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期多地暴发 罗非鱼链球菌病

  在“秋老虎”的威力下,华南各地气温依然炎热。罗非鱼链球菌病再次高发、死伤严重,广东和海南尤其显著,广西、福建等地则相对平缓。据反映,今年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凸眼”典型病征表现不明显,多为消化道出血等病征,以往有效的药物今年药效不明显,磺胺类药物还有一定成效,从而导致局部地区磺胺类药物一度脱销,也有养户干脆停料让鱼自行恢复。

  链球菌病高发 症状不明显

  “我最近在下面跑,今年罗非鱼病害还是很多。”8月上旬,茂名市百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叶绍新告诉记者,最近茂名地区的链球菌病比较强烈。

  广州市德权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余明海也发现了类似的状况,他说,七月底八月初在广州、惠州等地区都发现,链球菌病情况“相当多”。今年罗非鱼发病没有以往最典型的“凸眼”现象,但是很多病鱼都出现打转、狂游等现象,而且几乎是“罗非专杀”,一口塘里草鱼、大头鱼都没什么事,死的几乎都是罗非鱼,而且死亡速度很快。“我见过厉害的,有个水库一天就死了4000多条鱼。”

  有饲料企业人士告诉记者,7月是高要地区罗非鱼链球菌病高发期,有向周边的高明、新兴扩散的趋势。此外,今年在上半年,当地罗非鱼普遍生长缓慢、鱼体偏瘦,“不同品牌、型号的饲料喂出来的鱼,几乎都是如此。有几位同行相互交流后推测,应该是种苗较差的原因。”该人士介绍,高要地区罗非鱼苗来源历来比较杂乱,再经过今年年初的抢苗,鱼苗的质量难以保证,这恐怕是病情来势凶猛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行业人士提出,去年罗非鱼发病情况不严重,其实并不是病情缓解,罗非鱼链球菌病是环境致病,去年6-8月整个华南地区台风、雨水较多,所以发病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人麻痹,再加上高鱼价的刺激,很多人存在侥幸心理,“都想着高密度、多投料赶行情,但现在看,很多人失算了。”

  传统方法不见效 磺胺类药物脱销

  据了解,在病情压力之下,磺胺类药品被大量采购,紧急的时候,很多人直接使用原粉,潼湖、沥林市场磺胺类药物一度脱销。另外,抗生素固有的耐药性也很明显,“以往3可以见效的,现在要6-7天才行。”经过专业人士总结,今年的病情仍旧与水质关系紧密,越是鱼猪混养密集的地方,病情往往最厉害。

  也有技术人员做过对比试验:选用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几种消毒药,以标注的2倍剂量使用,仍然无法杀灭链球菌。值得关注的是,在高州和吴川一些投放奥尼、吉奥鱼苗的鱼塘,则情况相对理想,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低,阳江地区情况也较理想,只有部分病情出现,并且很快得到控制。在部分种苗来源混杂、质量参差不齐的地方,如高要,发病的情况尤其严重,曾经出现过急性染病,导致4天死光一口塘的案例。

  案例

  张立宏:用平常心做饲料

  1993年,张立宏开始在茂名经销饲料原料生意,很快他顺势开起了饲料经销店。20多年的时间,让他对这个行业了如指掌,“做了这么久,什么事都见过,什么风浪也经历过。”他这样说。

  目前,他在茂南区公馆镇做饲料经销,罗非鱼饲料有通威、灵川两个品牌,目前的年销量为600多吨。说起今年茂名地区的罗非鱼养殖,张立宏也觉得比较郁闷,毕竟遭遇了近几年来最严重的病害,对饲料回款会造成影响。“就我们这条街上,所有的经销商都差不多,不好过。”不过在他心中,这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病害再严重也好,情况总会有改变,关键还是看长远。”张立宏认为,对于一个经销商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持续的经营能力。

  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由于交通、物流便利,形成了粤西地区著名的饲料一条街,短短几公里路,密密麻麻排布着数十家饲料店,几乎囊括了广东所有生产罗非鱼饲料的企业,很多经销商之间仅隔一堵墙,“每天有几个人到店里,甚至都可以数的清”。

  在这样的格局下,经销商相互之间的竞争会不会很厉害?张立宏说,他更看重两点:养殖户个人的素质、饲料的品质,至于价格、促销等因素,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这两点达不到的话,价格再便宜、让利再多也没有意义。”

  他还告诉记者,在公馆镇这样一个集中度相当高的市场,经销商、养殖户相互之间都很了解,即使原来不熟悉,打几个电话就可以掌握真实的情况,那些本身水平不高、经营意识不好的人,也很难有经销商愿意做赊账的生意。现在养殖户的心态也在改变,以前养罗非鱼,随便都能养出来,一年也是只养一造,很多人买饲料都只选便宜的,但现在利润低、病害严重,对管理、防病、产量都有要求了,饲料仅仅靠便宜并不一定有优势。所以对于经销商来说,最好还是选择有一定规模、管理比较到位的客户,“保持平常心,不求快,慢慢做就可以了”。

  卢创华:病害让养鱼日渐困难

  卢创华在高州石鼓镇养罗非鱼,有多年养鱼经验的他,现在承包一口30多亩的鱼塘。和大多数人不同,他选的是奥尼品种。“我这里的池塘水质不太好,水源也比较差,再加上池塘面积大,所以选择养殖奥尼鱼。”在卢创华看来,虽然自己从事养殖的年头很长,但是“现在养鱼越来越让人看不懂”,其中最令人头疼的一点,就是病害问题。

  “现在发病死鱼太厉害了,不管是什么苗,什么样的饲料,发病起来多数都是死。”卢创华也见过别人买到好的吉富品牌苗,生长速度很快,但是“长得快、死得也快”,在他看来,在罗非鱼基本不发病的时期是最好的,“随便你怎么喂料、拉鱼、运输,也随便你放多大的密度、搭配什么品种都可以”,现在一到了病害发作的时候,动不动就死,今年很多人都赚不到钱,所以尽管目前他的养殖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也没打算改动。

  2014年,对于茂名很多罗非鱼养殖户来说,是颇为纠结的一年,上半年的高鱼价,让那时有鱼卖的人都赚到了钱,特别是当地盛行“种苗标粗塘+商品鱼塘”的模式发挥了作用,养殖户可以保存大量小规格鱼过冬,春季迅速投入生产,也可以做到半年时间内多批次卖鱼。卢创华也是如此,他今年上半年卖了2批鱼,持续保持鱼塘的密度在2000多尾/亩,如果密度过大了,就卖一批鱼,同时再补充种苗进来,剩下的鱼开疏之后,很快又会达到规格。

  卢创华介绍,在平时管理中,他主要注重三点,首先是鱼的吃料情况,二是水质,一旦发现水色有变化,就会调水,第三就是鱼的顶塘程度,这会根据不同情况随时改变,有时候天气好,鱼塘可以容纳到3000多尾/亩,有时天气、水质变化,可能1000多尾/亩都会浮头,就需要准备卖鱼。“我认为,现在养鱼最重要的是随机应变,发病死鱼的几率太高了,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大损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