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个画家村

  • 来源:元素ELEMENT
  • 关键字:想象力,生活压力,承诺
  • 发布时间:2014-09-11 08:03

  大半个世纪前,渝中区化龙桥被誉为画家村和四川版画发源地,聚集大批巴蜀画家和青年才俊。他们在此创作并走向全国,不少人已是书画界名家大师。因为时代变迁、城市迁建,昔日的画家村早已萧条没落。而今天,艺术家们试图找回画家村应有的原貌,在此将艺术的凝聚力重新集结。

  从今而后·青年艺术家群展

  当年的画家村,诞生了大量有影响的优秀作品:获得全国一等奖的作品《巫峡》;在德国莱比锡世博会上获得金质奖章的版画《蒲公英》等。有很多作品还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收藏。

  为了重新凝聚起重庆画家村的艺术力量,策展人雁心先生促成了本次化龙桥佳想安善美术馆“从今而后”青年艺术家群展。本次展览共15位艺术家参展,作品80余幅,涵盖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综合材料及多媒体影像作品。本次化龙桥画家村的参展艺术家为:辜曦、何健、李彬彬、李逸、覃博、王蕾、王晶、向小淑、项臻、杨秋子、曾凯、张力、臧亮、张丽颖、章月琴。

  他们是一群毕业不久的分别来自川美、重大、西南师大以及留洋归来的学生和青年老师。2014年7月,他们在化龙桥相知相会。化龙桥是闻名全国的画家村和四川版画的发源地。化龙桥画家村已成为重庆一段不断传诵的断代艺术佳话。策展人雁心先生采用这样的艺术展意在使公众可以通过展览本身来了解有这样一群人,在当今利益至上的商业社会,为了美的理想、美的事业和自己内心对美的承诺,巍然坚守。在艺术传承与创新、生活压力、市场机制的交锋中,他们的作品所表现的是一颗最诚恳的心、一个最朴素的理想、一段最富想象力的创造。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使这群化龙桥画家村的青年艺术家们更加健康地成长。

  “对未来真正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加缪

  来自策展人的话:

  我多年前来到重庆时,就听闻这样一段往事:化龙桥,明朝朱棣曾游历到此被天降虹云隐于其中,化龙桥和与之相连的龙隐路从此留下美名。化龙桥24号,一座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西式建筑,一大批志向相投、梦想相知相契的川渝画家汇聚于此,在这里共同燃烧自己的昭华青春,书写自己的华彩画卷,留下了大量存世的作品,更留下了一段激情澎湃的青春故事。现在只要提起画家村,老一辈书画爱好者和创作者,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化龙桥也因此成为闻名全国的画家村和四川版画的发源地。

  一个人独自向着一个方向追求不难,一群人共同向着一个方向追求则不易。化龙桥画家村已成为重庆一段不断传诵的断代艺术佳话,这段过去一直让我神往,对于一个艺术创作者而言化龙桥的那段历史是道路,是真理,更是生命。

  不久前,我与过去相会,又邂逅了这样一段故事:一群毕业不久的来自川美、重大、西南师大以及留洋归来的青年老师和学生,在冥冥命运的眷顾安排下,在化龙桥再次相知相会。他们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以无比的热情重新规划重庆化龙桥画家村,为了化龙桥的美术发展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关注,他们多方奔走。他们用自己的所思所学,做讲义、摆课堂,向大众传播美学,传播美的知识,引导大众向美向善。他们用一颗颗年轻的心,勇敢的面对种种纷繁复杂的美学学术思潮,在美术史中寻找新的拓荒之路,他们坚守独立创作之路,一幅幅、一件件作品体现了他们的内心与思考。

  他们创办佳想安善美术馆,为重庆、为西南、为国内外艺术家搭建艺术交流的平台,策划了一个个从艺术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美术展览,并使佳想安善美术馆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成为重庆极具活力的新生代民营美术馆。

  当人一旦有机会真实地被美所感动,就将毕生去追寻那种热情、那种光明。不仅我是这样认为的,我们的先贤也是这样认为的: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尤其以“以美育代宗教”的理念闻名于世;陶行知先生也把美育列作“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以美育人”。

  策划2014化龙桥画家村青年艺术家群展,目的在于让人们看到:有这样一群人,在当今物质利益的商业社会,为了美的理想、美的事业和自己内心对美的承诺,孜孜以求、不离不弃、巍然坚守,在混杂的市场中从来没有迷失自我;有这样一群人,在艺术传承与创新、生活压力、市场机制的交锋中,他们的作品没有任何的哗众取宠,只有一颗最诚恳的心、一个最朴素的理想、一段最富想象力的创造。

  艺术的伟大之处在于表达与传播,此次展览的主题是从今而后,展出的是一个明天的希望。加缪曾说:“没有文化中所蕴涵的相对自由,那么这个社会尽管在形式上是完美的社会,也只不过是弱肉强食的社会。因此,任何真正的创造,都是对未来的一份礼物。”

  作品只是载体,作品背后的年轻人们才是作品本身。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