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重新思考人生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皮耶罗,马特拉济
  • 发布时间:2014-10-30 13:25

  上周末印超第3轮,皮耶罗效力的德里迪纳摩与马特拉济执教的金奈巨人在印度首都交锋,活脱的亚洲版本意大利国家德比。皮耶罗4比1击败马特拉济,前者未进球,在2比1时被替换下场,错过主罚点球机会,后者继开局两连胜后遭遇赛季首败,以1分优势领先德里迪纳摩。

  马特拉济教练兼球员,但此战未出场,没与皮耶罗正面过招以延续尤文VS国米的矛盾之争。两人亲切合影勾起球迷无数回忆。

  每一秒都触碰着贫穷

  迄今为止,皮耶罗和马特拉济对印度最深刻的印象是贫穷,无论首都抑或全国第4大城市、孟加拉湾第一人工港口城金奈。马特拉济在推特上的图片足以制造视觉震撼,贫民窟破败的房屋、简陋设施、无精打采的居民,只有马特拉济的表情是“活着”的。

  马特拉济有感而发:“我刚才说过那个能在意乙打主力的球员,为了留在印度踢球,特意申请劳工居留。你们知道他薪水是多少吗?每个月才30美金,而且他要用这笔钱养活全家人。他们活下来了,还井井有条,对生活充满渴望。我头一次亲身经历这样的人和事,不知说什么好。意大利的年轻人应该来这里走走,接受思想教育,看看这里的人怎么顽强谋生,或许就不会抱怨了。”

  对巴洛特利的评点中,马特拉济再次重申:“太过敏感多思成为马里奥的负累。他应该多到贫困的地方来体验,看看其他同龄人的生活,相信会得到启发珍视自己所拥有的。上帝对他已然非常眷顾。”

  皮耶罗阐述,除了训练比赛,没什么空闲时间,“因为这里的点点滴滴对我来说都很新奇、都很震撼,我抓紧分秒去体会这个无限国度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我无时无刻都在触碰这个国家的贫穷,当我们置身这个世界之内,便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像道德说客那样指指点点,必须摒弃偏见去认识、理解、追问这的现状。告诉你们,这里很多事不是你们看到的那么简单,不能用我们欧洲人的思维去理解,要完全换个角度。比如,我看到不少人成天翻垃圾箱,他们不是找吃的,不是乞丐,而在寻找塑料,拿回家把破旧的电池重新包装再出去卖。他们用这种方式谋生。这样的画面太有力量了,让我的心为之沉重,促使我思考人生价值。”

  正因这里经济条件恶劣、生活物资匮乏,皮耶罗不敢把家人带来,“我对意大利最留恋的就是家人。3个月远离家庭太煎熬了,没办法,孩子太小,还不能来这里,跟他们解释眼前的景象太困难,他们无法理解。等他们年纪稍大,我一定带他们来印度,这里的所见所闻胜过我千言万语批评教诲,驻足观看就够了,印度是个活讲堂。”

  皮耶罗还举出了更细致的例子,“我们队有几个来自印度南方的球员,确切说来自喀什米尔地区,和巴基斯坦交接的历史争议地带。他们几个的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政治理念就截然不同,更何况整个更衣室的复杂了。你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清楚这种碰撞的味道,如此历险让我愈发成长。”

  力争每一天都有幸福感

  作为足球第一世界的球星,他们都是被印度人仰望的。马特拉济享受偶像的感觉:“球员们认识我尊敬我,觉得跟我一起能开辟新时代,我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每个人都拼尽全力尤其是印度本土球员,比赛中有我当初踢球的凶狠劲,我特有成就感。”

  皮耶罗颇有师长风范:“印超联盟推我为形象大使,我太光荣了。印度足球没有青训,整个体制不完善,联赛性质仿佛世界杯,极短的时间内比赛强度大,都集中到一块了。这里还需从根基做起,慢慢点燃足球圣火。足球是改善民众生活、播种希望的一个途径,通过体育向人们传递一个信号:社会中遇到的困难、埋葬各种生机的困境都是可以解决的,不要被困难击倒。由于这个背景,我们别轻易给印度足球制定什么目标,太虚了。”

