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管理青睐一体化平台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数据管理,一体化平台
  • 发布时间:2014-05-28 12:29

  在日前举行的IDC企业架构暨数据中心峰会上,CommVault发布了其委托IDC所做的最新调研报告。报告称,亚太地区的企业正面临着非结构化数据迅速增长带来的挑战,为了确保移动时代信息的安全有效,CIO们正在寻找能通过一体化平台保护、管理和访问所有数据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随着数据的强势增长以及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的兴起,企业对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以及数据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DC认为,企业需要重新思考数据中心的设计和建设方式、所需系统及应用的类型,以及运营方式。

  数据激增带来的挑战

  近年来,各种事务和交互所产生的数据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服务器、网络、机器、传感器、摄像头以及其他无数设备正在连续不断地捕获和生成数据,这是推升存储开支的主要因素。据IDC预测,2012至2017年期间,亚太地区(不含日本)在大数据存储上的开支将以42%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提升。这一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满足法规遵从以及不可预见的要求和未来分析的需要。

  一般来说,企业的数据会分布在多个地点,除了本地外,还可能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孤岛和第三方数据中心以及高度虚拟化的环境中,从而增加了数据管理的复杂性。因此,IDC建议企业,首先要制订一项有效的数据管理战略,并优化存储层,确保数据安全。企业应当考虑使用一个灵活、可扩展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用以自动保护、恢复和归档数据,并对内外部IT资产实施基于策略的管理。

  此次由CommVault委托IDC所做的报告是基于对500多名来自中国、韩国、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新西兰和新加坡等亚太国家的IT高管的调研,受访者涉及金融服务、电信、零售与批发、能源与公用事业等行业。值得注意的是,在500多名受访者中有100位来自中国,正如CommVault亚太区资深市场总监Daniel CF Ng所说,这一调查与中国市场息息相关。通过调查,IDC发现,中国的IT管理者们在对数据和商业分析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所采取的行动上已落后于亚太区同行;同时,中国企业在保护数据、灾备恢复的具体行动上也明显滞后于亚太区。因此,IDC提出了数据中心的十大高效战略,包括虚拟化、现场合理化及整合、运营最佳实践、自动化工具和软件、数据中心重新设计、应用合理化、模块化数据中心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规划、基于Rack的电源和冷却系统改造、架构和技术革新。

  推进智能数据管理

  IDC调研发现,数据管理目前依然是企业面临的一大困扰,尤其是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背景下。大数据加剧了因数据量增加而导致的备份窗口不断缩小、备份周期越来越长的挑战,同时提出了有关数据的价值以及所有数据是否应被平等对待(即确定应该保留/放弃哪些数据、在何处存储数据)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亚太地区的企业将数据迁移至云端,因此,将更多地使用虚拟化和云端存储解决方案。IDC认为,这些解决方案应具有以下特征:端到端保护,数据应该得到保护,而且备份/恢复服务应同时支持虚拟化和云端的数据以及物理服务器上的数据;访问,应确保对重要数据资产的访问,无论它们的位置、规模和类型,数据访问应能服务于不断增多的用户,并满足日益提升的移动性要求;性能,应用性能和备份时间可能受到影响;对数据资产的控制,数据存放位置是企业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对活跃度较高和较低的数据提供保护至关重要。

  CIO对数据管理的重要性非常清楚,在IDC的调查中,对于“数据备份与恢复解决方案最重要的特性是什么”问题,“能够管理和保护任何类型的数据”(41%)以及“一个允许用户通过一体化平台保护、管理和访问所有数据的端到端解决方案”(38%)成为被选择最多的项。CommVault中国区技术总监蔡报永对此表示,采用统一平台是CIO们普遍的需求,“大家希望打破原来传统的分离独立式的管理模式,采用单一的平台,并对所有的数据类型用单一的平台来管理,这样企业才能很好地预测未来数据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及可以方便访问到想要访问的数据。”

  那么采用统一平台的优势是什么?CIO们的答案依次是能够提升存储与网络优化水平,并节省成本;能够更好地防止数据丢失和泄漏;能够提高灾难恢复的效率和可靠性。对此,蔡报永介绍了一个中国用户的案例。一汽大众的信息系统中数据类型非常复杂,有结构化、非结构化、文件类型甚至设计文件等各种各样数据,传统的办法是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解决不同的数据和问题,使系统非常复杂。后来,他们采用了CommVault的Simpana平台后,整个数据管理效率大大提高,并使成本下降。“这不难理解,原来需要投资多套软件硬件,而现在只需要一套,并且对于数据的维护管理是全自动化的,不需要额外的人工参与。”蔡报永说。

  调研结果(中国)

  ·26%的企业管理着50TB以上的数据;39%的企业预测,其数据将在2014年增长20%~50%。

  ·数据分布在不同的地点,58%的数据存储在本地数据库(比亚太区平均值高26%),28%的数据存储在本地数据中心,11%的数据存储在本地的多个站点(比亚太地区的平均值低)。

  ·中国企业存储在PC和其他终端设备中的数据比亚太区任何国家的企业都要多。

  调研结果(亚太区)

  ·72%的受访者将数据的指数增长和复杂性视为最大的数据管理挑战。

  ·70%的高管表示,如果数据丢失,他们的财务或运营业务将受损最大。

  ·亚太区的所有企业目前捕获84%的交易数据,但仅有效分析了其中的73%。

  ·38%的受访者更倾向于一个端到端解决方案,通过单一的平台来保护、管理和访问所有数据。

  本报记者 郭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