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走下“神坛”,语文能否“称王”

  前段时间,北京市考试院就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其中一个提法,英语分值由150分降到100分,语文分值由150分提高到180分——一降一升,引爆议题。

  近日,全国高考改革方案正式落地的消息不胫而走,部分媒体对英语退出高考改为一年多考、英语降分语文提分等种种说法言之凿凿,引发坊间热议,官方则不断辟谣。

  语言学习具有鲜明的功利性

  李行健

  教育部国家语委咨询委员、教育部语用所研究员:

  英语今后退出高考统考,进行社会化考试,或者英语降分,语文提分,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探讨英语和语文考试改革的未来走向问题,不是比较哪种语言更重要,而是促其“理性回归”、各得其所。

  当年推广普通话,安徽籍保姆热情很高,为什么?语言不通,在北京找工作就难。任何语言都是一种工具。语言学习带有极强的功利性,有需求就重要。功利不可避免,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学习语言必须形成能力才有效,如半途而废或今后不需要使用,都是严重的浪费。

  母语是什么?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中小学教授母语,应重点培养学生使用这种工具交流和实践的能力,即阅读、写作和口语。我们讲“文以载道”,现有的语文教学思想性、政治性较强,对语文的工具性质和作用注意不够。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大于文化知识的积累,大于对语文作为工具的掌握。思想道德教育也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像某些人讲的那样,幼儿园教孩子热爱党,拥护社会主义,到了大学才教育学生不要随地吐痰。

  一次性压力变成持续性折腾

  陆建非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上海跨文化交际研究会会长:

  “得英语者得天下”,这是夸大事实,英语只不过很多人能说、在说、容易说而已。但是说拿英语开刀来证明一种文化自信,那是夜郎自大。

  “一年多考”、“社会化考试”等或许成为新招,然而,对于不甘落后,锱铢必较的“考试族”来说,一次性压力定会变成持续性折腾,学校成本也随之转嫁给家庭。因此,注重中学课业成绩、分类指导教学、运用信息化手段连接和扩大校内外“语义场”,使英语变成“兴趣”而非“噩梦”等理念和举措,应成为现实驱动的正道。

  英语考试被妖魔化之后,人们又将母语的弱化归罪于英语,说它挤占了母文化的时间与空间。如果孩子不学英语,语文水平就会提高吗?一定程度上,母语水准下滑,主要是信息时代的“浅阅读”、“少阅读”所致。记忆、阅读、交际模式彻底颠覆,汉字书写生疏,直面交流木讷,小说诗歌冷落,自然情趣退化。

  仍有条框,很容易把“活”的语文教“死”

  陈跃红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

  中高考改革,给英语降温,给语文加码,如此语文就能“王者归来”吗?不见得。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高考科目的分数比重来实现所谓“拯救”母语,能起到多大作用?

  无论是英语退出高考或交由第三方考核,抑或语文提分、英语降分,这些措施只是个信号,作为“风向标”提醒大家重视母语教育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母语关乎一个国家的灵魂与信仰,是国家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表现。要让全社会意识到母语之于外语学习的重要性。

  治标更要治本,比起未来语文是加30分还是50分,我更关心考什么,如果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还是死板的、一刀切的,那还不如不提分。语文教学、考试中如果有太多的标准答案,太多的条条框框,那么很容易把“活”的语文给教“死”了。

  必须往前走,否则就是在和时代作对

  胡敏

  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总裁兼校长:

  为什么要进行英语高考教学的改革?实际上是被倒逼的,不改不行。中国的英语教育一路走来,过去是应试教育为主,今天是应试教育和能力教育并行,将来应该是能力教育为主,这也是英语学习回归之路——回归到符合语言学习和语言教育规律的正确道路上来。

  如果说20年前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学英语的目的主要是应试、升学、考职称,那么进入21世纪,实用型的英语学习者逐渐占据主流。即使在受到应试教育影响最严重的中学阶段,学生和家长也努力地在应试需求和能力需求之间寻找平衡。如果说,在过去英语学习因为对升学的巨大作用而成为“刚需”的话,那么高考改革真正在全国推行之后,英语学习就会是将来学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改革不等于削弱。现在中国已经融入全球化,必须往前走,否则就是在和时代作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