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城里的“中国二线城市”(下)

  这里虽然仍是纽约,但秩序和规则都是中国式的

  相较于唐人街,法拉盛才是纽约城华裔同胞们真正的居住区。

  为什么中国人偏偏选在这个地方聚居呢?上世纪50年代地铁开通是一方面原因,另一个原因是,这本是个纽约本地人看不上的地方。

  位于法拉盛以西5公里处,有一座纽约的市内机场——拉瓜迪亚机场,其繁忙程度虽不及著名的肯尼迪国际机场,但也起降着不少美国国内航班。法拉盛恰恰位于拉瓜迪亚机场的主航道之下。所以,住在法拉盛,除了意味着时不时抬头可见巨大飞机在头顶划过,更需要忍受持续不断的引擎轰鸣,包括深夜。

  对于当年那些住在高架旁、铁路边、工地上甚至废墟里的中国移民来说,吵点并不见得是一件完全不能接受的事——如果地价房价便宜且有便利地铁到达的话。

  另一方面,从中国国内来的非粤闽籍新移民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他们不愿意遵守唐人街老移民的“规矩”,也不想忍受他们的歧视排挤,所以急于开发一个新的“处女地”。法拉盛自然是一个很合适的选择。所以,现在在法拉盛街头,你听到的更多是普通话以及各地方言而非粤语,也能尝到中国各地的经典美食而不仅仅是广东菜。

  “9·11”之后,一些原本住在曼哈顿的中产华人也纷纷迁居法拉盛,一是曼哈顿安全感丧失,二是他们惊讶地发现,法拉盛俨然已经发展成了他们朝思暮想的“家乡”,美食和方便应有尽有,不用再费神费力改变生活习惯去适应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在这里,他们吃饭不用付小费,用得起保姆请得起园丁,补习班早教中心随处可见,家门口的赌场接送班车24小时无休,自家房子搭建得多“土豪”都不会有邻居去申诉,反而能收获艳羡的目光……

  是的,这里虽然仍是美国仍是纽约,但秩序和规则都是中国式的。

  我们在法拉盛拜访的朋友请我们去驰名纽约的中餐店“鹿鸣春”吃饭,据说诸多明星政要都是这家蟹粉汤包的“粉丝”。埋单时我们发现,除了8%的常规税之外,饭店将15%的小费也直接算在总价中,并不同于北美一般的小费习惯,结账后由客人根据服务感觉好坏自觉留下账单的10%~15%。

  朋友解释说,这个店规是因为早先在法拉盛开分店时,大部分客人都不付小费而导致的。现如今在法拉盛,大餐厅和小饭店都实行这种强制付小费的方法。

  有趣的是,在餐馆们“联合起来”应对华人不付小费的习惯时,法拉盛的另一些同胞们却觉得这是个大好商机。那些街边多如牛毛的大排档、烧烤摊,正在用“可以不付小费”甚至不用打税的办法招徕更多客人。

  在法拉盛街头巡逻的纽约警察们也相当淡定——只要不是当街犯罪,他们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概也是深知无法改变延续千年的、强大的“中国特色”。

  我觉得,法拉盛虽是“山寨”了中国二线城市,却是中国人以独特的心智创造出的“圆满”——一方面处在繁华的资本主义世界中心,另一方面又是不折不扣的“家乡”,连一分钟的适应和融入都不需要,立刻就能“回家”。

  文/蒙太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