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薪酬为“心”酬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薪酬,员工,激励,福利
  • 发布时间:2014-02-26 13:04

  管理的深处在于激励。经济性激励更多的是让人利用显性技能按要求完成经营目标,而如何从“人性”的深层次需求出发,采取非经济性激励方式激发内在潜力,让员工主动工作,值得管理者深入研究探讨。

  【案例】

  某供电公司地处湘西山区,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文化生活单调,致使招聘来的大学生基本流失。近年来,该单位在难以改变硬件条件的情况下,着力改善软环境,有力促进了对高校毕业生的非经济性激励。具体做法如下:

  ●员工需签订两份师徒合同。第一份是与所在班组选派出的思想品德好、作风过硬、技能水平高的老师傅签订的师徒合同,员工可以接受“手把手”的传帮带技能培训训;第二份是与局领导或生产、营销管理人员签订的师徒合同,员工能够接受“一对一”的指导,提升综合素质水平。

  ●要求员工每周提交一次工作小结。小结既包括其在实践中的所思、所想,也涵盖工作中的困惑、困扰。作小结的方式可以帮助员工梳理思路、表达情感,提高其总结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也方便管理者及时、全面地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和生活、思想情况。

  ●每季度召开一次员工座谈会。通过交流与互动,领导能够听到员工真实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其提出的想法给予正面引导;对其困难尽最大可能予以解决。

  ●鼓励新进员工上讲台,把其掌握的新趋势、新知识、新技术传授给其他同事。

  ●对新进员工实行多岗位锻炼和跟踪培养,鼓励其积极参加技能竞赛,除给予获得名次的员工物质奖励外,还可将竞赛成绩与评先评优挂钩。

  ●让新进员工列席有关会议,发挥“听证会”代表的作用。

  企业如何在难以向员工支付丰厚薪酬的情况下,采取多种非经济性激励措施,让员工安心、定心、齐心,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成长?该供电公司非经济性激励的“样本”做法,也许能为同样遇到“留人难”问题的企业一些启示。

  让激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激励包括经济性刺激和非经济性鼓励。通过提供薪酬、福利、实物等物质报酬的经济性激励,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但这种激励方式具有不可逆性。长期来看,企业薪酬激励提供的物质额度只能看涨,不能看跌,发挥的功效会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的趋势。激励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也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过程。因此,变“薪”酬为“心”酬,才是长治之举。

  从空间来看,员工需要企业无处不在的激励。案例中的企业采取的激励措施体现在诸多小事和细节,尤其是衣食住行、日常工作生活之中,比如:该单位部分交流任职的负责人和新进员工签订师徒合同后,与其同吃同住、同进同出,以达到“润物于无声”的效果。可见,激励不一定要大手笔、大投入,关键在于利用柔性管理,从点点滴滴入手,让员工体会到被关爱、被重视的感觉。

  从时间来讲,如果企业希望员工能够在知识、技能等方面与时俱进,那么,无时不在的激励就显得非常必要。管理者总强调员工要拥有“以企为家”的觉悟,但是反过来要求企业做到像家长般地关爱员工却是不现实的,不过,企业可以尽可能地揣测员工的真正心声,并将此作为激励的基础。事实上,自从员工加入企业起,其职业生涯就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形地融入企业发展之中。因此,在帮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时,企业应该充分掌握员工职业发展探索期、发展期、发挥期、稳定期四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有效规避“积极—困惑—不满”的恶性循环。

  非经济性激励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根据员工个体需求和贡献度的不同,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激励策略,以达到积极效果。根据“二八理论”,员工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员工约占企业总人数的20%,能够创造80%的企业效益;第二类员工约占企业总人数的60%-70%,可以创造20%的企业效益;第三类员工约占企业总人数的10%-20%,为企业做出的贡献甚微。对于前两类员工,可以在经济激励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非经济性激励,如对其进行表扬、授予荣誉以示信任和认可,并时刻关注他们的个人成长。对于第三类员工,主要运用经济激励,让其能够对企业保持最基本的满意。同时,企业需要根据员工的个性特质、处事风格、沟通方式、工作特点等设计激励方式,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另外,由于现代社会变化发展迅速,企业的组织重构、流程再造、职责调整等涉及的点多面广,在不同场景和情境下,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策略也应进行相应的变革,不断丰富和推陈出新,以营造积极的企业氛围。

  激励需遵循规律而不拘泥

  我们不难发现,经典的激励理论,如:以需求层次论、双因素论、ERG理论、成就需要激励理论为代表,重点研究激励动机的需要型激励,以期望理论为代表,重点研究通过改变员工对工作过程、分配过程的看法,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过程型激励等,都不约而同地强调非经济性激励的重要性和规律性。结合上述理论和本文案例,激励可重点从以下方面做足功课:

  注重亲情沟通。当先进的国外管理制度在中国实施时,很多企业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解决“洋工具”落地难的问题,根本在于向企业管理中注入中国元素。

  中国自古以来强调“家”文化,企业可以在管理中注入亲情元素,满足员工“社交需求”。例如,成立一些非正式组织,如球协、棋协等,为员工提供交流沟通平台,促使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可以采取邮件、文字等方式沟通,如:每周递交总结、每季座谈等。还可以定期举行恳谈会、接待日,开通总经理信箱等,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公开。除此之外,企业需特别注意让员工平衡好家庭和单位、生活和工作的关系,以满足员工对集体归宿感和个人安全感的双重需要。

  注重参与管理。在本文案例中,让新进员工列席有关会议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员工参与管理的一种方式。参与管理对于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工作动机、实践能力均有大益。对此,可组建QC小组(Quality Control Circle,即质量管理小组)和攻关团队,让员工不同程度地参与决策的研究,享有一定的授权和发言权,让其了解企业的发展前景、现实困难、重大挑战及应对策略等,鼓励员工把主要精力和创造力放在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发展中,建立与企业休戚与共、荣辱共担的责任感。不仅如此,参与管理也是员工抓工作、带队伍“一岗双责”的最好载体,利于全方位锻炼和培养员工,促使其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修正和自我提高。

  注重培训“福利”。让员工参加培训,特别是企业将培训机会与能力、态度和绩效关联起来,并在其不同成长阶段为员工提供不同的培训方案,不仅会使员工在无形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还能使员工收获尊重和认同,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和动能。在本文案例中,企业让员工走上培训讲台成为讲师的做法,不仅可以鼓励员工与他人分享工作心得,也能够使其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注重培训福利,既可以将培训机会作为一种激励员工的手段,避免“做事的无时间培训、不做事的成培训‘专业户’”的情况发生,同时,围绕员工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针对个体需求和不同阶段分层别类地安排相关培训,也有助于提高培训质量和工作效率。

  注重价值实现。当代员工“80后”、“90后”逐步成为职场主力军,他们自我意识强,渴望展示个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针对这些年轻员工,企业一方面要完善晋升制度和职业通道,推行轮岗、继任者计划等,让员工清楚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可以实施“能力+职级”双通道的上升发展,促进员工“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的协调统一。

  另外,企业在表彰优秀员工时要特别注重严肃感和仪式感,对于做出贡献或能力突出者授予相应称号,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员工做精、做优岗位,鼓励其成为“一锤定音”的专家。

  文/刘智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