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1月1日最后一轮中甲联赛的到来,成都足球即将告别职业足球时代。从1996年开始的成都五牛队,到现在失去职业足球队,这期间一直在位的见证人是成都市足协主席辜建明,成都失去职业足球,内心最痛苦的莫过于他。近期,成都市主要领导就足球工作已经召开过多次协调会议,除了青少年足球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作为龙头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建设。据悉,成都市已经着手就成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重生进行规划,并就此起草了方案,但是否能执行仍然是未知数。
与当年的“保卫成都”相比,成都天诚的降级几乎没有在成都引起太大的反响。上轮球队正式降级的比赛,只有差不多1000名球迷到场送别,这真实地反映出成都足球目前很现实的生存环境。与职业足球的冷清相比,成都市的青少年足球在成都市足协数年来的统筹计划下开展得却异常火热,每年冬天全市中小学的锦标赛,会吸引超过100支球队参加,目前正常参加校园足球联赛的球队也多达上百支。两年前,成都市成为首批全国五个足球试点城市之一,正是凭借着青少年发展上的优势击败其他很多拥有中超俱乐部的城市。不过,关于试点城市中有一条硬规定,所在城市必须有职业足球俱乐部。
虽然明年乙级联赛有望纳入职业俱乐部序列,但起码在目前,乙级联赛并非职业联赛。至少从目前来看,如果成都没有一家至少是中甲的俱乐部,在与国家体育总局的五年合同到期后,成都市将不会再有机会成为试点城市。为了大力发展足球运动,成都市有关方面专门就此向市教育局和体育局发文,要求有详细的五年规划,这一切都是按照试点城市的要求在做。如果失去试点城市这个称号,对于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的成都市来说将是毁灭性打击。
成都市有关方面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近期主要领导就足球工作已经召开过多次协调性会议,成都市足协也开始酝酿新的方案。在广东日之泉确定被转卖,明年落户西安后,成都能否重新购买一个中甲俱乐部的壳也提上了议事日程。但与陕西有众多企业愿意投入到足球中不同,四川和成都企业对足球都没有太大兴趣,老资格的球迷还清楚地记得,2004年四川大河俱乐部转让时,实德方面开出的条件是,如果是四川企业接手,只需要600万元,却无人问津。10年过去了,这样的环境并没有一点改善,无论是成都谢菲联还是天诚,胸前广告和体育场的广告牌基本都是“开天窗”,更不要说球队的冠名权。显然,期望依靠四川企业来收购一家中甲俱乐部不现实,最有可能的还是有关方面给一定的优惠政策,引进一家职业俱乐部来成都打主场,类似于贵州吸引人和落户贵阳的做法。其实,这样的提议并非只有成都市有关方面在考虑,去年四川省足协也曾向省有关方面提出过这样的报告,甚至还指明了存在这种可能性的中超俱乐部,但报告递上去后没有下文。成都足球是否会因天诚队降级而发生巨大改变?至少目前一切都不明朗。
特约记者 蓉友 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