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下的足音
- 来源:中国扶贫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秦巴,小广场,温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03 09:10
湖北省十堰市扶贫攻坚纪实
2014年10月16日,房县窑淮镇界山村。
清晨的一场小雨过后,这里显得更加清新秀丽。苍翠的山林环绕着整洁的村落,雕刻着“风、雅、颂”的景观石印记着古老文化。别致的小广场、温馨的住宅区、多样的健身器、平坦的水泥路、高大的景观树,还有就地取材制作的石刻村标,让这个恬静的村落绽放出一派山村特色,也蕴含着几缕城市韵味。
这是湖北省十堰市南部山区的一个普通小山村。如今,在十堰不少地方,传统的城市与农村界线在淡化,现实的城市和农村差距在缩小。
是什么力量带来了山乡巨变?是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的声声号角,是十堰市实施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内源扶贫的坚实步履。
从各自为战走向连片开发
在鄂西北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十年九旱,一雨成灾,农业基础十分脆弱。250万农业人口中的70万青壮年劳力奔走他乡,打工挣钱。正因为如此,多少年来,十堰从未停止一种努力,那就是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巨大差距。
前些年,由各县乡村各自为战进行的扶贫开发,缺少顶层设计,缺少统一协调,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为此,省、市领导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竹房城镇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区域整体开发思路。
竹房城镇带以305省道为主轴,东起房县城关,长约173公里,包括竹溪、竹山、房县3个县城和房县红塔镇、军店镇、化龙堰镇、窑淮镇,竹山文峰乡、潘口乡、溢水镇、麻家渡镇、宝丰镇、擂鼓镇,竹溪县河镇、水坪镇、龙坝乡、中峰镇、蒋家堰镇等15个一线串珠的乡镇城镇带,总面积2570平方公里,占三县总面积的21%;总人口74万人,占三县总人口的56%,经济总量占三县经济总量的83%,是三县人口密集带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
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启动以来,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以“抓产业、强基础、提功能、建试点、改面貌、便民生”为重点,坚持产业为先、村镇为重、农民为本、机制给力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截至目前,竹房城镇带试验区已争取国家和省两级各类建设项目100多个,加上市、县筹集投入的资金,总投入超过20亿元。
通过3年的开发建设,该试验区已发生明显变化。到2014年初,初步建成以3个县城为中心、15个乡镇为重点、150个中心村为支点的城镇体系,覆盖区域内所有村落的交通体系,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功能相对齐备的社会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形成百公里绿色城镇带、特色产业带、新农村示范区和生态文化旅游带。
在竹山县擂鼓镇烟墩子村,坡屋顶、马头墙、朱红门、格子窗……村民离开土坯房,集中居住在一个7公里长的景观长廊内。沿305省道,村似镇,镇如城,竹溪、竹山、房县的城镇化建设令人耳目一新。省、市、县还在不断投入,努力把竹房城镇带建设成为全省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继竹房城镇带建设之后,十堰又启动了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
近年来,该市累计生态治理投资50多亿元,森林面积达1289.9千公顷,建成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以上森林和湿地公园15个,数量和面积均位居全省第一。十堰投入8.9亿元,综合治理汇入丹江口水库的神定河、泗河、犟河、官山河、剑河等五条不达标河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9%和96.5%,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为全面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夯实产业基础,全市优化空间布局促进转型发展。在汉江生态经济带,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环境友好型工业、生态文化旅游业,努力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低碳工业集聚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试验示范区。通过城乡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业融合,努力把全市75-80%的人口、95%以上的经济总量集中到“一城两带”上来,实现集约化、集群化发展。
对其他高山、远山等生存条件差、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不适合发展的地区,实施生态保护、退耕还林和移民搬迁。同时,全力推进茶叶、中药材、核桃、山羊养殖“四百万”基地工程建设,着力培植生态旅游、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和现代物流等百亿特色产业,全市产业结构正朝着“一主多元”体系转型发展。目前,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基地达500万亩;拥有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标志品牌210多个,占全省三分之一;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00亿元,同比增长40%。
