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路径探讨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新型城镇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20 10:19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西部地区应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出一条符合各自实际的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各地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过程,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交通拥堵、空气污浊、垃圾围城等“城市病”在一些地方日益突出,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使大约一亿具备条件、也有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各类城市和城镇;通过加大棚户区、城中村的改造力度,使大约一亿生活在棚户区和城中村的常住人口改善居住条件;通过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引导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实现就近的城镇化。”
作为中西部地区,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出一条符合各自实际的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以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回顾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观察到一个规律性现象,即消费的增长基本稳定,未出现大的起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有较大的或然性,总体上说占一个较小的比重;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是投资增长。
据相关研究显示,我国经济的高增长主要是由高投资拉动。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增长处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经济转型必须从依靠投资向依靠投资、消费、出口并重的转变。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既可以通过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做大城镇规模来拉动投资,也可以通过有序推进农业人口的转移拉动消费。
就全国而言,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全国如此,中西部地区差距就更大。
从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看,内需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高,会使更多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文化、体育等功能性基础设施的巨大投资需求,也将会给各地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系列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政策和措施,全国各地深入改革和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应承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这股强劲东风,着力深化四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基础,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要按照国家有关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的具体要求,逐步破除户籍管理对城乡居民自由迁移的束缚,建立起户籍、居住“一元化”管理的体制机制,保证户籍、人口管理的统一性。
二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三资转换”有益模式,盘活农村“沉睡”资源,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积极发挥市场配置农村资源要素的积极作用。
三是积极健全就业体制机制,以提高素质为核心,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充分就业。积极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劳动信息和职业培训体系,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探索建立就业普惠制度和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等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四是依托财政、土地、住房等改革措施的探索和实施,逐步完善社会保障、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政策配套,加大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立健全小城镇和农村新社区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提高小城镇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覆盖面,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真正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走产城融合、集约高效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产业发展可以为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提供支撑和动力,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而城镇化发展又为产业发展聚集要素,为产业加快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至关重要。
一要积极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城市建设规划科学性与否,直接影响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成本和效率,决定城市的功能、品位、档次和竞争力。要在规划建设中实现城镇化发展的集约高效,必须统筹空间布局、产业规划、基础设施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用好用足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建设城市群、布局城市功能聚集区、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二要积极发挥园区的集聚承载作用。实现城镇化的科学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就是坚持走“产城一体”的发展模式,实现“产城融合”。探索把产业园区城市的一个功能区,作为产城融合的重要结合点,以大园区承载大产业,小园区发展特色产业,协调和处理好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关系,全力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做到城市发展有产业作支撑,产业发展以城市为依托。
三要积极发挥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未来的城镇化发展中,新区已经逐步成为承载产业结构调整、探索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主战场”。新区建设要严控规模、建有所需、确有必要,不能跟风、贪大求洋。对于已经获批建设的新区,要把新区建设作为城市经济圈建设的核心坐标,承担区域间协调发展的经济辐射功能,根据产业园区建设需要合理布局城市新区,通过城市新区建设服务产业园区发展,增强城镇建成区的辐射功能。
“文化”与“生态”城镇发展质量并重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注重传承文化、生态文明的重要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中西部地区推动城镇化发展中充分发掘、保护和利用城市文化资源,并以包容、吸纳和融合的心态,努力整合城市和城镇各具特色的多元文化,以绿色、循环、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让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与新型城镇化结伴而行,着力提升城市发展的品位和质量。
一方面,要充分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的过去和现在,也是发展的未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发挥各地自然资源和文化的“比较优势”,挖掘、保护和开发宝贵的自然文化资源,在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延续城市历史文化脉络,为城市和城镇建设冠以历史文化记忆、山地旅游特色。
另一方面,要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城市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点,必须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过程。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要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努力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形成产业、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布局,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推进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以人为核心这个基本理念,正确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产业支撑,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凸显特色,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外延诠释得更富时代气息,奋力开创发展新局面。(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王亚超
编辑/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