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之后的浪费

  • 来源:摄影之友
  • 关键字:饮食文化,唐朝,茶文化,摄影
  • 发布时间:2014-02-20 16:37

  饮食文化发展到唐朝可谓是一个高峰,人们的饮食讲究,酒文化、茶文化等也得到大力发展。但是在唐朝的饮食中,阶级等级差别也很大。“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说的就是当时的状况。克劳斯用这组《三分之一》去对话唐代的饮食风俗,同时引起我们对于现代饮食浪费的深思。

  唐朝 公元618至公元907年

  约公元650年 饮酒成为一种风尚

  先秦到两汉期间,酒还是很世俗、适应性很强的东西,到汉末魏初,酒与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开始紧密结合起来。到了唐代酒文化更是大行其道,唐代的文人嗜酒特甚,这在唐代的诗歌中可见一斑,有关酒诗文特别多,而唐代的“酒文化”也是别具一格的。

  公元707年 宴会发展到顶端

  在唐代,宴会得到空前的发展。其中“烧尾宴”更是达到了当时宴会的顶端。是为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从唐中宗景龙时期开始,玄宗开元中停止,仅仅流行二十年光景。“烧尾”一词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兽可变人,但尾巴不能变没,只有烧掉;二说是新羊初入羊群,只有烧掉尾巴才能被接受;三说是鲤鱼跃上龙门,必有天火把它的尾巴烧掉才能成龙。此三说都有升迁更新之意,故此宴取名“烧尾宴”。

  约公元750年 茶文化盛行

  茶文化开始深入人心。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佛教、科举制度、诗风、贡茶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而“茶道”也由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茶道之父皎然,率先提出。

  公元868年 食材的艺术加工

  唐懿宗咸通年间,同昌公主出嫁,皇上给公主送去一道菜,名叫“红虫脯”。它是用一尺长的红肉丝加工成的佳肴,丝丝红肉,如一条条刚健有力的虫龙,给人以传神的动感,故称“红虫脯”。这道菜可见当时对于食物的费尽心思。

  浪费古来有之

  澳大利亚艺术家Klaus Pichler的这组作品,将腐烂的食物以肖像的形式,放置在黑色的背景下,让观者不得不去正视这些腐烂的食物,从而引起大家对于食物浪费的思考。

  其实这样的思考,早在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朝就有了。唐朝,一个物质基础浑厚的时代,但同样也是一个两极分化严重的时代。这样的一个时代孕育出了一大批文人墨客,他们用诗歌寄托情感,去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去抒发自己内心对社会的不满,通过当年的诗词语句,也间接影射了当时的饮食文化。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贵人家门前飘出酒肉的味道,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反映了当时社会穷人与富人的贫富差距甚大而导致截然不同的饮食环境。浪费是一个古来就有的问题。在食物逐步丰富的今天,也避免不了这种情况依旧存在,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或许我们是幸运的,但这并不代表有权利去浪费。

  Klaus Pichler 1977年出生,职业摄影师,现生活在奥地利维也纳。

  Klaus Pichler非常善于用他的作品去表现生命或是生活中的问题。腐烂对于他而言,不仅是社会的普遍问题,更是具有时间意义的物质演化。Klaus Pichler现在正在进行新作品《橱柜中的骨架》系列作品的创作拍摄。

  文:ressitti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