除了两带开发,大力实施整村推进也是成片开发的路径之一。2010年以来,十堰市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1.2亿元,实施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260个,兴建产业基地7.6万亩,新修村组公路962公里,解决16万人饮水困难,完成“一建三改”1.1万户。通过整村推进,基本实现了重点贫困村有主导产业,有通村水泥路,有通讯、广电设施,有综合服务社,有村级卫生室,有办公活动场所,有集体经济收入。
从粗放漫灌走向精准滴灌
在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康家村3组有一户贫困户,户主陆隆清,男,61岁,全家3口,妻子前几年因病去世,外欠医疗费数万元,后来重组家庭,儿子又患病,没有劳动能力。
2013年,十堰市开展党员干部“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活动,茅箭区区委书记赵哲包下了陆隆清这块“硬骨头”。他多次深入陆隆清家了解情况,当参谋、出主意。通过反复商讨,赵哲出资帮助陆隆清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场地,养殖了1000只土鸡。如今,土鸡已经开始出售,每只鸡可赚取纯利润10元钱,今年仅养鸡一项即可获利万元。
这是十堰实施精准扶贫到村到户的一个缩影。
十堰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为统领,以“部门包村、干部包户(人),建强农村基层组织、建好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市场主体带动扶贫产业发展、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促干部作风转变、促群众增收脱贫”为主要内容的“双包双建双带双促”(简称“四双”)帮扶行动,按照“三级联动、三位一体;市场参与、科技支撑;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计划用6年时间在全市1000个贫困村开展“千村帮扶行动”,帮助10万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切实解决服务贫困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三管齐下”打通驻村帮扶精准扶贫通道。
今年以来,全市对部门驻村、企业进村、科技特派员联村工作任务分别进行了明确,精心设定了年度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分为指定指标、自选指标和包扶对象评价三部分。指定指标内容由市“四双”考核办公室确定,市直部门、干部职工和县(市、区)按指定指标内容和要求提出量化指标。自选指标由市直部门、干部职工和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包扶对象评价由市“四双”考核办公室不定期随机对包扶对象进行抽查,结果作为年度考核依据。具体做法是:“三千行动”。
千家行政事业单位万名干部驻村“双包”。十堰市共安排市、县、乡三级千家行政事业单位入驻贫困村、万名干部包扶贫困户。单位驻村开展“五抓”,即抓“双建”、抓发展规划的制定、抓主导产业的培育、抓公共服务的完善、抓生态扶贫搬迁任务的推进。干部包户(人)开展“五送”,即送脱贫计划,送发展项目,送惠农政策,送致富信息,送技能技术。
千家企业进村开展“双带”。十堰市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扶贫开发,组织1000家企业进村开展“市场主体带动扶贫产业发展”活动。实行市场主体带动扶贫产业发展,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开展“四推进”,即推进特色产业,推进民生工程,推进扶贫济困,推进新型经济组织建设。通过投资、信息、项目、市场、技术、就业等多种途径,带动贫困村开发优势特色资源,培育主导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帮助转移就业,提高发展能力,实现村企共建,互利共赢。
千名科技特派员联村开展科技服务。组织1000名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农村实用技术、生态、环保、信息化等行业的科技人员和农村乡土人才,到1000个贫困村免费开展科技培训、科技推广、科技示范和科技服务。做到“五个一”,即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培训一批乡土科技人才,领办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创办一批新型经济合作组织,为每个贫困户培训一个科技致富明白人,切实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培训本土科技人才,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市县共建科技信息库,搭建网上科技服务平台,实行“菜单式”培训。科技经费跟着科技特派员走,特派员跟着驻村工作队走,工作队跟着培训需求走,实现高效培训。
在实际帮扶工作中,十堰市紧紧围绕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采取量力而行、各有侧重的差异式扶贫方式。对自然条件恶劣、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村,实行整村搬迁;对基础设施落后的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产业发展滞后的村重点发展产业;做到分类指导,一村一策。对有脱贫能力和愿望的贫困户,通过实施生态扶贫搬迁、帮助发展产业、开展就业培训、教育卫生扶贫等一户一策脱贫措施,实施精准扶持;对无脱贫能力的贫困户,按照“两项制度”衔接的要求,做到应保尽保。
十个月过去了,“四双”帮扶行动取得了哪些成效?十堰市扶贫办主任彭文军从三个层级进行了介绍。
一是市级领导率先垂范树榜样。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及“两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每人带领一个市直驻村帮扶工作队、联系一个贫困村、包扶一个贫困户,并亲自深入贫困村、贫困户调查研究、认人认亲、结对帮扶,制定帮扶计划,研究帮扶措施。
