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我们的城

  1910年,上海文人陆士谔在科幻小说《新中国》中预言:以前经常碰撞行人的电车改为地下行驶,“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飞行不绝。”

  2010年4月10日,上海轨交10号线开通,这座城市的轨道交通路网扩容至11条运营线路,总里程约420公里,车站数282座。

  2030年,或许可以把汽车直接停在阳台上,出门只要沿着房屋外部的轨道就可以直接驶上公路。

  为什么是2030? “未来10到20年的顶尖技术将出现在世博未来馆中,一大批技术将在不久的将来大规模生产应用,改变人们的生活。” 上海张江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江高科董事长刘小龙说。

  2009年9月,张江高科技园区获得承办世博会主题馆未来馆第四展区“未来正在实现” 项目的殊荣,他们精选出来自张江实验室的60项技术,描摹了20年后我们的城市。

  昨日的未来世界

  未来被“压缩” 在未来馆1.3万平方米的空间里:一片有着太阳能树叶的森林,电影《阿凡达》中外星世界中通过大树进行交流的原生态通讯将可能在地球实现;电梯上上下下的势能和踩踏地板的力都被储存,用来发电……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被细腻地用高科技手段铺陈出来。

  按照惯例,用声光电写作的幻想家向用笔墨纸写作的幻想家致敬。从陆士谔的地铁进化到2030年“爬山虎” 一般攀附在楼房外立面上的车轨,科技承先启后、想象一脉相承。

  未来馆的第一个展区叫“昨日之梦”,设计团队四处去搜罗老电影,整理老胶片上记载的当时人们对未来的想象,而胶片本身也曾是幻想。

  今天,我们把“你能看到的历史171年,你能听到的历史132年” 这样的句式用到滥俗,而从电灯电话电影,到坐飞机穿越国境、从地球飞向外太空……这些不会再引起任何惊奇的场景,曾经都只是梦想。

  连上海世博会本身,也是100年前的一场科幻。

  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构想世博会在上海举办;1905年,吴趼人发表《新石头记》,虚构贾宝玉参观世博;1910年,陆士谔在《新中国》中直接预言世博会百年后在上海举办。

  陆士谔点穴般精准地打通了通往未来的脉络,不仅仅是准确预言了世博会的举办时间和地点,他在笔墨纸上描绘的未来世界或许比今日声光电对于未来的建构更具体、更准确。

  陆士谔嫡孙陆贞雄说:“《百年世博梦》摄制组看到祖父的书时,都惊讶得脊背冒汗。台湾中天电视台说陆士谔像个算命半仙,真准。”

  《新中国》中关于浦江大铁桥、地铁、越江隧道等三大工程及方位的描述,竟与现在南浦大桥、地铁一号线及延安东路越江隧道出奇相仿。

  这本书还预言了京沪铁路通车、浦东大开发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甚至预言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行销天下。“全世界无论哪一国,所用各东西,几乎没一样不是中国货。”

  另一本陆氏著作《新野叟曝言》中谈到:中国制造了“醒狮号”飞舰,手按“八卦太极阴阳” 键,加以“确认”,刹那间载人飞舰就上了天,将黄龙旗(当时国旗)插上了月球山顶。

  未来正在实现

  陆士谔的梦大部分实现了,少部分没完全实现,比如可在水面自由行走的水行鞋、只用“汽” 不用水的新式浴法等,还有一些仍是有实现价值的梦,比如中国人登月。

  未来馆的核心展区被命名为“未来正在实现”,以英文语法中的“将来完成进行时” 句式讲述着身临其境的未来。

  在一段描述未来出行的影片中,从海岛坐快艇出发,途中用手机预订一辆出租车,快艇靠岸后转为陆路前往机场,途中视频电话会议不断,“立体换乘系统”实现了海、陆、空三维立体交通的无缝对接。

