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玛索 法兰西怒放的玫瑰
- 来源:时尚北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苏菲·玛索 法兰西 怒放 玫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5-07 09:36
她的美,娓娓道来,象一曲舒缓的小夜曲。喜欢她的男人比女人多。她符合男人关于美的一切标准。
褐色的双眸、坚挺的鼻梁、性感的嘴唇、完美的身材,混合了女人与孩子的轮廓特征与神情。她的眼神,总是轻易间就让男人迷失方向。
她是最佳女主角、凯撒奖、莫里哀戏剧奖、威尼斯电影节大奖、最佳导演奖、法国文化部艺术及文学勋章的得主。她不仅表演,也自拍自导,空闲的时间写了一本叫《说谎的女人》的书。
位置若到了某一个高度,就可以有恃无恐。因你有的,别人没有。别人若一起初就没有,那么他就始终不会有。这恐怕就是天分。苏菲·玛索并不以此为傲。
她喜欢独处、读书、画画、抽烟,常忘了把脏烟缸倒干净。下午睡觉,她的两条狗欠伸身子睡在旁边。
小的一条,黄毛散乱。另一条,圆鼓鼓的小胖,全身漆黑,皮毛光滑,像湿油布。他们一起穿过车水马龙的马路,踏上对面的步行街,从齐眼高的窗口望进去,看屋里人居家过日子。
她毫不掩饰自己的皱纹。随心所欲地笑、闹、行走。过一种自然的生活。
置身于繁华闹市之中,却聪慧地保持一段距离。她始终保持着一颗敬畏之心。对时光,对美,对痛楚,对事业。仿佛山谷的角落里一棵春天中洁白花树的简单生涯。不管是竭力盛放,还是静默颓败,都如此甘愿和珍重。
每个人总归是活在自我的深渊之中——苏菲·玛索说:“我常很孤单,期待着另一人,期待着生活充实。孤独,便静心,冷中有热;缄默时光,蕴含着我的全生命。”
她是个内心孤独的人。她的心头总是泛着一层淡淡的雾气一般的忧伤。
年少时的她,常常躲在无人的角落里唱歌,唱她的blues(忧丧曲),流泪,身子瘦损,拼命抽烟,喝过量的白酒、香槟或伏特加,潦倒粗疏,怨天尤人,陶醉在痛苦的旋涡里。生活随波逐流,糊里糊涂,百无聊赖,懵懵懂懂。
为了打发寥落孤寂的时光,她尝试着交往情人,而不是要与异性保持友情。与异性保持一种距离的友谊关系相比,她更喜欢的,是情人关系,觉得这更自然。引诱一个人,就是对他表示兴趣。取舍之间,是一种交际。她曾有诸多情人,同时有几个。
最让人难忘的是一个已婚男子,当年她只有十三岁,那个已婚男人爱她,总等妻子带两个孩子走,也等她长大。几年后又见面,他们在了一起。他掐着指头算日子,老婆出门的当晚,他就上了她的床。她喜欢他,他喜欢做爱。仅此而已。
情人,如云烟,过眼即忘。但爱情,就像先天顽疾,痴缠一生。她第一次看到他,像十二年后看他一样,充满信任和惊奇。然而,事先并不认识他。
她觉得他英俊,线条柔和,皮肤白皙,两腿修长。他从别处来,说一种她不懂的语言,却知道她的种种。她有一种预感,他们将相爱很长一段时间。从遇见的那一刻开始。
相识的那晚,他们手拉手出门,讲着彼此的生平,共饮许多美酒,仿佛他们很早之前就认识。她欢笑,他开心。她自问是否堕入情网,印象中这不是爱而是别的什么。那更好,更伟大。真无以名之。
他就是安德烈·佐拉斯基,一个波兰的导演。她第一个深爱的男人。
他们有很多愉悦的时光。
两个人跑到天涯海角,大大地旅行一翻。有时也离群索居,躲到乡下,高踞山上,散步,聊天,偷闲,思考。
夜色撩人的晚上,他们躺在床上一起看牒,身体痴缠,不依不饶。情欲一上来,她的舌头便舔进他上唇的里边,仅这一点点润泽的接触,她全身充满甜蜜的感觉。她喜欢这样的时刻,时间好像停止了。怎么说呢?他?男人?那个人?不,她意识到他在她身里埋得太深。他的皮肤把她全裹住了。她希望时光在此,嘎然而止,不要过往,不要未来。
