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可能出现的抑郁,你怎么办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神经,抑郁症,病毒
  • 发布时间:2014-09-23 08:42

  2014年8月11日,63岁的好莱坞著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疑因抑郁症在家中自杀身亡,他曾给无数人送去了欢笑,惟独把抑郁留给了自己。

  这一年,因患抑郁症自杀的新闻事件不断见诸报端。4月28日,新华社安徽分社副社长、总编宋斌在办公室自缢身亡,遗书显示他可能患有抑郁症;5月8日凌晨,深圳报业发行物流公司总经理张敬武罹患严重抑郁症自杀;而在4天前的下午,年仅35岁的《都市快报》副总编徐行也因工作压力巨大抑郁自杀离世。短短10天的时间里,三位媒体人均因患抑郁症选择结束生命,给家人带来巨大悲伤的同时,也刺痛了大众的神经——我们正在与抑郁症毗邻而居。

  正在蔓延的“精神病毒”

  抑郁症是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以显著而特定的心境低落为重要临床特征。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严重者可能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世界大约有3.5亿人罹患抑郁症,能够得到治疗的不到25%,有的国家甚至不到10%。据WHO预测,截至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导致人们残疾或丧失生命的第二大疾病,在某些发达地区甚至跃居首位。

  我们正在步入“集体抑郁”时代,抑郁症发病率以10%左右的速度逐年增长。保守估计,目前国内抑郁症患者约6000万人,其中主动求助治疗的患者不到总数的10%。多达90%的患者长期受到抑郁症的困扰,甚至有10%-15%的患者选择自杀摆脱病痛。2007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卫生经济学教授胡德伟联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测算,中国抑郁症一年总损失达513.7亿元人民币,其中56.2亿元为医疗费用,此外都是“间接成本”,包括患者因病失业或不得不调换工作带来的损失。而因抑郁症自杀导致的过早死亡,以及慢性抑郁带来的间接损失,就更无法计算了。

  这份统计数据不仅令人震惊,更让人有几许悲凉。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充满着各种变革和挑战,激烈的竞争和冲突使职场人群成为抑郁症的高发群体。单就《都市快报》副总编徐行的工作状态来看,他处于身体的超支状态。据悉,徐行分管经济部和新媒体,新媒体工作要上早班,报纸部分要加夜班。领导曾问他要不要做些调整,他一直说“没有问题,自己可以克服”,但徐行的妻子称,他从今年1月份开始整夜失眠,吃安眠药也没用。但徐行在报社从未提及自己的睡眠状况,也不允许家人告知单位领导。他的工作常态是,吃饭时用手机查看有没有突发新闻热点,晚上刚睡下时被电话惊醒,由于长期寝食难安,他的胃出现越来越严重的烧灼感……如此高强高压的工作状态,不患抑郁症也难!

  像徐行一样疲惫的职场人并不在少数。笔者在对近两万名员工的幸福感调查中发现,各个职业群体都可能患有抑郁症。低收入群体(月收入千元以内)、丧

  偶和再婚员工、“就医不方便”等群体均出现高抑郁倾向和高压力感受。生活中的重大不幸,如亲人亡故、离婚、婚姻不幸福、经济损失等带来的心理压力,都是导致抑郁的罪魁祸首。如果这些压力得不到缓解而长期持续地干扰正常生活,就有可能诱发抑郁症。

  压力是引发抑郁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职场人来说,抑郁的压力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工作节奏加快带来的不适应,总觉得力不从心;

  ●职场竞争加大,令其缺乏职业安全感,不得不居安思危;

  ●职业发展和晋升空间压力,使其身心在职业压力下饱受折磨;

  ●工作与家庭冲突,往往把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容易引发家庭危机;

  ●复杂的人际关系,职场潜规则,难以沟通的同事,苛刻跋扈的上司等。

  尽管目前尚不能明确抑郁症的具体病因,但工作中的压力感受、性格、心态、社会环境以及遗传因素等都有可能导致抑郁。

  凡事多看好的一面

  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抑郁症都会对你一视同仁。然而,社会对抑郁症的关注仍显不足,即使患者就在身边,我们也不一定能够意识到它的危害性。为此,以尊重生命的名义自我察觉和预防,或许是最好的应对方法。

  确认自己是否患上抑郁症是预防和治疗的前提。尽管对抑郁症的诊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过程,但是心理学家给出的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自己是否处于抑郁状态:

  ●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情绪低落,感到焦虑或空虚,时常紧张、易怒;

  ●对于以前的爱好或喜欢的活动越来越不感兴趣;

  ●负罪感强烈,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

  ●精神萎靡,经常觉得疲惫不堪;

  ●难以集中精力,想记住的东西记不住,该下决心的事情又犹豫不决;

  ●失眠或睡眠过度;

  ●过度饮食、体重增加,或没有胃口,体重下降;

  ●容易激动或反应迟钝;

  ●萌生死亡或自杀的想法,或有过自杀行为。

  如果上述情形出现半数以上,或其中一项非常显著,就需要进一步诊断自己的抑郁水平了。

  拥有健康的身心,才能让我们拥有在职场中拼搏的资本。与其等到抑郁症状出现,不如早做预防。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掌握管理情绪的能力,增强心理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面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应对方式与抑郁障碍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试想,我们身边是否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过于苛刻,看待自己的眼光过于挑剔;他们过多地看重生活中的负面,对积极方面视而不见;他们对未来作出消极判断,认为即将在身边发生的事情多是坏事,应对各种事件时多采用消极、逃避的方式,与那些积极解决问题的人相比,这些人更容易患抑郁症。

  例如,当一个倾向于消极思考的人竞岗落选时,他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这次落选会完全阻碍今后的个人发展。这都是绝望的表现。面对同样的问题,我们其实可以换一个角度考虑:这次落选虽然不能完全说明我的价值,但也从侧面证明自己最近的努力不够,应该更加勤奋,朝着下次的竞岗成功而努力。因此,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释放压力,解除抑郁。研究表明,即使是最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只要每天进行一项简单的快乐行动,他们的病情也会出现好转。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马丁·塞利格曼已经证明了这个结果。他进行了一项为期六周的积极心理治疗,让8-11名抑郁症患者每周相聚两个小时,每次相聚时都会有研究人员引导他们尝试不同的积极思维练习,比如表达感恩之情、享受当下、发挥特长等,与那些没有经过任何干预的抑郁症患者相比,这些接受积极心理治疗患者的抑郁症状在接受干预六周内得到了显著改善,而且他们的幸福感一直在延续,并且在干预结束一年后达到了最高点。

  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副总统候选人约翰·爱德华沉浸在老年丧子——失去16岁儿子的悲痛中。但是在一段时间的抑郁和悲痛之后,他又以全新的面貌回到了现实中,并为今后生活设立了新的目标和重心。爱德华在自传中写道:“我从中懂得了两个道理,一是生活中总会有艰难困苦,二是坚强的人可以战胜困难,大有作为,两个道理,一个令人无奈,另一个鼓舞斗志,我选择接受继续前行。”面对挫折与压力,用积极的思维习惯和正确的归因方式待人待己,会让生命更灿烂。

  文/康洪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