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独行李兴浩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特立,独行,李兴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4-26 10:06
“消费者永远是老板,老板永远都会用好工人。”李兴浩希望,志高会成为那个好工人。
文|《小康·财智》记者 黄君发
在家电行业,志高控股(以下简称:志高)董事长李兴浩一直以能说、敢说、敢做的性格闻名。不过,在志高成功上市后,李兴浩的言论显然有了很大的收敛。在媒体面前,李兴浩开始尽可能地表现出其沉稳的一面。
李兴浩及其下属们心里清楚,从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那一刻起,志高已经由过去的那个草根企业摇身变成了一家上市公司。作为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的李兴浩的一言一行,都不再是过眼云烟、往来浮沉,而会激烈地影响着志高的股价。
为了能让李兴浩更加沉稳起来,志高似乎没有少花工夫,甚至于在志高上市后的三个月中,公司没有给李兴浩安排任何的采访。不过,现在看来,想改变李兴浩,并非易事。与记者聊到兴起时,操着一口浓重的粤式普通话的他言语中又恢复了往日的激情,两只手还不停地比划着,身体则时而微微前倾,时而背靠在沙发靠背上。
是的,过去那个随心所欲甚至有点口无遮拦的李兴浩又回来了。而这,本来就是李兴浩的性格。
上市:为体现价值
毫无悬念,与李兴浩的对话,还是从志高的上市说起。
事实上,熟悉志高的人都清楚,上市对于志高而言,并不是一个新话题,甚至于有点老调重弹。从2004年开始,李兴浩就把志高上市挂到了嘴巴。不过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如愿。
当记者问及志高为何如此热衷于上市时,李兴浩的担负也很是干脆,“上市能让志高拥有做好企业所需要的众多要素。”
随后,李兴浩开始向记者娓娓道来上市的好处:有了一个融资平台,便于志高今后的融资;规范化的公众公司形象增加了志高的知名度,利于传播;银行贷款时,能增加0.5A的评级;对员工有利,员工有安全感和荣誉感。总之,在李兴浩看来,一旦成功实现上市,对于志高而言,可谓一举多得。
不过,对于志高上市的时机选择,业内人士纷纷坦言看不懂。资料显示,志高上市的时期正值金融海啸时期。受此影响,志高的融资总额也由过去的20亿元一降再降至如今的不到1.65亿港元。正因为如此,外界纷纷猜测志高是因为缺钱而匆忙上市。
对于这一猜测,李兴浩愤愤然地给予了驳斥,并称志高上市并不为圈钱,志高也不缺钱。志高上市的目的只为了能有更好的平台来做更大的事情,因为“上市一定比不上市要好”。
对于为何敢在金融海啸时期上市,李兴浩说他相信他自己的企业。“科龙现在做得快破产了,都还值几个亿。”以此判断,李兴浩觉得认为每年都至少还在盈利的志高必定赚钱。
非但如此,李兴浩甚至认为,市场严重低估了志高的价值。“志高是全国品牌,华凌只是一地方性品牌,你说志高值钱还是华凌值钱?无论是盈利状况还是规模,华凌肯定比不过志高。”对于华凌市值高过志高的现实,李兴浩一度还耿耿于怀。
“志高股票,短期内不敢判断,长期内很自豪地说,肯定能赚钱,一定开心。”对于志高股价的未来走势,李兴浩信心满满。
当记者问及志高股票的短期波动是否会给其带来压力时,李兴浩表示其并不太关注股价变化,因为“用心做好企业没有压力,好男人就要承受压力”。
“是你以为,而不是我认为我有压力。”李兴浩说,志高一直在往上走,因此他“只有开心、只有荣誉”。
志高最新公布的2009年年报确实也够让李兴浩开心的。根据年报显示:虽然志高的销售额仅同比增加了较2008年的59亿多元仅微幅增加不到1亿元达60亿元。不过,公司纯利润率却由1.6%提高至5.2%,利润总额达到了3.148亿元。
低调:先产品后市场