可现实总是残酷的。越是想深入到彼此的灵魂与精髓,越是凸显出了距离。
激烈争吵的时候,她随手用手边的烟灰缸丢过去砸他,大声叫骂,歇斯底里,然后相互撕咬。身体上有细碎的伤口,苏菲低下头去舔它。她在黑暗中笑起来。笑声细小而清脆,仿佛少女的声音。每次两个人都陷入后悔与自责里。可脾气一来,自责抛之脑后。于是,一场又一场的家庭之战。终至于,两个人已经筋疲力尽。
他们是相爱的两个人。然而爱有两张面孔,一张白脸,一张黑脸;有两个身体,一个光溜溜,一个毛茸茸。有两只手,两只脚,两条尾巴;每个肢体,事实上都有一个相反的副本,紧密相连,分割不开。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和某个人之间出现了一条很宽很宽的河。对面的还是那个人。当你想跨过河,却发现河上根本没有桥。
他们已经走入了无法折回的绝境。
生活已经残忍地将当初的爱情,一点一点地磨损掉,就像日日穿着在身的衣服,因接触灰尘雨露,它逐渐变得细软,掉线,最后破败,成为一块烂布。
分手的那天,她坐在椅子上,抽了一根烟,流了一滴泪。然后一走了之。
十五年!她将自己最瑰丽璀璨的十五年光阴献给了这个男人。岁月流逝,就像男人和白酒在身上流过,使她又伤心又来劲。之后的她又变成全天候的巴黎女人。在公众场合里嫣然媚人,独处时,便摆出一副苦相。
脸色苍白,不停地说话,自言自语,光着身体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抱怨,然后坐下来歇口气。
她从来不缺乏爱情。即使身在佐拉斯基的身边。在各种场合,有无数的男子向她袒露暧昧的情怀。她很快有了新的男人,一个美国制片人,吉姆·朗里。同样,激情敌不过岁月的无情。他们同样分手说了一声“再见”。然后消失不见。
现在她又找到一个新的爱人。克里斯托弗·兰伯特,一个好莱坞男星。两人共同出演《男人的床边》时一见钟情。兰伯特在她的眼神与笑容里,发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天真,那是孩子气的一个女人。她则在他隐匿的微笑里,发现男子气的宽广。于是他们瞬间来电。有的时候,爱情就发生在刹那间。如今,她珍惜着已有的幸福。两个相爱的人,要若久长地在一起,需要包容与忍耐,以及一颗平淡的心,置身于喧闹繁华中,却能优雅地转身,换成一种怡然自得的生活姿态。
现在的她,每日读一小段圣经。她说,这会让你的心变成一朵从黑暗沼泽里盛放出来的白莲花。
她的事业只是生命之舟的冰山一角——你可以在一部电影里,看尽她的全部,不论是清纯、高雅、性感、忧郁、热情、活泼……
她一直认为,自己生来该做演员。她喜欢千百灯光照到身上,闪耀在她绿眸子前,像细密的丝巾萦绕耳际和颈间。
十四岁那年,她头发剪得像男孩子,抽长卷香烟,穿窄牛仔裤,走路拱着背圈着腿,一副美国西部牛仔派头。独自在家,无所事事,无所期待,也不抱怨时光漫长。感到运气在头顶上什么地方转,像小鸡等壳破,自有人来收留。她时刻准备着。
然后,偶然的一次机会,她从一个朋友处得知,法国导演Claude Pinoteau正在为他的一部青年电影《初吻》寻找一个新面孔。她决定去碰碰运气。不过不抱希望。
见面那天,导演简略地谈了谈剧本,并让她试妆,她符合女主角的气质——充满幻想,青春撩人,而她的微笑永远是拘束而仓促的。当即,导演与她签定片约。本色出演,炉火纯青,你根本看不出她是第一次演电影的样子。《初吻》的推出,苏菲一时被奉为青春偶像,风靡全国,她获得了“凯撒最有希望女演员奖”。一炮走红,片约不断。她不再耽于永远单纯而青涩的少女时代。
生活在不紧不慢地走着。
她开始如夏日玫瑰蓊郁地长大,这个时候,她遇上了电影《芬芳》。苏菲外化的芳芳,不再一副拘束伧俗地微笑,她的笑容渐渐舒展坦荡,曼妙的身体渐解风情。这个芳芳却让全世界记住了苏菲的名字。
她的全盛时期已经来临。
