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中炼成的上海滩第一射手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王赟,申花,申鑫
  • 发布时间:2014-10-30 13:07

  2002年,19岁的王赟第一次踏上职业联赛赛场,那时的他还留着一头飘逸长发,稚气的脸庞下是一颗按耐不住激动情绪的心,首轮德比对阵申花的前一天晚上,他的紧张感并不如想象中来得大,更多的还是兴奋:“当时我就觉得,我那么小的一个队员,教练给我踢真是赚到了,踢得不好还有队里老大哥们担着,这么一想就更没什么负担了。”一转眼,当年的小将王赟,如今已经成了彻头彻尾的老将,结束八年的漂泊生涯后,他回到了上海,成为申鑫三年间保级的最大功臣,如今,一段崭新的旅程就在前方……

  徐泽宪眼中的“中国小罗”

  83年出生的王赟31岁了,三年前在大连的岁月几乎让人快忘记了他的存在,这个年少成名的上海球员,在过去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除申鑫外),却仅仅在上海度过了不超过5个岁月,这些年里,他有过很多外号,朱雀王子是个中最响亮的一个,似乎无论走到哪里,王赟都是那个受球迷喜爱的人,因为他的球技,亦因为他的人品。

  小时候的王赟体质并不算太好,出于锻炼身体的考虑,父亲试着培养小王赟走上足球道路,对于那个年纪喜爱踢球的孩子来说,申花队几乎是所有人的梦想,王赟自然也不例外:“其实小时候的想法真的很简单,哪怕是爸妈也就觉得如果将来能踢上个职业联赛就已经算成功了,也没想过非得要顶级联赛或者出名之类的。”和许多上海弄堂口闯出的足球小子一样,王赟最初的梦想是纯真的,他说自己无非是希望能靠踢球赚钱好改善一下生活条件:“我们那一拨小时候真的练得挺苦,基本功之类的有时候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毕竟小嘛,反倒是进了职业队之后没有那么累,因为更加科学了。”他说,当年的梦想是能够赚钱住公房,带卫浴的那种。

  王赟是幸运的,刚进职业队没多久就获得露脸机会,虽然不是申花,可身边那些老大哥却无一例外都是出自申花,范志毅、成耀东、申思、祁宏、吴承瑛这些人构筑起了上海德比黄金年代的纽带,而王赟算得上是这一切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与申花单靠一批年轻人打天下不同,当时的中远尽管“初来乍到”,却凭借着金元攻势席卷上海滩人气球星,在最短时间内站到了申花对面,2002年首轮中远2球拿下申花,揭开了上海德比序幕,那是王赟的处子秀,直到现在他都清晰记得当时的情形:“那个时候主教练是勒鲁瓦,他后来和我说这场比赛让我踢,我兴奋极了,那可是德比啊。”

  事实证明法国人的眼光是正确的,初生牛犊的王赟没有让主帅失望,初登顶级联赛舞台的他丝毫没有表现出任何生疏,用王赟自己的话来说,给他踢,那是“赚到了”:“没想到上了场之后感觉还行,所以慢慢的就更放开了。”这是王赟在国内足坛的首次正式亮相,那一年,他才19岁,却成为队中稳定火力点,事实上,就在当赛季双方第二回合交手时,王赟就头顶脚踢完成梅开二度,一举奠定了自己在上海足坛新一代技术型球员的领头地位,当时的上海中远老板徐泽宪毫不掩饰自己对这名小将的欣赏:“王赟,你的目标不应该只是在球队打上主力,也不应该只是每个月拿几千块、几万块钱。你的目标是向巴西的小罗看齐,力争成为中国的小罗!”

  年过而立,在昆明疯狂训练

  王赟是当年那支上海全运代表队中的小字辈,同一批的球员中有不少人同样活跃在如今的中超赛场,且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于涛、孙祥就是个中之一,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技术细腻的王赟,在身体条件方面却从来都不是最出众的,成耀东说,以王赟的身体条件,要想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必须“要比别人付出更多”。

  一直以来,王赟细腻的脚下技术堪称他的标签,在他这个年纪,以至于很多时候人们都忘了,这同样是一个勤奋刻苦的人,哪怕是在加盟申鑫后的这三年力,已经年过而立的王赟依旧是队中场均跑动距离领先的一员,而在过去两个赛季初的冬训体侧当中,王赟令人意外的排进前三:“我的身体条件没有太多优势,尤其是在爆发力方面比较一般,如果再不能多跑一些、多保持得久一些,那我这个球肯定是没法踢了,而且我这种踢法也需要体能和跑动支撑。”

  事实上,在申鑫队中,王赟属于那种容易发胖的类型,这两年控制体重是他训练比赛之余的一大课题,简单来说就是管住自己的嘴巴:“像王赟这样的老队员,比较知道如何保养好自己,这方面反而是一些年轻队员不够自觉。”一位申鑫队的管理人士说。就在一个赛季之前,申鑫全队于年初前往昆明进行冬训,每次训练课结束之后,场地上总能看到一个人在冲刺的身影,那正是王赟,今年从申鑫转投东亚的王佳玉曾拿老大哥开起玩笑:“赟哥,你真的是太卖力了。”却没想后者的一句话竟让89年出生的佳玉有些震撼,“没办法,现在年纪大了,总归要多练练多准备一下啊。”

