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心如 有为者亦若是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康心如,中华新报,银行,美丰银行
  • 发布时间:2014-05-08 09:21

  当时的重庆人说,一开电灯就想到康心如,一打开自来水就想到康心如。

  康心如的人生道路有些奇特。

  他的父亲是清朝的一个县官,清廉开明,把儿子都送到日本留学。康心如的兄长康心孚留学期间参加了同盟会,以革命思想影响弟弟们,使康心如立志革命。

  1911年,21岁的康心如在日本除了学习,还考察了日本明治维新后发展起来的大垄断资本集团,如三菱、三井等大企业,他认为这种大规模实业是民族复兴的开端,年轻的康心如心里顿生“有为者亦若是”的感慨。这种微妙的差别,使其后来从书生革命之路,拐入了实学、实业的道路。

  借鸡生蛋

  到日本早稻田大学才几个月,康心如的父亲病逝。康心如回国奔丧,遇到了辛亥革命,他决定放弃出国学习的机会,参加革命。

  他和朋友们一起,在成都创办了《公论日报》、《国民公报》等进步报刊,宣传国民革命和三民主义。在兄长的支持下,23岁的康心如又在上海创办了《雅言》杂志,同时兼任了四川浚川银行上海分行经理。

  袁世凯倒台后,康心如到北京,跟好友张季鸾一道创办《中华新报》,继续宣传革命,抨击军阀政权,结果报纸被封。他和张季鸾被捕,关了近一年时间。

  在监狱期间,长兄康心孚病逝,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压到康心如的身上,使他开始思考兴趣、事业和责任之间的平衡。从此,社会上少了一个革命者、一个报人,但多了一个实业家、社会活动家、金融巨子。

  康心如以革命的心思和意志投身“食货”,他的机遇和智慧皆有可观。在父执邓芝如牵线搭桥的过程中,他找到了自己无可取代的位置。邓芝如和美国人合资在四川办银行,在康心如一来二去的沟通中,双方都离不开康心如。结果,邓芝如借资一万二千元给康心如,使康心如成为美丰银行四川分行的股东。

  一般人以为,康心如是靠精明进入银行业。他确实善于无中生有,借势做事。康心如借船下海,后来又借美国人的力量除去了邓芝如的势力;再借四川军阀刘湘等人的支持,使美丰银行完全成为中资机构……康心如的名言是:“帝国主义、土匪、鸦片烟和洋水,对美丰券的发行是帮了大忙的。”

  当然,他并不是现在所说的“白手套”,邓芝如借他的股本,他还是卖掉家产还上了。康心如善于抓住机会,1926年,“万县惨案”发生,四川发起了排外运动,外国人奉命纷纷撤离,美丰银行准备关门。康心如找到当时的四川王刘湘,刘湘同意组织一个“新财团”,募集资金收购了全部美国人的股本。

  当时的四川有句话,“钱帮盘货帮,康心如盘刘湘”,说的就是康心如借势刘湘,以经济控制政治,使政治为经济服务。而刘湘的名言是:“商人没有枪杆的保护,便感到有生命危险,而军人没有洋钱,也就没有饭钱,同样有生命危险。所以,我希望枪杆子与洋钱合作,把市面搞好,彼此都有利。”

  “一诺千金”

  康心如经营银行似乎没什么奇思妙想,也没什么过人的能力,他的理念就是诚信。但他善于广告自己。

  据说他编过一个故事,说重庆的某洋行失火,把洋行所有的财产都烧完了,连保险箱里的几千元美丰银行兑换券也烤成灰,只有残余部分还能勉强认得出兑换券号码,但美丰银行将这些美丰兑换券兑现了。

  “美丰兑换券烧成灰也能兑现!”这种说法传开后成了美丰银行极好的广告,以至于美丰兑换券的发行量曾经达到150万元。

  1934年,康心如欲建美丰大楼,向市民发放“美丰大楼纪念储金”。一次存入28.38元,10年后连本付息100元。一周之内,美丰银行即收到了22万余元的储蓄金,总共吸纳储金近50万元,相当于营建大楼的全部支出。次年8月,耗资49万余元的美丰银行大楼正式落成剪彩。这在当时是重庆首屈一指的大楼,大大抬高了美丰的美誉。

  康心如善结人缘,总能在不得罪人的情况下,把事情办成,同业叫他“泥水匠”。 美丰银行几次遭遇挤兑风潮,总有大生、金盛昌、恒泰丰这三家钱庄前来救驾,这三家钱庄经理的名字要么都有个清字,要么有个卿字,所以有“康心如一气化三清”的说法。

  能为人救援,也在于康心如得到朋友的信任。尹登甫回忆说,1944年日本人打独山,贵阳吃紧,有的银行关门就跑了。美丰怎么办?当时贵阳银行的人打电话来请示老总,突然有一天机要股的股长就把尹登甫带到康心如那儿去。那时的尹登甫只是当年进银行工作的职员,康心如从头到脚把尹看了一遍说:“好,这个任务我就交给你了。”

  这个任务就是要年轻的尹登甫带三千两黄金,连夜赶到贵阳,以保证贵阳的储户能取到钱逃难。康心如给美银行制订的行规是“一诺千金”,这次国难关头,银行可做可不做,但康心如做了。

  康心如经营美丰银行的一大方针是发展实业。当年的重庆没有自来水,没有电,康心如跟大家一起筹建了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这样才把重庆的公用事业搞起来。当时的重庆人说,一开电灯就想到康心如,一打开自来水就想到康心如。

  这一功德超乎意料,因为重庆很快就迎来了抗战。1937 年11 月,国民政府主席杨森带上文官和国民政府的大印全部撤到重庆,后来陆续又接收一百多万人,包括大批的难民、伤员。如果这些基础设施没有建设起来,重庆很难成为抗战首都。

  在康心如的黄金时期,他的美丰银行在四川投资了八九十家企业,到1950 年停业的时候,还有工矿和公用事业、商业、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信托、文化新闻等五类六十六家企业。人们称他为“康百万”。可以说,康心如实现了他在日本时期的梦想。

  1939 年,国民政府成立了重庆临时参议会,蒋介石任命康心如为议长。康心如以临时参议会议长名义正式给蒋介石上书,建议定重庆为陪都。这就是重庆陪都的来历。

  他做参议长是尽责的, 只是好景不长。抗战结束,内战爆发,这一次,美丰银行开始走下坡路。他傍军阀,最终被军阀拿枪抢钱;他盘政治,最终也为政治所盘。到大陆易帜,他已经无法玩转美丰,只有宣布停业。

  1957 年,周恩来总理途径重庆,特地到重庆市工商联看望康心如。据说周恩来握着康心如的手,久久地看着他,似有万语千言,最后只对他说了一句话:“你老了!”

  周的话几乎是一个隐喻,说明康心如这样的“泥水匠”已经不属于新中国。康心如的晚年确是如此,他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只能任时代支配,直到1969 年病逝。

  (作者系自由作家,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

  文|余世存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