这些年来,她出演了三十多部电影,几乎以一年一部的速度。主演过《警察》、《勇敢的心》、《心火》、《云上的日子》、《路易十四的情妇》、《忠贞》等等,每一部都是佳作。她尝试塑造不同的人物,“蟑螂都比她优雅”的芳芳——那个为爱伤心而辨不出香水味的流泪的芳芳;在《狂野的爱》中的激情出位的表演,自信倔强的达达尼昂的女儿——那个善良勇敢而又不失温情的女剑客;神秘忧郁、略带神经质的女孩——在《云上的日子》里用十三刀刺死父亲的落寞女孩。《勇敢的心》里悄无声息然而倔强如寒冰的Isabelle,绝望的黑天鹅般的安娜·卡娜,以及007电影系列《007之纵横天下》中007身边的蛇蝎美人。角色的不同只展现着她身上异曲同工的美丽:高贵、性感、纯清、冷艳、典雅,在差异迥然的角色背后都有着压抑、不安和任性的共性。
如同灵魂没有面孔,它借眼睛发光一样,电影其实本没有色彩,它借演员发亮。苏菲便是电影的光源。
她又不安于只做电影的光源,她拿起摄像机做导演,她执导的第一部长片《当爱变成习惯》获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空闲的时候,又拿起笔,写了一本叫《说谎的女人》的书。这一本书,历时四年,断断续续写了三次。意到笔随,既非身体写作,爆卖绯闻,也不借机炫耀自己,故作惊人之语,倒是写得简约平实,朴素真切。评论家或称其为散文笔法写的小说,或称其为意识流小说,并认为颇有后现代意味。
后记:
苏菲·玛索是个有灵性的女人。上天给予她天使的面孔,却宠爱地将智慧赐予她。
她自由,落拓不羁,坚毅,夹杂一点点的慵懒。这样的女人注定是自恋的。因无人能读懂她生命的音符。所以这样的女人也是孤独的。
但她始终幸运的是,她深知,清风明月从来都是一个女人自己的事情。
所以,她也活得坦然。以小诗《你并非神》作为结尾。它全然代表了玛索迷们的心。
《你并非神》
岁月磨蚀了你的肉身
伟大和不朽也并不属于你
时流的明镜今日只照映出你眼角的皱纹
但昔日的造物主一定由衷艳羡
他的手如何创造出了你这个凡人
也许正是出于嫉妒
才将你的容颜放上时间巨轮
我愿化作一只将死的蝴蝶
随你一起翩飞
为美丽找一个永远的坟
……
褐色的双眸、坚挺的鼻梁、性感的嘴唇、完美的身材,混合了女人与孩子的轮廓特征与神情。她的眼神,总是轻易间就让男人迷失方向。
她是最佳女主角、凯撒奖、莫里哀戏剧奖、威尼斯电影节大奖、最佳导演奖、法国文化部艺术及文学勋章的得主。她不仅表演,也自拍自导,空闲的时间写了一本叫《说谎的女人》的书。
位置若到了某一个高度,就可以有恃无恐。因你有的,别人没有。别人若一起初就没有,那么他就始终不会有。这恐怕就是天分。苏菲·玛索并不以此为傲。
她喜欢独处、读书、画画、抽烟,常忘了把脏烟缸倒干净。下午睡觉,她的两条狗欠伸身子睡在旁边。
小的一条,黄毛散乱。另一条,圆鼓鼓的小胖,全身漆黑,皮毛光滑,像湿油布。他们一起穿过车水马龙的马路,踏上对面的步行街,从齐眼高的窗口望进去,看屋里人居家过日子。
她毫不掩饰自己的皱纹。随心所欲地笑、闹、行走。过一种自然的生活。
置身于繁华闹市之中,却聪慧地保持一段距离。她始终保持着一颗敬畏之心。对时光,对美,对痛楚,对事业。仿佛山谷的角落里一棵春天中洁白花树的简单生涯。不管是竭力盛放,还是静默颓败,都如此甘愿和珍重。
每个人总归是活在自我的深渊之中——苏菲·玛索说:“我常很孤单,期待着另一人,期待着生活充实。孤独,便静心,冷中有热;缄默时光,蕴含着我的全生命。”
她是个内心孤独的人。她的心头总是泛着一层淡淡的雾气一般的忧伤。
年少时的她,常常躲在无人的角落里唱歌,唱她的blues(忧丧曲),流泪,身子瘦损,拼命抽烟,喝过量的白酒、香槟或伏特加,潦倒粗疏,怨天尤人,陶醉在痛苦的旋涡里。生活随波逐流,糊里糊涂,百无聊赖,懵懵懂懂。
