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经济E式效应
- 来源:互联网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3-09 14:32
慈善是有市场的,对慈善的信息化创新不仅惠及公益事业,还能从社会的角度为商业注入新的活力。
月27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结果(第2号)公布,尽管审计署一再强调,汶川震后恢复重建并未发现重大违法违纪行为,但仍有2.3亿元资金被违规使用,重复申请灾后恢复重建资金高达2.4亿元。信息的封闭与不对称不仅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浪费,对公益事业的后续发展还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
“没有信息化的平台,大家想资助,但如果钱捐过去,总是没有回音,时间长了就会挫伤资助者的积极性,公益的整体效益也发挥不出来。”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对记者说,“只有让大众和慈善公益组织形成互动,公益组织有所创新,才能惠及更多的贫困者。”信息技术已成为提高创新力和公信力,促进中国公益事业发展迈向新阶段的最有效的手段之
作为信息产业源头之一的英特尔,正在试图通过“奖励”的行动来创新公益事业的信息化发展。1月20日,英特尔联手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共同启动了首届“芯世界”公益创新奖评选活动,由英特尔基金会提供100万元奖金,奖励国内公益组织在组织发展、知识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创新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案,鼓励公益组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公益创新。
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都把进一步缩小数字鸿沟为己任,但仅靠一个企业往往难以完成鸿沟的跨越,巧妙的借助NGO(非政府组织)力量搭建信息平台,或许能为慈善经济打开新的局面。
企业责任社会化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企业经营上仍然奏效。上世纪90年代,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只有20多家,现在则有3100多家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各大企业都意识到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IBM、微软、思科、联想等技术导向型公司在教育的投入上不遗余力,更有一些企业联合了不同的社会团体从教育、环保、医疗、救助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公益事业。
以英特尔为例,2009年,英特尔在多年企业责任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企业责任的社会化”的概念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我们要取政府、企业、团体组织、社会各方面的所长,实现优势互补,来使得社会责任的效率最大化。”在英特尔执行董事戈峻眼中,利用信息化对公益进行创新是社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特尔作为信息技术领导厂商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在公益事业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一步也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我们事业的发展。这个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投人也是非常巨大的。”中国扶贫基金会资深顾问柏铮表示,“信息化能够推进公信力的建设,吸引更多的社会参与。建立一个施者与受着之间的链接,这样长期做慈善的积极性就会增强。”
而“视野中国”执行总裁田林看来,大型企业作为社会的营利性机构,其公益责任不仅仅是捐出盈利这样单一的方式,“我们将企业的责任和态度分为几个方面:第一,推动社会进步,用资金或者公司优势资源去支持公益组织、弱势群体;第二,传递公益观念,企业比起个人有着更广泛的覆盖面、更大的网络,更加全面的社会资源,以企业整体化推动某一种公益理念,不论是环保、教育、疾病预防等等,都能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更好传递公益理念。”视野中国由来自500强外企的员工自发创立,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少年教育服务。
扶植NGO
一个国家的慈善事业往往跟他的文明程度成正比。在美国,人们并不景仰富人,却对回馈社会的慈善家大加赞赏。正因如此,盖茨、巴菲特等富豪从不吝啬于公益事业,《商业周刊》每年公布的慈善家排行榜比《福布斯》的每年公布的富人排行榜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相比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欧洲的慈善事业更多是依靠NGO的力量,由不同的公益性团体对需要帮助的人们进行不同程度的援助。
中国的情况有点特殊。出于体制性问题,走在中国慈善前列的更多的是诸如中国青年基金会、妇联等“有政府背景的NGO”,民间NGO的力量相对渺小,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很多公益组织的网站不太健全,大部分公益组织的基础建设不行。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王振耀说,“网站只是信息化的一个方面,
