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数据之光 地产业的一线天
- 来源:互联网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大数据,房地产,互联网思维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9-24 08:32
毋庸置疑,大数据是当下最火的IT词汇。目前,全球的数据量正以每18个月翻一倍的惊人速度增长,世界正在高速数字化,而如何掘金大数据是所有个人、企业和国家的机遇和挑战。事实上,从城市交通到空气质量,从建筑设计到影视制作,大数据分析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将改变人类社会的命运。大数据就在脚下,但大数据能否在建筑行业落地开花呢?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行业内的一些信息化企业早已悄然深耕大数据,这时代变化太快,当我们还未从物联网之中醒悟过来,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地产业融入互联网思维
中国的房价能不能跌一半?这个可能性并不是完全没有,因为房地产行业有可能出现以互联网思维模式运作的搅局者。
互联网思维与地产业的结合值得期待,但这条路还很长。在这条路上,房地产业政策性的障碍、地方政府土地利用规划障碍、融资性障碍等问题,需要时间去厘清。关于互联网思维改变房地产,需要从何处下手呢?房地产开发、营销、物业哪个环节最先被改变呢?
去年开始就有房地产企业在思考如何建立大数据管理,以便拿地之前就对未来市场的需求、供给有精确的预测。但是面临的主要瓶颈就是这些房地产企业没有能力获得房地产之外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来自于金融系统的家庭月收入、存款及还款信息,以及来自于零售商业、服务业的个人消费开支结构信息,而这些信息恰恰对于预测区域市场的后续需求和购买者的偏好有很大的帮助。
如今来看,无论是万科与百度牵手,恒大与阿里巴巴联盟,万达与京东的合作,房地产行业似乎从一夜之间迈入了大数据时代。这些房地产企业可以得到除房地产数据以外的大数据,从而助力预测区域市场的后续需求和购买者的偏好。
曾经的开发 未来的服务
近10年来,房地产业在快速、大规模增长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问题。例如,建筑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普遍供大于求;房地产投资品的属性受到社会广泛追捧,而对房地产的居住属性重视不够;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及房地产开发流转环节的税收,而房地产保有环节税收微乎其微。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而房地产业已走到十字路口。面对上述问题,房地产业亟须转型升级。犜诜康夭档男幸到峁股希右钥⑽髦鸩阶蚍裎鳎樗孀攀谐〖卸鹊慕徊教岣撸仁勾罅糠康夭笠荡涌⑸套蚍裆獭=?0年来,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高速增长,出现了房地产大规模开发的格局。与此同时,房地产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但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对于所有的企业而言,要盈利最重要的是有客户群体。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房企的用户群体要不断的开发。因为除了那些怀着无限投资愿望的人以外,一般的人买了房子在几年内都不会再买也没有能力再买第二套。因此较长一段时间大家都觉得房企的客户群体是不稳定的。但事实上,对于行业而言,特别是行业大房企而言,应该是用户群体最稳定的。而他们的客户群就在他们所开发的社区里。
以北京为例,一些大的楼盘大的社区已经装上了类似于超市里的储物柜,就是为了给不方便及时拿快递的业主提供一个临时存放的地方。快递公司将快递投递后,将开柜密码通过短信的方式发给业主,业主有空再去自取。当然,取快递只是一个例子,未来在这些社区内,包括育儿、洗衣、送餐等等的服务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大。这就是庞大的客户群。而对于房企来说,如何准确而有效地切入到这个群体,用服务来满足这些业主入住后的需求,这将是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服务来盈利不仅可以持续,而且还可以不断地扩大服务内容和范围获得更大的收益。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来说也是一个良性的转折,起码对于买家来说是这样。因为如果房企将服务排在首位,那么建房则成为一个辅助的东西。甚至有开发商的拓展人士这么开玩笑,未来有可能房子不用钱买,而只需交纳一定的服务费入住,而定期服务费将成为主要居住的成本。
用数据构起绿色建筑
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徐徐加速,高速发展的城市带来的是灰霾的空气、拥堵的交通、以及接近饱和的人群。在快速工业化的时代,随着鼓励政策的落地以及标杆企业不遗余力的推动,绿色地产正在灰色经济中爆发出勃勃生机。
我们再来眺望一下远在大洋彼岸的数据之城——拉斯维加斯吧!和大多数城市一样,拉斯维加斯面临水电等市政管道因历史数据不准确而在施工中被挖断的威胁。为了避免这类情况发生,拉斯维加斯利用智能数据开发了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网络仿真模型,并有专业咨询公司帮助其整合来自各个数据源的数据,利用技术生成了一个三维实时模型,能够显示路面和地下的各种管线设施。有了这个模型,拉斯维加斯市政管理者可以对地下关键设施的位置和状况了如指掌。当然,这只是智能数据在国外应用的典型之一。还有在国外一些地区,以建筑行业为例,建筑可以自己降低能耗,交通能够预测什么地方会有交通堵点等,这些都是大数据在行业的应用。
世界上对于绿色建筑的认证标准主要有美国的LEED体系,英国的BREEAM体系,加拿大的“绿色建筑挑战”GBTOOL,日本的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体系等,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一套自己的认证标准,而其中的LEED体系又被认为是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以及建筑可持续性评估标准中最完善、最有影响力的评估标准。
据专业人士介绍美国的LEED体系对建筑的跟踪做的是非常成熟的,他会告诉你在使用了他的标准建筑之后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你将会获得百分之多少的回报,虽然你付出了一定的增量成本,但是他会告诉你你所付出的成本会提高舒适度百分之多少,提高实际租金是多少,这些在LEED体系下都是可以直接量化成直观数据的。而这些数据会对普通的购房者产生最直观的影响,比如说他可以看到我购买这样的建筑我可能多付出了3000元,但是未来的收益可能是60000元;如果是商业,虽然运营成本高了5%,但是客流量会提高10%到18%,这些多付出的成本实际上节约了运营成本,最后的收益就是最直观的证明。
今年,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公告,批准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从概念提出到国家标准的诞生,绿色建筑在中国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沧桑,然而到今天绿色建筑的发展还很难说真正的深入人心。其中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没有解决,就是欠缺所有的数据,尤其大数据搜集和分析。
在大数据时代对个人信息的采集应该是多渠道的。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定位、常用的IP地址判断他的居住地址,通过他的话费的使用、微信、微博内容判断他的圈层阶级,判断他是否有能力购买房子。在智能家居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家庭观看的节目、电量、电器等相关信息交叉验证他有哪些购房需求,也可以通过相关的浏览数据判断他有哪些生活习惯和喜欢的物品,延伸到住宅设计上能够有效的提高住宅的成交率。
有分析人士认为,大数据将会在未来10年改变几乎每一个行业的业务功能。任何一个组织,如果早一点着手大数据工作,都可以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用另一本类似著作《大数据时代》的作者维克托的一句话:“大数据是未来,是新的油田、金矿。”目前,不少国外的公司也看好我国的智慧建筑发展。“给我提供一些数据,我就能做一些改变。如果给我提供所有数据,我就能拯救世界。”微软史密斯曾这样说过,而智能建筑正是他的团队目前专注的事情,如何帮助和发展智能化建筑正是他们的愿景和目标。
本刊记者 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