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格通信股份有限公司(002465以下简称海格通信)是广州无线电集团下属企业。在其一开始就专注军用短波、超短波无线电通信业务(占主营收入70%以上)的海格通信,在三年时间内发展成为涉足军工信息化各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传统领域无线通信产品的基础上发展了北斗导航、频谱管理、卫星通信及民用通信等业务。凭借其技术优势成功拓展军工机构客户的销售范围,对公司前五的销售客户依赖程度显著下降,由上市前的54.47%下降到当前的28.49%。
军工产品行业的诱人之处在于优秀的毛利率水平,但是军工产品的高准入门槛和技术资格审核机制,导致参与军品行业的企业稀少,企业在某些细分领域有足够的定价权。另一方面,产品需求大都为刚性需求,常以国家拨款专项资金进行采购,因而采购方对于价格敏感度不高,形成坏账风险极小。纵使开拓民用市场的产品毛利率普遍不及军品,但各项业务的综合毛利率仍保持在50%以上,而较高的毛利率代表了收入规模的扩大可以轻松地提高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的绝对值,即增厚每股EPS。
行业年产值规模大
先说海格通信的军用通信业务,中国国防军费开支自21世纪以来一直处于稳步上升趋势,2014年国防预算超过8000亿,同比增长12.2%。一方面,美欧发达国家军事电子与通信系统开支占国防开支的比例约在5%左右,而我国军事电子与通信系统开支尚不及3%,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海格的军用通信设备大多运用在海军部队,再联想起近年来错综复杂的领海权争夺,有理由相信海军的军用通信设备有较大的硬件升级需求。以军用通信占比5%计算,行业规模应该在400亿左右,且保持每年10-15%的增长速度。
其次是北斗导航,最近这个概念一直被炒得如火如荼。近日从各类政府态度、机关新闻中感受到北斗系统对于未来中国的重要性,而这也是可以媲美那些“去IOE”概念的。从逻辑上来讲,军工软硬件产品的国产替代才是中国走向军事强国的必要途径。而海格作为拥有50余年导航领域经验的企业也丝毫不掩饰对这些领域的重视,不仅与振芯科技同样为拥有北斗全产业链的上市企业双寡头,其率先拥有的北斗射频芯片技术(振芯为基带芯片)体现了海格在这片领域的深耕,以行业整体CAGR为40%,到2020年产值4000亿试想,北斗业务势必会成为未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是海格通信的数字集群方面,从海格最近的两笔收购(四川承联&科立讯)来看,标的公司皆为该领域的龙头企业。而数字集群行业的爆发也是显而易见的,公安专网刚刚完成从模拟信号到数字集群PDT的转变,从海能达连续夺得中西部城市大单可见一斑,按各省数亿的规模来算,全国范围也算是百亿的大市场。“大规模+高毛利”项目就会带来可观的利润。因此海格通信的数字集群方面也将会被相应看好。
未来业务格高五岳
在这里,笔者先要回顾一下2013年初海格通信的一笔收购--北京摩诘创新科技(以下简称摩诘创新),主营业务为模拟仿真相关产品研发销售。关于这项业务,目前上市企业中似乎只有海格通信有所涉足,可以说具有同类业务的投资标的唯一性。该笔收购是作价4.66亿元对应13倍PE购买摩诘创新。具体到产品种类上,有自由电动平台、飞行模拟器、汽车模拟器、视景系统等等,很容易就将这些产品跟军工联系在一起,这些都和海格整体的军工产品布局基本吻合,按照收购时的对赌协议,2014-2015年利润分别不低于5000万、6000万。而且从公司在机构调研表中表述的口吻来看,对摩诘创新这5000万利润十分有把握,期待该领域能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另一方面,除了海格通信北斗导航类产品在国外市场的推广被看好以外,亚非拉美区域等同样需要信息化设备及系统集成、网络建设需求的发展中国家也在进行市场拓展,因此可为他们提供一揽子系统解决方案并能带动相关产品订货。去年年底收获7500万的外贸订单,根据首期合同款20%来算,1500万的收入规模和报表中产品分类的其他(补充)该科目较为吻合,毛利高达84%。
再看今年,海格今年一月初筹划发行的融资计划是17亿中期票据加上17亿短期融资券,合计34亿的融资规模将会是一个隐形的利好。无论是为了生产规模扩大,补足流动资金,还是为以后的收购未雨绸缪,海格通信的管理层都做出了谨慎而又获益不菲的决定。
总的来说,军用产品方面,立足技术优势所拥有的高毛利水平+所处行业规模的爆炸性发展所带来的收入规模扩大;民用产品方面,抓住4G-LTE信息化建设机遇拓展通信配套服务领域。海格通信通过数年的资本运作,“内生增长+外延收购”的模式达成了海纳百川的业务网络。
(雪球ID:瀚星资本)
雪球财经供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