为了打发寥落孤寂的时光,她尝试着交往情人,而不是要与异性保持友情。与异性保持一种距离的友谊关系相比,她更喜欢的,是情人关系,觉得这更自然。引诱一个人,就是对他表示兴趣。取舍之间,是一种交际。她曾有诸多情人,同时有几个。
最让人难忘的是一个已婚男子,当年她只有十三岁,那个已婚男人爱她,总等妻子带两个孩子走,也等她长大。几年后又见面,他们在了一起。他掐着指头算日子,老婆出门的当晚,他就上了她的床。她喜欢他,他喜欢做爱。仅此而已。
情人,如云烟,过眼即忘。但爱情,就像先天顽疾,痴缠一生。她第一次看到他,像十二年后看他一样,充满信任和惊奇。然而,事先并不认识他。
她觉得他英俊,线条柔和,皮肤白皙,两腿修长。他从别处来,说一种她不懂的语言,却知道她的种种。她有一种预感,他们将相爱很长一段时间。从遇见的那一刻开始。
相识的那晚,他们手拉手出门,讲着彼此的生平,共饮许多美酒,仿佛他们很早之前就认识。她欢笑,他开心。她自问是否堕入情网,印象中这不是爱而是别的什么。那更好,更伟大。真无以名之。
他就是安德烈·佐拉斯基,一个波兰的导演。她第一个深爱的男人。
他们有很多愉悦的时光。
两个人跑到天涯海角,大大地旅行一翻。有时也离群索居,躲到乡下,高踞山上,散步,聊天,偷闲,思考。
夜色撩人的晚上,他们躺在床上一起看牒,身体痴缠,不依不饶。情欲一上来,她的舌头便舔进他上唇的里边,仅这一点点润泽的接触,她全身充满甜蜜的感觉。她喜欢这样的时刻,时间好像停止了。怎么说呢?他?男人?那个人?不,她意识到他在她身里埋得太深。他的皮肤把她全裹住了。她希望时光在此,嘎然而止,不要过往,不要未来。
可现实总是残酷的。越是想深入到彼此的灵魂与精髓,越是凸显出了距离。
激烈争吵的时候,她随手用手边的烟灰缸丢过去砸他,大声叫骂,歇斯底里,然后相互撕咬。身体上有细碎的伤口,苏菲低下头去舔它。她在黑暗中笑起来。笑声细小而清脆,仿佛少女的声音。每次两个人都陷入后悔与自责里。可脾气一来,自责抛之脑后。于是,一场又一场的家庭之战。终至于,两个人已经筋疲力尽。
他们是相爱的两个人。然而爱有两张面孔,一张白脸,一张黑脸;有两个身体,一个光溜溜,一个毛茸茸。有两只手,两只脚,两条尾巴;每个肢体,事实上都有一个相反的副本,紧密相连,分割不开。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和某个人之间出现了一条很宽很宽的河。对面的还是那个人。当你想跨过河,却发现河上根本没有桥。
他们已经走入了无法折回的绝境。
生活已经残忍地将当初的爱情,一点一点地磨损掉,就像日日穿着在身的衣服,因接触灰尘雨露,它逐渐变得细软,掉线,最后破败,成为一块烂布。
分手的那天,她坐在椅子上,抽了一根烟,流了一滴泪。然后一走了之。
十五年!她将自己最瑰丽璀璨的十五年光阴献给了这个男人。岁月流逝,就像男人和白酒在身上流过,使她又伤心又来劲。之后的她又变成全天候的巴黎女人。在公众场合里嫣然媚人,独处时,便摆出一副苦相。
脸色苍白,不停地说话,自言自语,光着身体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抱怨,然后坐下来歇口气。
她从来不缺乏爱情。即使身在佐拉斯基的身边。在各种场合,有无数的男子向她袒露暧昧的情怀。她很快有了新的男人,一个美国制片人,吉姆·朗里。同样,激情敌不过岁月的无情。他们同样分手说了一声“再见”。然后消失不见。
现在她又找到一个新的爱人。克里斯托弗·兰伯特,一个好莱坞男星。两人共同出演《男人的床边》时一见钟情。兰伯特在她的眼神与笑容里,发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天真,那是孩子气的一个女人。她则在他隐匿的微笑里,发现男子气的宽广。于是他们瞬间来电。有的时候,爱情就发生在刹那间。如今,她珍惜着已有的幸福。两个相爱的人,要若久长地在一起,需要包容与忍耐,以及一颗平淡的心,置身于喧闹繁华中,却能优雅地转身,换成一种怡然自得的生活姿态。
