些尸骸搬运靠岸,并立即与当地尸体处置部门联络。菲方很震惊,并表示万分感谢。

  回来的时候,天降大雨,队员们浑身浇透了。随行的一位记者说,“搜尸”是他此行经历的最震撼的事,“想不到比救活人更艰苦,也想不到与救活人一样有意义”。

  2013年11月29日 塔克洛班

  今天,我们的医疗队决定到华人社区巡诊。塔克洛班的华人很多,大多数人的祖先可追溯到南洋开发时代,也有改革开放30年来到东南亚创业的。因为勤勉持家,华人在菲律宾经济条件普遍较好,还有跻身政界的翘楚。市政府行政主管林先生就是华裔,他是一位办事干练的英俊小伙子,为我们援建的板房项目落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燕”过后,许多华人离开了塔克洛班,避难到马尼拉、宿务。灾区秩序逐步恢复后,他们陆续返回收拾破碎的家业。医疗队进入社区后,受到亲人般的欢迎。许多人不是来看病的,只为了看看我们,聊聊天。身材瘦弱的杨先生干脆放下自己的生意,为医疗队进入社区打前站。还有的华人自愿报名做医疗队的翻译。

  在此过程中,他们也谈起了“海燕”过后华商的遭遇---许多菲律宾人没有食物,就把华人店铺当成目标,哄抢物资。

  “这是菲律宾有史以来最大的灾难!对我们的生意也是灭顶之灾!”当地华人谢君慧对我们说。台风预警发出后,谢君慧的先生担心妻子和女儿,好不容易搞了两张机票,让她们到宿务避难,只留下一个人看家。而在宿务安然无恙的谢君慧和女儿想起“海燕”漩涡中心的丈夫却不愿独善其身,四处托关系搞到两张机票,冒着极大的风险飞回塔克洛班。踏着遍地废墟和尸骸见到亲人后,三个人紧紧地抱在一起,再也不想分离。

  也许,这就是华人的品性,那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家国观念深深地嵌入了血脉。无论身在何方,这种族群的守望相助足以让他们共赴劫难而永不分离。

  2013年11月30日 塔克洛班

  今早,去卡巴拉万村查看民居损毁情况。这本是一个秀美的海边小渔村,面向一湾碧海和充满现代气息的莱特大桥。“海燕”过后,村子被彻底摧毁,180户村民无家可归。搜救组一次性发现的21具遗体,就在村头的海岸线边,被倒伏的树干和成吨的垃圾掩埋,散发出阵阵恶臭。

  村长被我们从午睡中拉起来,睡眼惺忪,骑着一辆小摩托,先是带着我们见了镇长,又一起去看民居。

  靠海岸的一户人家,屋顶已荡然无存,徒留三间房框,拉了一根绳,上面挂着几个五颜六色的小书包。原来这是一个有9个子女的家庭,台风过后,屋顶没了,房框里临时搭建了一个不足5平方米的小窝棚,里面被褥凌乱不堪,连孩子的枕头都放不下,真不知晚上这一家11口是怎么挤进去的。

  地上用柴火烧着一个小铝锅,掀开锅盖,是一小锅白米饭---这就是他们一家11口的午饭。问起蔬菜和副食,皮肤黝黑的母亲佳妮亚拿来三听很小的沙丁鱼罐头---这是他们的副食,每顿只能吃一听。而这些食物还是一个救济组织临时发放的,也不知能否接续。

  问起未来的生活,佳妮亚只是苦笑,镇长说政府还没有任何关于倒塌民居的补贴计划。他们可能要在这残垣中一直住下去了。当说到我们计划帮助他们盖临时避难所时,佳妮亚终于痛哭起来。黑瘦的女镇长连忙解释:“她想不到,太激动了。”

  而9个孩子对灾难显然没有多少认知,学校没有了,他们放假了,正围着破损的家追逐嬉闹。

  村头一口水井,是台风过后唯一的水源。一个黑瘦的男孩在汲水。走过去看了一下水井,颜色有些深,泛着泡沫。我们连忙让人用矿泉水瓶取了水样,准备拿到“和平方舟”化验。

  2013年12月5日 塔克洛班

  今天,第一批队员回国休整。

  在机场,看着即将凯旋的战友们,真的为这次出征感到欣慰。“海燕”过后,这支来自7个不同单位的队伍,一声号角,迅速集结。有的队员甚至来不及与家人打个招呼,就踏上了向着遥远异域的征程。

  在菲律宾的这段日子里,最让我们感到踏实的,还是民众的欢迎和支持。曾经担忧过灾区的治安问题、意识形态差异问题、疫情问题以及宗教和种族问题。15天来,这些问题都因为我们人道团队的性质和表现逐步化解和消融。

  我们目睹了灾后的惨状,经历了工作和生活的艰辛,也收获了菲律宾人的泪水和笑容,更震撼于民众在极为恶劣的生存条件下的人道诉求---这些,就是我们团队存在的理由。只要遭受劫难的人们向我们呼唤,无论何时何方,我们都随时准备出征。

  文|孙硕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