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我们的“抗战史诗”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创作,抗日战争,七七事变
  • 发布时间:2014-07-15 08:50

  抗日战争时期是锻造中国的民族国家意识的关键时期,今日中国再度跻身大国之列,这种心态上的重新昂扬,也是创作出史诗级抗战作品的根本前提

  又到“七七事变”纪念日,有没有那么一部史诗级的伟大影视作品,可以永久地安放我们对这段历史的全景记忆、全面反思、全体立场?

  抗战的故事该如何讲述,是一个关乎历史记忆和现实文化建构的问题。进入新世纪后,大片时代来临,多元的人性化角度和更丰富的戏剧化的处理方式,使中国电影在政治立场和文人情怀上的惯性被打破,开始尝试多点突击。

  高群书、陆川等导演以“伪纪录片”(《东京审判》《南京南京》)形式讲述抗战;在题材开掘上,不再局限于上世纪以敌后战场为主体的游击战争描写,而是突出了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壮举,不仅较为真实地再现了正面战场,而且别开生面地发掘了中国抗战的世界史意义。

  但是,商业时代既促成了抗战题材创作的向上转向,也有掉头向下之势。一方面是一些以“战士成长”为包装的励志故事(如连续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以迎合现代社会对个人奋斗及成功的渴望,本质上近乎“杜拉拉升职记”式的抗战版;另一方面则是娱乐至死倾向,大量“抗日神剧”无异于糟蹋着抗战题材资源库,戏谑中的“横店抗日根据地”成为真实抗战根据地的对立物。娱乐元素正在扭曲那段悲天动地的历史。

  可以说,抗战题材作品刚从阶级斗争的框架中松绑,又被装进消费主义的框架中,却始终没有真正装进史观框架(历史化叙述)之中。而史诗的根基正在于史,无史不诗。

  另一些有些想法的导演,如张艺谋,他的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金陵十二钗》,力图在全球化文化的逻辑下,引导一种超民族国家的主体体验和情感结构,却既没有得到国人的认同,也无力回应当下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真实困惑。因为全球化文化是“一种记忆力弱的文化”,无法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经验和记忆苏醒并复活。

  而且,目前史学对抗战题材文艺作品创作所能提供的支持不足。史学界往往难以正视抗战时中国国际地位无足轻重、没有资格与大国平等对话这个事实。

  国际史学界公认的“二战”开始时间是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导致英法对德宣战,只有大国参与之后,才算“世界大战”。而1937年7月7日的中日全面开战只算区域战争。

  从世界史角度观察中国抗战,是中国诞生类似于《诺曼底登陆日》、《莫斯科保卫战》、《辛德勒名单》、《寻找大兵瑞恩》等“二战”经典之作的前提。

  1840年以降,中国人经受着从“天下”到“万国”的巨大心理落差,中央王朝成为万国之一,乃至沦为落后之邦。而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四大主战场之一的中国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获得反侵略战争的全面胜利,抗日战争时期是锻造中国的民族国家意识的关键时期。今日中国再度跻身大国之列,这种心态上的重新昂扬,也是中国创作出史诗级抗战作品的根本前提。

  文/刘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