现在的她,每日读一小段圣经。她说,这会让你的心变成一朵从黑暗沼泽里盛放出来的白莲花。
她的事业只是生命之舟的冰山一角——你可以在一部电影里,看尽她的全部,不论是清纯、高雅、性感、忧郁、热情、活泼……
她一直认为,自己生来该做演员。她喜欢千百灯光照到身上,闪耀在她绿眸子前,像细密的丝巾萦绕耳际和颈间。
十四岁那年,她头发剪得像男孩子,抽长卷香烟,穿窄牛仔裤,走路拱着背圈着腿,一副美国西部牛仔派头。独自在家,无所事事,无所期待,也不抱怨时光漫长。感到运气在头顶上什么地方转,像小鸡等壳破,自有人来收留。她时刻准备着。
然后,偶然的一次机会,她从一个朋友处得知,法国导演Claude Pinoteau正在为他的一部青年电影《初吻》寻找一个新面孔。她决定去碰碰运气。不过不抱希望。
见面那天,导演简略地谈了谈剧本,并让她试妆,她符合女主角的气质——充满幻想,青春撩人,而她的微笑永远是拘束而仓促的。当即,导演与她签定片约。本色出演,炉火纯青,你根本看不出她是第一次演电影的样子。《初吻》的推出,苏菲一时被奉为青春偶像,风靡全国,她获得了“凯撒最有希望女演员奖”。一炮走红,片约不断。她不再耽于永远单纯而青涩的少女时代。
生活在不紧不慢地走着。
她开始如夏日玫瑰蓊郁地长大,这个时候,她遇上了电影《芬芳》。苏菲外化的芳芳,不再一副拘束伧俗地微笑,她的笑容渐渐舒展坦荡,曼妙的身体渐解风情。这个芳芳却让全世界记住了苏菲的名字。
她的全盛时期已经来临。
这些年来,她出演了三十多部电影,几乎以一年一部的速度。主演过《警察》、《勇敢的心》、《心火》、《云上的日子》、《路易十四的情妇》、《忠贞》等等,每一部都是佳作。她尝试塑造不同的人物,“蟑螂都比她优雅”的芳芳——那个为爱伤心而辨不出香水味的流泪的芳芳;在《狂野的爱》中的激情出位的表演,自信倔强的达达尼昂的女儿——那个善良勇敢而又不失温情的女剑客;神秘忧郁、略带神经质的女孩——在《云上的日子》里用十三刀刺死父亲的落寞女孩。《勇敢的心》里悄无声息然而倔强如寒冰的Isabelle,绝望的黑天鹅般的安娜·卡娜,以及007电影系列《007之纵横天下》中007身边的蛇蝎美人。角色的不同只展现着她身上异曲同工的美丽:高贵、性感、纯清、冷艳、典雅,在差异迥然的角色背后都有着压抑、不安和任性的共性。
如同灵魂没有面孔,它借眼睛发光一样,电影其实本没有色彩,它借演员发亮。苏菲便是电影的光源。
她又不安于只做电影的光源,她拿起摄像机做导演,她执导的第一部长片《当爱变成习惯》获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空闲的时候,又拿起笔,写了一本叫《说谎的女人》的书。这一本书,历时四年,断断续续写了三次。意到笔随,既非身体写作,爆卖绯闻,也不借机炫耀自己,故作惊人之语,倒是写得简约平实,朴素真切。评论家或称其为散文笔法写的小说,或称其为意识流小说,并认为颇有后现代意味。
后记:
苏菲·玛索是个有灵性的女人。上天给予她天使的面孔,却宠爱地将智慧赐予她。
她自由,落拓不羁,坚毅,夹杂一点点的慵懒。这样的女人注定是自恋的。因无人能读懂她生命的音符。所以这样的女人也是孤独的。
但她始终幸运的是,她深知,清风明月从来都是一个女人自己的事情。
所以,她也活得坦然。以小诗《你并非神》作为结尾。它全然代表了玛索迷们的心。
《你并非神》
岁月磨蚀了你的肉身
伟大和不朽也并不属于你
时流的明镜今日只照映出你眼角的皱纹
但昔日的造物主一定由衷艳羡
他的手如何创造出了你这个凡人
也许正是出于嫉妒
才将你的容颜放上时间巨轮
我愿化作一只将死的蝴蝶
随你一起翩飞
为美丽找一个永远的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