空调行业似乎永远都不缺话题,从空调涨价与否的大讨论,到定、变频空调之争,经营模式之争,再到家电下乡、白皮书等等,每年都有若干个引发全行业热议的话题,各大空调企业也会轮番上阵。不过,这其中却很难看到志高的身影。
李兴浩的解释是,志高不喜欢空调行业盛行的“卖概念”的那一套做法,希望走一条“诚实的品牌之路”,“志高做的东西,质量绝对负责到底,零部件终身免费保修换。”
这就是李兴浩经常挂在嘴边的“先产品,后市场”的产品领先战略。在他看来,要想产品领先,首先要做到品质领先,而后才能有市场领先。“如果先市场领先,再搞品牌领先,基础就不好了。”
在李兴浩看来,正是这种“先市场,后产品”的盛行,导致了空调行业的概念盛行。对于一些主流空调品牌的做法,李兴浩也颇有微词:“什么叫维修时不抽烟、不喝水。你卖的东西坏了,本来就不应该喝人家的水、抽人家的烟。”
“真正的好空调不会坏,万一坏了也不收人钱修理才是正道。”李兴浩说。
为了制造质量好且价格便宜的空调,李兴浩颇费了一番心思。目前,除了关键的压缩机向三菱电机采购外,志高坚持零部件的自我配套,这样既能够有效控制质量,还能减少物流、采购、包装等各种中间环节费用,力求成本最低。
“之前董明珠说格力的空调最好,我敢说志高的空调不仅比格力的好,价格还比格力便宜很多。不信,我们可以公开摆擂台比武。”对于志高空调的质量,李兴浩说他心中有数。据悉,志高目前是继格力之后第二家通过出口免检认证的空调品牌。
李兴浩对记者说,志高提出“零部件终身免费保修换”政策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并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向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投了高达10亿元的产品责任险。李兴浩透露,目前志高空调的维修率在0.3%~0.5%左右,“要是真买到了不合格产品,我就当你中奖了嘛。”
既然质量又好,价格又便宜,为什么不高调一点号召更多的消费者购买性价比更高的志高空调呢?
“关键就两个字:没钱。”李兴浩突然扬起了左手,情绪有些激动,“现在格力和美的每年花个一二十亿的,天天在各种媒体上打广告,说自己领先。老百姓又不懂,只能相信广告了。”
李兴浩明白,以志高目前的实力,显然不是格力和美的的对手。“我要是也搞个十几二十亿来搞推广,还没有等到挣钱呢,我就得垮了。”
记者了解到,相比于格力、美的、海尔数以十亿计的支出,志高的宣传推广费用仍然只停留在千万级别。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李兴浩说他有着足够的耐心等待超越竞争对手的那一天。“我不追求过多市场份额,只要满负荷运转就好。只要坚持每年递增30%,扎扎实实做。十年之后,志高的销售额会有多少?肯定超过格力美的了吧!”
“消费者永远是老板,老板永远都会用好工人。”李兴浩希望,志高会成为那个好工人。
多元化:做资源整合者
种种迹象显示:做空调似乎是李兴浩这一生的梦想。只要和李兴浩坐下来聊天,他的那句“志高的最终宗旨就是为了人类生活更美好”总会不经意间被重复几次。在各种公开场合,李兴浩也是高调宣称:在空调行业做到全球最强最大之前,志高绝不改主业。
或许,此时的你一定认为李兴浩和他领导下的志高是家电领域罕见的专业化制造企业之一。不过,只要稍稍留意,你就会发现,事实上,志高早已经进入了冰箱、洗衣机和小家电领域。去年,冰洗事业部甚至一度还高调了起来。
对此,李兴浩并不避讳:“和志高在空调领域的策略一样,这些领域内也会遵循‘先有产品,再做市场’的策略。”
李兴浩还自我爆料说,除了家电领域,志高还进入了自动售货机、自动充值机、自动售票机以及广东省城市一卡通和省网上教育平台、医院、制药等一系列相互间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甚至于李兴浩早年赖以起家的劳保、五金、塑料、家电维修、酒楼等生意,到现在为止,一直都还存在着。