(公益组织的)主要问题是在满足普通人的需求。尊严方面,还停留在非常低端的水平上。”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看来,利用信息化对公益事业进行创新,实际上是要改变NGO世界的社会生态,让那些民办的、有想法、能力还不够强的NGO甚至是个人,能通过信息化平台长出翅膀来,最大程度的实现公益的效果。
柏铮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扶贫基金会策划了一个名为“小包裹,大爱心”的活动,动员全国小朋友为灾区的小朋友送学习用品。基金和收集了120万个小学生的名单,把他们的信息做了一个临时的系统,大家可以进入到系统当中去,选定把包裹送给谁。从项目的开始,就启动了信息系统,信息化使得所有的捐赠都是一对一的,并收到了相应的反馈。这种公开化、透明化和低门槛的方式在短短两个半月就吸引了70万的捐赠者送出了价值1亿2千万元的120万个小包裹。
“这个系统由国家邮政总局与我们合作的。NGO实力比较弱小,发展程度也比较低,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能尽快帮助我们专业化。”柏铮说,“我们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还有高科技人才的行业支持,公益事业才能够得到比较快的发展。”
慈善经济提速
阿里巴巴曾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应内生于企业的商业模式,唯其如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阿里巴巴凭借旗下的淘宝网等电子商务网站创造了无数的就业机会;2008年的雪灾之际,国家电网投资5000亿元以上改造电网以确保正常供电;而面对汶川地震,中国移动紧急制定了卫星基站、应急通信车、地面光缆、卫星电话“四位一体”的抢通方案,连夜组织100多支上千人抗震保通信突击队,以最快的速度沟通灾区与外界的联系……
企业做公益活动的短期效应是增加了它的社会公信力。但作为企业为社会做出贡献之余,是否会按照既定目标获得自己的利益?
“慈善是有市场的,讲慈善也要像企业那样讲效益。公益要自己能够创造出自己的价值来,企业获得利益的同时,给其员工带来了利益,给社会就业带来了利益,给政府、国家的税收带来了利益。”杨团解释,“信息技术可以为慈善经济的发展搭建一个平台,把更多的企业和NGO链接起来,打造一个持续、和谐的公益事业的生态链。”
对于公益事业的商业价值,英特尔直言不讳。“我们的公益活动在短期内对业绩没有什么影响,但是从长远来说,如果可以缔造一个更创新的经济,更好的提高GDP的素质,也会对英特尔的发展有所帮助。”英特尔中国企业责任关系部总监杨钟仁说,“而同政府、合作伙伴一起搭建一个合作的平台,把目前公益组织里面做得非常好的东西、项目以及想法通过我们的项目提炼、挖掘出来,提升一下,将有利于打造一个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公益生态链。”
……
月27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结果(第2号)公布,尽管审计署一再强调,汶川震后恢复重建并未发现重大违法违纪行为,但仍有2.3亿元资金被违规使用,重复申请灾后恢复重建资金高达2.4亿元。信息的封闭与不对称不仅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浪费,对公益事业的后续发展还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
“没有信息化的平台,大家想资助,但如果钱捐过去,总是没有回音,时间长了就会挫伤资助者的积极性,公益的整体效益也发挥不出来。”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对记者说,“只有让大众和慈善公益组织形成互动,公益组织有所创新,才能惠及更多的贫困者。”信息技术已成为提高创新力和公信力,促进中国公益事业发展迈向新阶段的最有效的手段之
作为信息产业源头之一的英特尔,正在试图通过“奖励”的行动来创新公益事业的信息化发展。1月20日,英特尔联手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共同启动了首届“芯世界”公益创新奖评选活动,由英特尔基金会提供100万元奖金,奖励国内公益组织在组织发展、知识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创新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案,鼓励公益组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公益创新。
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都把进一步缩小数字鸿沟为己任,但仅靠一个企业往往难以完成鸿沟的跨越,巧妙的借助NGO(非政府组织)力量搭建信息平台,或许能为慈善经济打开新的局面。
企业责任社会化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企业经营上仍然奏效。上世纪90年代,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只有20多家,现在则有3100多家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各大企业都意识到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IBM、微软、思科、联想等技术导向型公司在教育的投入上不遗余力,更有一些企业联合了不同的社会团体从教育、环保、医疗、救助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公益事业。