8月19日,市委书记周霁带领相关部门深入丹江口市官山镇铁炉沟村进行调研,并与贫困户王发军结“亲戚”,帮助他发展养牛、养羊。同时,他对全村发展提出了要求,对“四双”驻村帮扶再次进行了全面强调和阐释。8月19日,市长张维国深入到郧西县六郎乡康家梁村进行调研,并看望了自己联系的贫困户王祥林一家,帮助他发展桑蚕,进行相关技术培训。8月20日,市委副书记郭俊苹深入大柳乡华家河村调研,走访了所包扶的贫困户张少甫一家,帮助他进行危房改造。8月11日,市人大主任王铁军召集市人大办、市轻工行业投资促进中心主要负责人和工作队员到竹山县宝丰镇车家沟村,专题研究新一轮精准扶贫工作。8月19日,市政协主席陈家义率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到房县化龙堰镇高桥村调研,了解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研究部署精准扶贫工作。
二是市直部门迅速行动见真情。
片长单位认真履职尽责。十堰市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实行片长单位负责制,即:以县、市、区为单位,把全市分为10片区,每个片区明确一个单位为片长,由片长负责片区全面工作。10个片长单位分别召开了片区负责人会议,对“四双”驻村帮扶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部门责任,细化驻村任务,落实帮扶措施。
市直部门驻村开展工作。十堰市直80支工作队全部组建到位并开展工作。目前,已结对包扶贫困户1356户,帮助75个村制定了6年发展规划,帮助80个村制定了年度脱贫计划,帮助1280户分户制定了包扶方案。市财政局在局机关22名县级干部包扶22户贫困户的基础上,要求240名机关干部对所联系的茅坝村213户贫困户实行全覆盖包扶。市公安局49个县级干部包扶49户贫困户,并对该村其余512个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进行了登记造册,按每3个民警联系一户的方法,全部明确到人。
三是市县乡三级整体联动有实效。
十堰市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分别研究安排部署“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作,制定出台“双包双建双带双促”工作方案,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组织干部包户包人,动员企业进村扶贫,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茅箭区已组织37支工作队帮扶辖区37个行政村,动员22家企业帮扶22个贫困村。竹山县已安排105家单位、组建61支工作队帮扶254个村,通过领导联系、商会对接,动员96家企业帮扶贫困村。郧县实行一名领导带一个部门、联系一个贫困村、帮一个贫困户,已组建100支工作队、动员100家企业帮扶100个贫困村,明确工作队长兼任贫困村第一书记。丹江口市组建194个工作队、动员200家企业、组织200名科技特派员帮扶全市所有贫困村,确保全市9.86万贫困人口全覆盖。竹溪县安排130个部门、组织100家企业帮扶106个贫困村。房县采取县级干部包2-3户,科级干部包1-2户,一般干部包1户的方式,组建102支工作队,动员130家企业联系帮扶贫困村。
十堰市开展“四双”工程以来,贫困群众看到了脱贫致富的新希望,生活有了奔头;党员干部找到了服务困难群众的新方式,心中有了牵挂;各级党委、政府找到了密切干部关系的新载体要,工作有了劲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升华。茅箭区茅塔乡康家村党支部书记王顺金说,通过“双包”,包联干部对贫困户情况了如指掌,贫困对象有了主心骨,随时找帮联干部沟通咨询、寻求帮助;包联干部心中有了牵挂,体会到了贫困对象疾苦,增近了与群众之间的感情,主动承担帮扶责任。
从“输血式”走向“造血式”
年年救济年年穷,这是诸多贫困户的共同特征。如何提高扶贫效率?这是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课题。
郧县是全省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县,全县在城关镇黄土梁村、白浪镇杨沟村和胡家营镇土地沟村等3个村开展了村民生产发展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把互助资金项目的投向全部放在兴建致富产业上,切实解决了贫困户想发展又缺资金的难题。黄土梁村贫困户尚智云去年6月份借款3000元,养殖1000余只鸡,9月底全部出售,还清借款后,三个月内净赚1500余元。
然而,这种小打小闹的模式,仍然难有大的成效。为此,全县不断培育和引导群众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打破传统性小而全、分而散、粗放性的经营模式,把农民有序地带进农业产业化运行轨道。公司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农民致富,增加就业岗位。渝川、统香、郧府等公司的原料直接向当地农户收购,把运输费、场地费、中介费、损耗费让利给农民,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提供种子、秧苗、收购、技术指导、结算一条龙服务,方便农户投售并对签约农户实行最底保护价,让农民得到实惠。目前,超过10个乡镇种植红薯2万亩、三叶菜1.5万亩,户平增收千元以上,创造产值300万元以上。
为了让贫困人口、贫困家庭、贫困片区具备“造血功能”,十堰进行了多种探索。
创建秦巴片区科技创新中心。围绕服务中心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型跨越发展,创建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水生态及环保产业等科技创新板块,分段推进,加快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十堰)示范基地和十堰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提升十堰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水平,促进北京中关村对口协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项目落地。
生态扶贫搬迁。扎实开展生态扶贫行动,整合扶贫搬迁、生态移民、避灾搬迁、危房改造等资金,按照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示范区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快扶贫搬迁、生态移民步伐,切实推进危房改造。