“只是你们都不知道而已,而且所有这些企业,还都是我自己在做总经理。”提起这些,李兴浩一脸的自豪。
当记者问及为什么会想到要进入这么多看似相互都不太相关的领域时,李兴浩倒是非常诧异地反问记者说为什么不可以进入,“我是做企业的啊。”
李兴浩向记者解释说,这就是企业家与企业管理者不同。在他看来,管理者只是在某些领域内具有比较专业的才能和资源积累,“他是靠专业技能吃饭的”。企业家则不同,无论他从事哪个行当,所做的事情都不过是“做人、做事、资源整合”。李兴浩认为,与管理者的隔行如隔山不同,企业家的这种技能则可以在不同行业之间实现互通。
“真正的企业家,做什么企业都能成功。就像会计师一样,不能只会做一本账。”李兴浩说。
最让李兴浩得益于其为“真正的企业家”的事迹是:李兴浩曾经花1元收购了一家亏损了200万元的工厂。之后,李兴浩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派了一个人过去管理。结果仅仅接收半年之后,这家工厂半年内的盈利就达到了200万元。
当记者问及如何能够管理得了其旗下的十几家企业之时,李兴浩却说他每天要做的事情也仅仅是把所有的公司都转一遍。
“我连短信息都不会发,连怎么造空调都不懂,哪里能懂这么多事情?”李兴浩说他首要的秘诀就是,“派出去的人要忠于自己。”
如何选人?李兴浩已经练就得炉火纯青。他有一句名言:永远都没有不忠心的手下,关键你对人家的长处利用了多少?李兴浩的做法很简单:判断值多少钱要给够。给多了不行,给少了也不行。“如果值20万,给10万不成,人家会觉得你对他不重视;给100万也不成,人家会觉得你傻。”
“人”的问题解决之后,才是给企业“定战略、立机制、明目标”。由于已经有了专业化的人才,李兴浩说他所要做的就是在下属提交的“可行性报告里做选择题”。
当然,这也并非易事。由于管理着为数众多的企业,李兴浩每天都要面临来自不同企业的各种困难和抉择,永远都不知道下一个困难是什么。这使得李兴浩几乎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既不看报纸也不看电视的他,唯一的兴趣就是打游戏机。
“工作不就像是打游戏机么?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一关又一关,没有停止。”不过,李兴浩说,他很享受这种生活。
……
文|《小康·财智》记者 黄君发
在家电行业,志高控股(以下简称:志高)董事长李兴浩一直以能说、敢说、敢做的性格闻名。不过,在志高成功上市后,李兴浩的言论显然有了很大的收敛。在媒体面前,李兴浩开始尽可能地表现出其沉稳的一面。
李兴浩及其下属们心里清楚,从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那一刻起,志高已经由过去的那个草根企业摇身变成了一家上市公司。作为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的李兴浩的一言一行,都不再是过眼云烟、往来浮沉,而会激烈地影响着志高的股价。
为了能让李兴浩更加沉稳起来,志高似乎没有少花工夫,甚至于在志高上市后的三个月中,公司没有给李兴浩安排任何的采访。不过,现在看来,想改变李兴浩,并非易事。与记者聊到兴起时,操着一口浓重的粤式普通话的他言语中又恢复了往日的激情,两只手还不停地比划着,身体则时而微微前倾,时而背靠在沙发靠背上。
是的,过去那个随心所欲甚至有点口无遮拦的李兴浩又回来了。而这,本来就是李兴浩的性格。
上市:为体现价值
毫无悬念,与李兴浩的对话,还是从志高的上市说起。
事实上,熟悉志高的人都清楚,上市对于志高而言,并不是一个新话题,甚至于有点老调重弹。从2004年开始,李兴浩就把志高上市挂到了嘴巴。不过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如愿。
当记者问及志高为何如此热衷于上市时,李兴浩的担负也很是干脆,“上市能让志高拥有做好企业所需要的众多要素。”