以英特尔为例,2009年,英特尔在多年企业责任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企业责任的社会化”的概念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我们要取政府、企业、团体组织、社会各方面的所长,实现优势互补,来使得社会责任的效率最大化。”在英特尔执行董事戈峻眼中,利用信息化对公益进行创新是社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特尔作为信息技术领导厂商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在公益事业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一步也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我们事业的发展。这个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投人也是非常巨大的。”中国扶贫基金会资深顾问柏铮表示,“信息化能够推进公信力的建设,吸引更多的社会参与。建立一个施者与受着之间的链接,这样长期做慈善的积极性就会增强。”
而“视野中国”执行总裁田林看来,大型企业作为社会的营利性机构,其公益责任不仅仅是捐出盈利这样单一的方式,“我们将企业的责任和态度分为几个方面:第一,推动社会进步,用资金或者公司优势资源去支持公益组织、弱势群体;第二,传递公益观念,企业比起个人有着更广泛的覆盖面、更大的网络,更加全面的社会资源,以企业整体化推动某一种公益理念,不论是环保、教育、疾病预防等等,都能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更好传递公益理念。”视野中国由来自500强外企的员工自发创立,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少年教育服务。
扶植NGO
一个国家的慈善事业往往跟他的文明程度成正比。在美国,人们并不景仰富人,却对回馈社会的慈善家大加赞赏。正因如此,盖茨、巴菲特等富豪从不吝啬于公益事业,《商业周刊》每年公布的慈善家排行榜比《福布斯》的每年公布的富人排行榜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相比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欧洲的慈善事业更多是依靠NGO的力量,由不同的公益性团体对需要帮助的人们进行不同程度的援助。
中国的情况有点特殊。出于体制性问题,走在中国慈善前列的更多的是诸如中国青年基金会、妇联等“有政府背景的NGO”,民间NGO的力量相对渺小,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很多公益组织的网站不太健全,大部分公益组织的基础建设不行。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王振耀说,“网站只是信息化的一个方面,
(公益组织的)主要问题是在满足普通人的需求。尊严方面,还停留在非常低端的水平上。”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看来,利用信息化对公益事业进行创新,实际上是要改变NGO世界的社会生态,让那些民办的、有想法、能力还不够强的NGO甚至是个人,能通过信息化平台长出翅膀来,最大程度的实现公益的效果。
柏铮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扶贫基金会策划了一个名为“小包裹,大爱心”的活动,动员全国小朋友为灾区的小朋友送学习用品。基金和收集了120万个小学生的名单,把他们的信息做了一个临时的系统,大家可以进入到系统当中去,选定把包裹送给谁。从项目的开始,就启动了信息系统,信息化使得所有的捐赠都是一对一的,并收到了相应的反馈。这种公开化、透明化和低门槛的方式在短短两个半月就吸引了70万的捐赠者送出了价值1亿2千万元的120万个小包裹。
“这个系统由国家邮政总局与我们合作的。NGO实力比较弱小,发展程度也比较低,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能尽快帮助我们专业化。”柏铮说,“我们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还有高科技人才的行业支持,公益事业才能够得到比较快的发展。”
慈善经济提速
阿里巴巴曾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应内生于企业的商业模式,唯其如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阿里巴巴凭借旗下的淘宝网等电子商务网站创造了无数的就业机会;2008年的雪灾之际,国家电网投资5000亿元以上改造电网以确保正常供电;而面对汶川地震,中国移动紧急制定了卫星基站、应急通信车、地面光缆、卫星电话“四位一体”的抢通方案,连夜组织100多支上千人抗震保通信突击队,以最快的速度沟通灾区与外界的联系……
企业做公益活动的短期效应是增加了它的社会公信力。但作为企业为社会做出贡献之余,是否会按照既定目标获得自己的利益?
“慈善是有市场的,讲慈善也要像企业那样讲效益。公益要自己能够创造出自己的价值来,企业获得利益的同时,给其员工带来了利益,给社会就业带来了利益,给政府、国家的税收带来了利益。”杨团解释,“信息技术可以为慈善经济的发展搭建一个平台,把更多的企业和NGO链接起来,打造一个持续、和谐的公益事业的生态链。”
对于公益事业的商业价值,英特尔直言不讳。“我们的公益活动在短期内对业绩没有什么影响,但是从长远来说,如果可以缔造一个更创新的经济,更好的提高GDP的素质,也会对英特尔的发展有所帮助。”英特尔中国企业责任关系部总监杨钟仁说,“而同政府、合作伙伴一起搭建一个合作的平台,把目前公益组织里面做得非常好的东西、项目以及想法通过我们的项目提炼、挖掘出来,提升一下,将有利于打造一个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公益生态链。”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