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科技投资中易和 资产长期成长空间大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 关键字:巨星科技,中易和
  • 发布时间:2014-05-20 10:28

  《动态》:巨星科技(002444)之前公告收购中易和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收购总价为 1800万元,市场上现在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收购中易和短期难以带来业绩的实质性增长;另外一种认为长期成长空间巨大。对这个收购,您怎么看?

  孔铭:我关注到了这一收购,在5月8日晚,巨星科技公告拟以1800万元受让创瑞投资持有的中易和22.72%股权,交易完成后,再以1500万元与中易和其他股东和管理层对中易和进行增资扩股,最终公司以22.72%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我先不对目前市场上的两种观点进行解析,我们先来看看中易和的情况:

  中易和持有浙江中控研究院100%股权、浙江中控太阳能技术43%股权、浙江国自机器人81.6%股权、浙江中易和节能50%股权。那么对比巨星科技目前的业务,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一个比较中肯的判断,那就是通过投资中易和,巨星科技进入特种装备、太阳能热电、工业和服务机器人及节能领域,同时利于手工具产品和参股公司杭叉产品自动化升级。

  至于你说到的市场上两种看法,我认为这两种观点实际上并不冲突,只是判断的时间周期不一样。短期来说,中易和还不能给巨星科技带来明显的业绩提升,但是中长期来看,却能给巨星科技稳定的增长推动力。如果用流行的话来说,这算是一次战略性投资吧。

  《动态》:所以您其实还是看好这次收购的,那么能否解析一下这次收购给巨星科技带来的长期增长动力在哪里?

  孔铭:刚才我说到了中易和持有的4个下述公司的股权,都是控股或接近控股的持股比例。具体来看,这4块资产资质优良,后续成长空间巨大。

  第一点是中控研究院,它已成功孵化出军工产业,判断中控研究院开发的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海军舰船领域。

  第二是中控太阳能技术,它的青海德令哈50兆瓦太阳能热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已并网发电,成为国内第一个商业化运行的光热发电示范工程,一旦3-5年内电站造价控制到1万元/kW以内,光热产业将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第三嘛,是国自机器人,2012年国自机器人收入1350万元,2013年约1760万元,目前进入快速增长期,预计2014年收入翻番,利润达千万。

  最后一点,中易和节能开发的浙江省智慧能源项目已进入全省推广阶段。

  《动态》:这4项资产都是高科技产业,能再具体讲讲军工产业的中控研究院吗?市场对2014年军工板块应该还是有相当热情的。

  孔铭:好的,实际上中控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是中控集团的独立下属子公司,目前专注于机器人、船舶自动化、节能减排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主要负责研究储备与中控集团发展密切相关的超前3-10年的技术及前期产业化工作,培育集团利润增长点。

  截止目前,中控研究院已经成功孵化出军工、机器人、建筑节能等若干产业。公司一直致力于船舶控制系统通信网络技术,包括EPA、CAN等现场总线在船舶装备的应用和信息传输功能模块的研究,鉴于中控集团业务已经进入军工领域,我们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判断,中控研究院开发的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海军舰船领域。

  《动态》:您提到中控太阳能技术的青海德令哈50兆瓦太阳能热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已并网发电,我比较熟悉的是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比较少见,它有什么优点呢?

  孔铭:青海中控德令哈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项目的核心技术是镜场“精确追日—大规模聚光集热系统”。即通过控制安装在地面的数以万块计的玻璃镜子,准确地将太阳光聚焦采集到吸热塔上的吸热器中,并利用太阳能将吸热器内的水转化成高温蒸汽,再利用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最终将热能转化成为电能。

  与光伏发电相比,光热发电最大的优势在于并网友好、储热连续、发电稳定,因此最有条件逐步替代火电担当基础电力负荷,从根本上避免了燃煤的污染排放,成为解决“雾霾”困扰、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且光热整个产业链过程中各类材料已实现可循环再利用,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能源产业。

  据相关数据,目前国内太阳能热发电电站造价在18000-25000元/kW,另据中控工程实践估算,中控太阳能已将造价控制在15000元/kW之内,随着技术进步、产业规模扩大,公司有望在未来3-5年内控制到10000元/kW以内,发电成本与光伏持平甚至更低,我国光热产业将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后续前景较好。

  《动态》:那么整体而言,这次收购对巨星科技的综合影响在哪里,后面会不会继续增持中易和的股权?

  孔铭:巨星科技传统业务手工具消费品属性较强,增长较为稳健,业务转型升级成为公司当前发展战略重心,有别于以往财务性外延式收购,此次耗资3750万元受让且增资后持有中易和22.72%股权,参考中易和旗下特种装备、太阳能热电、工业和服务机器人及节能服务的长期成长前景,判断公司未来仍有可能继续加大对中易和的投资。不过我认为,为了保障中易和现有核心管理层的主观能动性,理论上对中易和的投资上限不会超过30%。

  主持人:余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