壮大扶贫特色产业。按照“一城两带”战略和构建“一核多支点”发展格局的部署,致力开展连片开发,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基地,大力实施以茶叶、核桃、中药材、山羊为主要内容的“四百万工程”,加快推进农业扶贫产业园区建设,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营销,拉长农业产业化链条,让贫困群众在产业链条上脱贫致富。
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围绕“美丽乡村”建设,选择资源特色、区位交通等基础条件较好的贫困乡(镇)、村,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开展旅游产业扶贫工作。以编制和实施城郊生态游憩带规划为契机,积极争取创建国家、省级旅游扶贫实验区,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以乡村旅游为载体,大力发展城郊休闲农业观光型、现代农业体验型、景区开发型、民俗文化型、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型旅游名镇、名村,积极发展多种形态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加大扶持力度,开发一批独具特色的农副旅游产品,拉长乡村旅游产业链。
实施教育扶贫。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科学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保障学生就近上学。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配套建设,健全农村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切实解决“上学难”和因教返贫问题。开展“雨露计划·金蓝领”助学行动,进一步完善扶贫培训奖补政策,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和鼓励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接受以汽车、特色产业、生态旅游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打造职业培训品牌,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由自发体力型向组织化智力型转变。
切实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效能,积极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统筹有线电视、直播卫星、农村广播、地面数字电视等,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现有设施,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提高贫困村信息化水平。推进行政村及中小学、教学点接通符合国家标准的互联网。建立贫困村信息平台,推行网格化管理,实现扶贫开发与贫困村信息化工作、社会管理、人口计生、社会保障等有效结合。加大培训力度,每个村至少确定1名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的信息员,充分利用有关部门现有培训项目,着力提高其信息获取和服务能力。
目前,这些思路如何一步步变为现实?
围绕产业扶贫,全市要求“县有支柱产业、村有骨干产业、户有致富项目”,着力抓好以百万亩茶叶、百万亩核桃、百万亩中药材、年出栏百万只山羊为主要内容的“四个百万工程”,引导贫困村兴建和改造特色产业基地、培植壮大扶贫龙头企业、培育中介组织,确保贫困村有特色产业、贫困户有稳定增收的产业项目。近4年来,累计改造和新增特色产业基地42万亩,支持重点龙头企业181个,全市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330万亩,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80%以上,提供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
围绕扶贫搬迁,全市统筹整合扶贫搬迁、库区移民、生态移民、工程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统一规划,区别政策,突出特色,稳步推进。近4年来,全市累计组织移民搬迁53014户211110人,其中扶贫搬迁13920万户56680人,生态移民3861户13498人,农村危房改造35233户140932人,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为城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围绕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全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部门参与、社会资助、学校(基地)承办、农民受益”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大力推进“阳光培训”、扶贫培训、就业再就业培训等。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就业指导、权益维护等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2013年,全市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79.5万人,劳务经济年收入85亿元,占农民现金收入的70%以上。
然而,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从多年向贫困宣战的实际行动到今年“继续向贫困宣战”的全国号令,扶贫攻坚的目标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艰巨。十堰人将以创新鼓起扶贫攻坚的风帆,定将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谱写秦巴片区扶贫开发的历史新篇章!
(文中图片由十堰日报传媒集团和十堰市扶贫办提供)
□严谨 李晖 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