随后,李兴浩开始向记者娓娓道来上市的好处:有了一个融资平台,便于志高今后的融资;规范化的公众公司形象增加了志高的知名度,利于传播;银行贷款时,能增加0.5A的评级;对员工有利,员工有安全感和荣誉感。总之,在李兴浩看来,一旦成功实现上市,对于志高而言,可谓一举多得。
不过,对于志高上市的时机选择,业内人士纷纷坦言看不懂。资料显示,志高上市的时期正值金融海啸时期。受此影响,志高的融资总额也由过去的20亿元一降再降至如今的不到1.65亿港元。正因为如此,外界纷纷猜测志高是因为缺钱而匆忙上市。
对于这一猜测,李兴浩愤愤然地给予了驳斥,并称志高上市并不为圈钱,志高也不缺钱。志高上市的目的只为了能有更好的平台来做更大的事情,因为“上市一定比不上市要好”。
对于为何敢在金融海啸时期上市,李兴浩说他相信他自己的企业。“科龙现在做得快破产了,都还值几个亿。”以此判断,李兴浩觉得认为每年都至少还在盈利的志高必定赚钱。
非但如此,李兴浩甚至认为,市场严重低估了志高的价值。“志高是全国品牌,华凌只是一地方性品牌,你说志高值钱还是华凌值钱?无论是盈利状况还是规模,华凌肯定比不过志高。”对于华凌市值高过志高的现实,李兴浩一度还耿耿于怀。
“志高股票,短期内不敢判断,长期内很自豪地说,肯定能赚钱,一定开心。”对于志高股价的未来走势,李兴浩信心满满。
当记者问及志高股票的短期波动是否会给其带来压力时,李兴浩表示其并不太关注股价变化,因为“用心做好企业没有压力,好男人就要承受压力”。
“是你以为,而不是我认为我有压力。”李兴浩说,志高一直在往上走,因此他“只有开心、只有荣誉”。
志高最新公布的2009年年报确实也够让李兴浩开心的。根据年报显示:虽然志高的销售额仅同比增加了较2008年的59亿多元仅微幅增加不到1亿元达60亿元。不过,公司纯利润率却由1.6%提高至5.2%,利润总额达到了3.148亿元。
低调:先产品后市场
空调行业似乎永远都不缺话题,从空调涨价与否的大讨论,到定、变频空调之争,经营模式之争,再到家电下乡、白皮书等等,每年都有若干个引发全行业热议的话题,各大空调企业也会轮番上阵。不过,这其中却很难看到志高的身影。
李兴浩的解释是,志高不喜欢空调行业盛行的“卖概念”的那一套做法,希望走一条“诚实的品牌之路”,“志高做的东西,质量绝对负责到底,零部件终身免费保修换。”
这就是李兴浩经常挂在嘴边的“先产品,后市场”的产品领先战略。在他看来,要想产品领先,首先要做到品质领先,而后才能有市场领先。“如果先市场领先,再搞品牌领先,基础就不好了。”
在李兴浩看来,正是这种“先市场,后产品”的盛行,导致了空调行业的概念盛行。对于一些主流空调品牌的做法,李兴浩也颇有微词:“什么叫维修时不抽烟、不喝水。你卖的东西坏了,本来就不应该喝人家的水、抽人家的烟。”
“真正的好空调不会坏,万一坏了也不收人钱修理才是正道。”李兴浩说。
为了制造质量好且价格便宜的空调,李兴浩颇费了一番心思。目前,除了关键的压缩机向三菱电机采购外,志高坚持零部件的自我配套,这样既能够有效控制质量,还能减少物流、采购、包装等各种中间环节费用,力求成本最低。
“之前董明珠说格力的空调最好,我敢说志高的空调不仅比格力的好,价格还比格力便宜很多。不信,我们可以公开摆擂台比武。”对于志高空调的质量,李兴浩说他心中有数。据悉,志高目前是继格力之后第二家通过出口免检认证的空调品牌。
李兴浩对记者说,志高提出“零部件终身免费保修换”政策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并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向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投了高达10亿元的产品责任险。李兴浩透露,目前志高空调的维修率在0.3%~0.5%左右,“要是真买到了不合格产品,我就当你中奖了嘛。”
既然质量又好,价格又便宜,为什么不高调一点号召更多的消费者购买性价比更高的志高空调呢?