  听到他的讲解,《米兰体育报》下结论道:印度足球很像意大利的手球运动,处在萌芽阶段,皮耶罗点头,“比如在首都德里,在我来之前根本没有足球俱乐部。饶是这样,我们的首场比赛还吸引了4万多观众到现场,说明什么?足球有魅力,是有发育土壤的。不过其他城市比如加尔各答,就没这么好。我打开电视,能看到好多欧洲联赛直播,转播最多的是英超和西甲,意甲只有每轮的晚场重头戏,很遗憾。我意识到足球在印度的受众非常广泛,我和这里的初期接触感觉很棒。未来难测,还是先把眼前的路走好。”

  皮耶罗是超级明星,短期内他察觉到风向不对,“这里的球员尤其是年轻球员,对我抱有天然的敬畏、陌生,在我面前表现得很胆怯羞涩,不敢说话不敢做动作,都要我先来。我们之间产生了距离。这样不行,我就主动走近他们,跟他们寻求共同语言。不是个简单的过程,单纯击掌、拍他们的肩膀后背都不够,他们需要全方面的提高,技术的心理的,我力争每一天都能教给他们一些有用的东西。看着他们日益进步,捕捉到他们眼里的专注、渴望、对我的感激,那满足感幸福感别提多带劲了。”领袖都不够,皮耶罗已是场上的教练,影响力大于教练范威尔德霍芬,更大于斯库博和容克两位丹麦前锋。

  助教崇拜莫里尼奥

  意媒感觉皮耶罗去印度只为历险、求心灵体验、传播意大利足球哲学,像他这种荣誉满堂的球员不在乎印度联赛这种小奖杯,皮耶罗大为不悦:“错了!当大使不错,来见识新大陆没错,可本质上我是德里的球员!本职工作我不能含糊。球队崭新还处在磨合期,不过教练组都是专业人士,球员都想踢出名堂,我们瞄准了附加赛和终极荣誉。再过几场吧,我能对球队所有球员有更深了解,会清楚我们能走到哪。既然我来了,为的就是奖杯。”

  无独有偶,马特拉济也对自己的球队信心百倍,“俱乐部财政有限,没法请来我想要的助教,只能沿用从前的本土助教。然后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我那助教成天捧着莫里尼奥自传,把莫里尼奥奉为神灵,所有训练内容都按莫里尼奥的来执行。这让我亲切,因为都是我在国米时的训练法。我和助教一拍即合。”

  马特拉济光荣讲述,执教首秀赢球后收到了莫里尼奥的祝贺短信,“我不会再去问他执教秘诀,他的教导我都记在心上,一辈子当作宗旨。我愿为他赴汤蹈火,希望他能回国米执教,可理性告诉我这不可能。”助教是狂人拥趸,主席则怀揣上市宏图,“我背后是一家有野心的俱乐部,女主席经常揣着一本关于足球俱乐部上市的书苦读。”

  未来的皮耶罗和马特拉济什么样?是否会以教练身份相遇?两个人都摇头。马特拉济说:“与其当教练,我更想成为英式足球那种经理人,享有极大自由度开展工作。意大利可不行,几个意甲老板能给教练自主转会的空间?基本没有嘛。我的现实世界在印度。”

  即将年满四十的皮耶罗产生动摇:“几年前,对这个问题我会坚定回答:不当教练。不过现在,看着因扎吉、加图索、马特拉济、赞布罗塔、格罗索、卡纳瓦罗纷纷走上这个岗位,看来教练外套很有吸引力和魔幻力嘛,不是不可能,但不是我的首选。我走好每一步,到时再看哪个工作更适合我,还有的是时间。”

  记者 张恺 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