  那个赛季,王赟独进6球成为球队除凯撒之外的二号射手,他将自己的表现归结于准备期的充分,类似的一幕同样被复制到今年,上个赛季后半段,全运冠军教练组中的体能教练曹晓东进驻申鑫训练基地,这并非他与王赟的首次合作了,所有人都看到了上海全运队在赛场上的体能表现:“当时王赟就和我说了一句话,曹导你说怎么练,我就跟你怎么练!”这样的决心自然让曹晓东暗喜,在他的帮助下,王赟继续表现出良好的身体状态,前不久与建业的保级关键战役中,王赟头顶脚踢梅开二度,凭一己之力将申鑫从悬崖边拉了回来,那粒补时阶段的头球绝杀堪称经典:“到了补时阶段还能前插到禁区用腰腹力量甩头破门,这是需要身体和体能作支撑的,可见平时的训练基础。”王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而这也让31岁的他尝到了想要的结果。

  淡看大连的“灰色时光”

  王赟的职业生涯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他30岁的当口,他却度过了在外人眼中最危险的那段黑色时光。效力实德的那些日子里,满打满算之下,王赟的出场次数不过个位数,从中远、陕西年代的中场核心到一度无球可踢,换了别人难保不会就此沉沦,可王赟硬是挺了过来。

  都说命运弄人,这话用在王赟身上一点不假,若非实德、浐灞以及申花之间的三方交易流产,王赟或许会在更早时候回到上海怀抱,如若如此就不会有了后来的实德岁月:“我去大连的时候,球队一年准备投一个亿,包括后续的赞助商等等,其实当时的情况真的很不错,我记得那年我们还喊出了争冠的口号,可谁能想到,第二年的反差会如此之大。”

  那一年,实德前后更换了几任教练,刚在训练中有些表现却又要从头开始,更重要的是,王赟自身也一度受到伤病困扰,几次反复之后,他与比赛名单渐行渐远:“其实这也很正常,教练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你没有足够的机会去向他展示自己,他当然要用一些自己信任的队员。”当年的那支实德队中,王赟是其中唯一的外地球员,尽管也统一采取了走训制度,可一旦下了训练场,别的队友可以三五成群和家人欢度时光,他却唯有一个人回到当地近邻开发区附近的住所。

  “以前在上海和西安踢球的时候,哪怕场下管得紧,但是还是能去场上发挥一下,比赛赢了或者自己进球了,那肯定是能带来快乐的,可是后在大连球也没法踢上,伤病又多而且生活上又是一个人,各方面自然就比较辛苦。”过往并没有自己下厨习惯的王赟,也开始在大连“无奈”的动起手来,不过往往也只是水饺和面条之类的东西,偶尔前一天晚上和队友出去吃个晚饭,宁愿打包一些饭菜第二天加热食用,也算是省了一顿饭的功夫:“休息的时候就和老婆孩子通个电话或者视频一会儿,有时候家人也会过来看看,不过肯定待不长。”

  直到返回上海效力之后,王赟的生活才算终于回到了正轨,他说自己终于有时间好好参与一下孩子们的生活:“童年这段记忆很重要,如果错过了以后没办法再融入他们,工作总是不间断的在做,但是错过的生活却是没有办法弥补。”也正因如此,每个在大连的晚上,他都盼望着能够尽快将伤养好,即使暂时无法转会,那也得尽可能表现出更好的状态,以便在未来能够更好的表现自己,在王赟的心里,自陕西到大连漂泊了6年多之后,回家的念想无时无刻不在燃起。

  有回家机会就不想错过

  “去实德前我并没有经历过转会,从中远到浐灞,当时年纪轻对转会没什么概念,说去就去了,其实那几年里有很多机会能回上海,但最后都没走成,很多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就像我加盟申鑫前,还差点去了青岛。”说起这段插曲,不得不感叹命运弄人,在申鑫之前,中能已经先一步与王赟谈妥了加盟事宜,原本双方将在昆明正式签订合同,然而就在一切就绪之际,中能方面负责此事的相关人士却因故并未如期抵达,俱乐部告知王队索性待全队回到青岛时再落笔,事实上就在当时,中能方面已经替王队将日后前往佛山集训的机票订好,毕竟在当时双方看来,这桩转会已经无碍。

  就在王赟再次准备收拾行囊之际,家中的一通电话令他不得不临时赶回上海:“家里需要我回去处理一下私人的事情,当时青岛方面还问我是不是有什么变故,其实真的没有,我真的只是回家处理一些私事。”然而计划通常赶不上变化,回到上海的当晚,申鑫俱乐部的另一通电话令剧情有了一百八十度转折,“他们先问我在不在上海,然后说让我去老板公司一次,其实现在想想,如果那天我没有在上海,可能也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了。”

  前往申鑫俱乐部办公室的路上,王赟心里也犯着些许嘀咕,冥冥中他猜到了一些申鑫的用意,但并未过多往下想,然而当双方真正面对面时,决定又是那样轻易地被做出,“我记得也就谈了2个小时不到就拍板了。”联想到中能一边的盛情邀约,这件事直到现在都令他觉得相当抱歉,可他对于回家的选择却毫不动摇,“机会摆在我的面前,我真的不想再错过。”

  漂泊在外的那段时期里,难得回家一次的王云有时偶尔也要成为儿子的“出气筒”:“怎么办呢,我也为难啊,难得回次家碰到不听话的时候当然不舍得骂他,但有时还是没忍住。没想到小家伙有次居然一边跑到他妈妈那里,一边手指着我对他妈妈说‘叫爸爸回大连去’。”这一招可真是戳中了王赟的心酸点:“说实话,那一刻心里确实挺酸的,孩子无意之中的一句话突然之间能让我想到过去几年的那些时光……”好在对于王赟来说,那一切都过去了,如今他已经彻底回到上海,他一直将自己这几个赛季的表现归功于完整且充实的家庭生活,有妻儿陪在身边的日子里,他的心态是年轻的,年轻到若非别人提醒自己过生日,都已经快忘记原来这已经是个年过而立的“老将”。

  特约记者 黄欢 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