  1910年,陆士谔在为电车撞行人忧思;2010年,交通换乘把城市的地下连成网络;2030年,这张网从地下延展到了地上,从水路直通到了航空。

  “所有手机都会有一个位置信息,把它提炼出来后,根据用户位置信息变化,后台就知道手机主人的活动轨迹和运动速度,通过数学模型,就可知道这条路上有多少车,以什么速度移动。” 中国移动上海公司总经理郑杰说,未来的手机将成为“智能交通监控系统” 的重要道具。

  中国移动在世博园区建设了全球首个TD-LTE演示网,即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准4G” 技术,在行驶的车辆上也能召开远程视频会议正是基于该技术。

  2030年,人际传播也将实现完全虚拟化。通过随身携带的设备,文字、图像、视频都可以随时随地传输。不用“真身”抵达,就能开一场联席会议。

  通过鱼眼镜头捕捉的画面,达到了毫不变形的360度实时高清视频,我们可以远程直播自己的音乐会、在线课堂、多方视频会议,也可以把自己“直播” 到医生面前,完成望闻问切。为了让老专家把一把脉排上几小时队的情景将成为历史,而中医文化通过高科技手段则将得到延承。

  肉身被虚拟而无处不在,机器却越来越拟人化。吃什么,问冰箱;穿什么,问衣柜;想吃青椒肉丝,“娶” 个会做饭的女机器人,不要房,只插电。

  数字互动试衣镜是卧室里住着的一位造型师,告诉它你将要出席的场景,选择不同的发型、首饰、服饰、化妆品进行搭配,镜中人的神态、动作乃至呼吸都被“照” 了出来;智能冰箱堪称保姆、营养师、快递员的“三位一体”,电子屏幕会显示出食品产地的生产状况、购买地点的销售情况以及饮食建议,食品储备不足时,还会提醒“补仓” ;“会说话的马桶” 自动检测排泄物,只要几分钟就能反馈出健康状况。

  刘小龙说:“2030年城市生活关键词是数字化、便捷化、生态化。” 未来馆第四展区沿着和谐环境、低碳城市、健康社区、智能家居四个由大到小的层次展开。“今天还需要用电影特效和自己的想象力构建的图景,或许在下一个10年或20年就会来到身边。”

  尊重的可能

  这一次,不用再像陆士谔那样等100年。是我们的想象力变短了,还是科技提速了?

  20年并不遥远,在世博年买房的蜗居族2030年可能刚还完按揭,一批刚到知天命之年的80后或许才踏上重要的领导岗位。

  在本刊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关于2030年,80后们更想知道的是房价涨到了多少钱一平、到大城市还要不要暂住证……崔永元在今年两会期间称,他记事起就在讲消灭城乡差别,“快退休了还在讲”。种种沉重,使我们的2030并不轻快。

  想象的翅膀负载着沉重的现实。当你轻点冰箱触摸屏上的牛奶标识,立刻就会呈现出冰箱中所存牛奶的出产地,甚至可以从屏幕上即时看到牧场内的工作场景,这种追溯机制似乎可以解决食品的安全问题;远程诊疗和视频互动教育系统似乎可以解决看病难、入学难的问题。那么,目前医疗制度、教育制度上的缺陷,是不是也可以通过科技的路径解决?

  上海大学教授林少雄说:“所有技术都是由人发明并由人来操作的,只要有人参与,就会增加许多变数或不确定性。所以无论现实层面还是制度层面,技术都不是万能的,无法弥补制度的缺陷。”

  文化学者陈勇也持类似观点:“这些技术都是很大的突破,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制度的原点,因为技术无法保证制度的有效性。比如,食品电子标签本身就可以造假。”

  “尊重的可能”,这是王石提出的世博观。他说:“未来的30 年怎么样?我用三个字来概括--- 不确定。有各种的可能,我们希望是一种尊重,尊重自然、尊重社会、尊重我们自己。”

  易中天进一步诠释:“尊重是公民社会的重要基础,经济方法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虽然十分重要,但仍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公民社会作为其基础。”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秘书长屠启宇说:“2030年,我们的城更美好,仅仅基于技术路径是不够的,还有赖于文化影响力等软实力的提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