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快打饱嗝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史瑞克,饱嗝
  • 发布时间:2014-02-24 13:19

  晚上在家看碟,美国动画电影《怪物史瑞克》有个片段,史瑞克的跟班兼好友驴子在饱餐一顿后,满足地打了个饱嗝,史瑞克在旁赶忙制止,并向同行的美丽公主道歉,驴子这下子可委屈了,忍不住嘟嘟嚷嚷埋怨,“喂,打饱嗝可是在表示赞美啊。”

  看到这儿,我和丈夫相视会心一笑。说来也巧,就在前一天晚上,我们饭后散步时,才对“打饱嗝”这件事,作了番东西观念的交流。

  电影中史瑞克所显现的,是西方人对打嗝这件事的典型反应。根据欧美礼仪,公开打饱嗝是很不文明的行为,有旁人在场时,有教养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这项礼貌在西方社会连小孩都懂。

  在这件事上头,我和大部分华人同胞的想法应该比较接近电影中那只有话就说的快活驴子,也以为打饱嗝是畅快又舒服的事。毕竟,所谓饱嗝,得吃饱了才会打,肚子空空的,想打还打不出来哩。换句话说,能打饱嗝表示吃得满意,吃得痛快,怎么会是坏事?

  举个例子,张三应邀到好友李四家用餐,酒足饭饱后如果不小心打个嗝,东道主并不会见怪,反而挺高兴的,因为这个饱嗝等于在宣称:这顿饭真好吃,张三吃得开心极了!这么一来,主人有面子,客人有里子,宾主尽欢。

  再说,吃饱饭后万一胀气,却不准打嗝,未免不健康。我以为,只要用手掩住嘴,轻轻打个饱嗝,也不至于不卫生吧。何况,华人之所以比西方人容易打饱嗝,或有其客观因素:中国菜多半讲求趁热吃,广东人更有“镬气”一说,菜一上桌,最好三两下解决,冷了就不够香,偏偏高温的食物容易刺激胃部,加上葱、蒜、瓜等这类常见食材也容易引起胀气,于是一顿热腾腾的饭菜下肚后,胃本来就弱的人便会不由自主地打起饱嗝。所以说,吃完香喷热辣的中国菜后,硬是不给打饱嗝,也太折腾人了。

  其实爱打饱嗝的,不只中国人,我的日本女性友人麻希就说,不少日本男人也爱打饱嗝,尤其在稀里呼噜连面带汤地吞下一大碗拉面后,打个响亮的嗝,除表示心满意足外,也很有些不拘小节的男子气概。

  “不过,女生不可以打饱嗝,”麻希说,“女生从小就会被妈妈耳提面命,说打嗝太不秀气,在外头绝不可以打饱嗝。”常听人说日本社会男女不平等,这或又是一例。

  记得我旅居荷兰后不久,有一回应邀参加国际人士的餐会,和我同桌的有荷、英、德等国人士,还有远道从中国和日本来访的稀客。杯盘交错声中,突然传来“呃”的一声,挺洪亮的,原来有人打了个饱嗝。我注意到我身边的荷兰女士和对面的英国男士,不约而同地停下刀叉,两眼无神呆视前方,过了好一会儿,才又神色自若,恢复用餐。

  显然是哪位不知情的日本客人或中国客人,在不是故意的情况下,触犯西方餐桌礼仪之大忌,致使保守的英国绅士和荷兰老太太,不知道是太过震惊,还是感到嫌恶,一时竞吃不下饭。我虽然早就知道,打饱嗝这小小的生理自然反应,在西方公开场合是禁忌,但是那一回用餐所目睹的情景,还是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西谚有云,“来到罗马,就学罗马人”,中国也有句俗语说,“入境随俗”,饭后打饱嗝再怎么舒服,咱们既然来到西方社会,还是尊重人家的礼俗,在公开场合尽量别打饱嗝,别逞这一时之快,以免引人侧目。真想打饱嗝的话,等回到自己的土地上再一吐为快吧。

  (高汉生荐自《南都周刊》)

  文/韩良忆 责编/Ester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