“关键就两个字:没钱。”李兴浩突然扬起了左手,情绪有些激动,“现在格力和美的每年花个一二十亿的,天天在各种媒体上打广告,说自己领先。老百姓又不懂,只能相信广告了。”
李兴浩明白,以志高目前的实力,显然不是格力和美的的对手。“我要是也搞个十几二十亿来搞推广,还没有等到挣钱呢,我就得垮了。”
记者了解到,相比于格力、美的、海尔数以十亿计的支出,志高的宣传推广费用仍然只停留在千万级别。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李兴浩说他有着足够的耐心等待超越竞争对手的那一天。“我不追求过多市场份额,只要满负荷运转就好。只要坚持每年递增30%,扎扎实实做。十年之后,志高的销售额会有多少?肯定超过格力美的了吧!”
“消费者永远是老板,老板永远都会用好工人。”李兴浩希望,志高会成为那个好工人。
多元化:做资源整合者
种种迹象显示:做空调似乎是李兴浩这一生的梦想。只要和李兴浩坐下来聊天,他的那句“志高的最终宗旨就是为了人类生活更美好”总会不经意间被重复几次。在各种公开场合,李兴浩也是高调宣称:在空调行业做到全球最强最大之前,志高绝不改主业。
或许,此时的你一定认为李兴浩和他领导下的志高是家电领域罕见的专业化制造企业之一。不过,只要稍稍留意,你就会发现,事实上,志高早已经进入了冰箱、洗衣机和小家电领域。去年,冰洗事业部甚至一度还高调了起来。
对此,李兴浩并不避讳:“和志高在空调领域的策略一样,这些领域内也会遵循‘先有产品,再做市场’的策略。”
李兴浩还自我爆料说,除了家电领域,志高还进入了自动售货机、自动充值机、自动售票机以及广东省城市一卡通和省网上教育平台、医院、制药等一系列相互间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甚至于李兴浩早年赖以起家的劳保、五金、塑料、家电维修、酒楼等生意,到现在为止,一直都还存在着。
“只是你们都不知道而已,而且所有这些企业,还都是我自己在做总经理。”提起这些,李兴浩一脸的自豪。
当记者问及为什么会想到要进入这么多看似相互都不太相关的领域时,李兴浩倒是非常诧异地反问记者说为什么不可以进入,“我是做企业的啊。”
李兴浩向记者解释说,这就是企业家与企业管理者不同。在他看来,管理者只是在某些领域内具有比较专业的才能和资源积累,“他是靠专业技能吃饭的”。企业家则不同,无论他从事哪个行当,所做的事情都不过是“做人、做事、资源整合”。李兴浩认为,与管理者的隔行如隔山不同,企业家的这种技能则可以在不同行业之间实现互通。
“真正的企业家,做什么企业都能成功。就像会计师一样,不能只会做一本账。”李兴浩说。
最让李兴浩得益于其为“真正的企业家”的事迹是:李兴浩曾经花1元收购了一家亏损了200万元的工厂。之后,李兴浩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派了一个人过去管理。结果仅仅接收半年之后,这家工厂半年内的盈利就达到了200万元。
当记者问及如何能够管理得了其旗下的十几家企业之时,李兴浩却说他每天要做的事情也仅仅是把所有的公司都转一遍。
“我连短信息都不会发,连怎么造空调都不懂,哪里能懂这么多事情?”李兴浩说他首要的秘诀就是,“派出去的人要忠于自己。”
如何选人?李兴浩已经练就得炉火纯青。他有一句名言:永远都没有不忠心的手下,关键你对人家的长处利用了多少?李兴浩的做法很简单:判断值多少钱要给够。给多了不行,给少了也不行。“如果值20万,给10万不成,人家会觉得你对他不重视;给100万也不成,人家会觉得你傻。”
“人”的问题解决之后,才是给企业“定战略、立机制、明目标”。由于已经有了专业化的人才,李兴浩说他所要做的就是在下属提交的“可行性报告里做选择题”。
当然,这也并非易事。由于管理着为数众多的企业,李兴浩每天都要面临来自不同企业的各种困难和抉择,永远都不知道下一个困难是什么。这使得李兴浩几乎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既不看报纸也不看电视的他,唯一的兴趣就是打游戏机。
“工作不就像是打游戏机么?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一关又一关,没有停止。”不过,李兴浩说,他很享受这种生活。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