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CEO的“非商业”对话
- 来源:经理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CEO,非商业,对话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5-28 11:03
葛诺仁,原嘉吉中国区总裁,他是史上最“时髦”的农民,赛车、风帆无一不精;他更是背包客的始祖,拿着千把美金打着顺风车、顺风船、顺风机,把地球走了一个大半,与土著为邻,与荷枪土匪同车,还要与猪共眠……甚至还有自己的赛车公司,但在为农业奉献了半辈子之后,他选择了做赛扶中国的理事兼总裁,是什么如此吸引他,停留下不安分的心?
Alvin Rohrs,SIFE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从1983年走上这个位置,27年他没有换过任何工作,也许这是他此生惟一的事业。又是什么让他如此专注?
NPO是英文“non-profit organization”的缩写,直译为“非营利性组织”。17世纪出现在欧洲,20世纪80年代命名于美国,之后兴盛全球。博思会走进“赛扶”这个有着美国文化传统的优秀NPO组织,与这两位传奇总裁对话,揭示NPO背后的故事……
“非商业”的另类商业精神
博思会:在一个宣扬商业精神的时代中,赛扶是一个怎样的非商业组织?
Alvin Rohrs:赛扶(SIFE)全称是Student In Free Enterprise,成立于1975年,总部在美国,截止目前,我们在全球45个国家,2000所大学都有独立运营的学生团队。虽然这是一个全球性的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非盈利商业实践社团(NPO),但是我们却在培养学生的商业精神。在众多全球500强的支持下,那些独立运营的学生团队不断开展社区公益性商业项目,帮助社区创造经济机会,他们在这个“游戏”中能够学到书本上不能学到的东西—商业实践—提高领导能力、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具备这些未来企业家所必备的素质。
葛诺仁:我们是一个不提供项目,甚至不怎么提供资金帮助的非商业组织。那么赛扶通过什么培养那些年轻人的商业精神呢?我们会提供一个支持的平台:一、专业的项目经理人会负责与每个团队沟通,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二、每年会诚邀一些企业家和创业者为这些年轻人做两三次培训,指导他们如何更好的执行这些项目。因为赛扶全球有近500家赞助商,这是我们的资源库;三、每年年底赛扶都有一系列的创新公益成果大赛,让那些年轻人有机会在商业领袖面前陈述他们的项目,获得更专业的指导甚至商业机会。
创业者必须对自己负责
博思会:这类非商业组织会为中国带来更多的商业领袖吗?
葛诺仁:这个我还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具备这种商业精神。因为我们创立的最初目的也不是为了商业,是因为那时美国很多家庭没有商业经验,不会管理自己的财务,如果这样家庭的大学生出来,他们会了解商业理念和技能吗?能更好地服务他们的社区吗?书本和教授仅仅教会了他们商业概念和知识,如何将这种晦涩的理论变成技能?这些年轻人需要对自己负责。他们需要走向社会、社区,走到真实的商业环境中。今天中国的年轻人尤须如此,中国的大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很多参加我们活动的学生,即使是学经济学的也是第一次接触商业实践。然而,中国发展太快了,特别是重回繁荣之后,他们面临更多来自世界商业的挑战,需要懂得运用商业方法去解决那些问题。
Alvin Rohrs:并非都能成为商业领袖,这些年轻人有创业的,也有进入大公司工作的,还有积累经验后再创业的。无论是哪一种,他们都会成为出色的商业管理者。因为在这里,他们开始思考商业模式、企业家精神,学到一些创建、创立新企业、新公司所必需的方法和技能。这些对于培养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来说都是相通的。因为任何一个想创业的年轻人必须先对自己负责,主动的去获取必要的经验和能力。我们在中国最初只有6个项目经理,却在葛诺仁的带领下与100多所大学建立了联系。我认为中国年轻人对创业创新有着极大的兴趣,而目前整个中国社会也在积极的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
创新的“后浪效应”
博思会:是什么让你们如此专注这份事业,它未来将为我们描绘怎样一个景象?
Alvin Rohrs:我加入赛扶的时候,只有美国的18所学校参与,但是它的原始动机打动了我。它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创造价值服务这些学生,让这些学生服务社区,如在中国很多赛扶学生在帮助弱势群体创业,在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赚了钱继续扩大事业。因为大多数的创新来自创业者,支持这些年轻人就是为公司内部培养创新思维;与创业者打交道,会让那些大公司增加好点子的渠道,获得更多的创新机会,而且行业中有年轻的公司想抢你手中的生意时,你会选择停滞不前还是加速快跑?这就是创新的“后浪效应”。
葛诺仁:我喜欢跟那些年轻人在一起,他们总是有很多独特的想法。而它的使命“共创更美好,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正是我的想法。我走过很多地方,在亚洲和中国工作过25年,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打破他们父辈所走的路线,他们更愿意参与社会问题和商业问题的解决,探索商业手段的运用、设计与实施。而我刚好有这方面的深厚经验和广泛关系,可以帮助这些年轻人向他们的目标—成为更具社会责任感、行动力、领导力的未来商业领袖—前进。他们的成功也为我们的赞助商带来更多的优秀人才,形成商业精神的良性循环。
附文:
马云:这个世界不缺钱,缺的是商业精神
这个世界缺失的不是钱,商业社会缺失的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梦想、企业家价值观!在任《赢在中国》评委期间,我非常看中每一个创业者的商业精神,我认为“创造价值,造福社会”才是创办一个企业的目的,一切手段的运用必须服从这个目的。
特别是经过这轮经济危机,10年之后社会将会进入新的时代,商业社会将会进入新的商业文明阶段。而那时,中国最需要的是新的商业精神。我们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这种精神?就是今天,我们必须开始学习并适应它们,时代发生了变化,如果你学的都是今天的东西,就不能适应明天。而今天商业社会巨大的变革,必须让我们反思10年以后的企业、创业者该走什么样的路线。我们必须想象10年以后世界的状态,才能够在今天的危险中看到机会。
赛扶学生:服务他人是最大价值
商业就是赚钱吗?不,利润只是商业的副产品,而商业的本质是服务他人,为社会提供最大的价值。当我们开始从商业实践做起的时候,我们不是在寻找怎样的赢利模式,而是寻找能够帮助的目标人群,能否帮助他们?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怎样帮助他们才能够获得商业成功?
当我们实实在在踏入商业环境之中,面对各种社会问题和商业问题时,才能真真正正感觉到商业精神的存在,作为一个创业者不是我能做什么,而是这个社会需要我做什么,怎样做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与自己队友共同推动社会的前进。当经过这轮洗礼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付出终有回报,服务他人惠及自己。
……
Alvin Rohrs,SIFE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从1983年走上这个位置,27年他没有换过任何工作,也许这是他此生惟一的事业。又是什么让他如此专注?
NPO是英文“non-profit organization”的缩写,直译为“非营利性组织”。17世纪出现在欧洲,20世纪80年代命名于美国,之后兴盛全球。博思会走进“赛扶”这个有着美国文化传统的优秀NPO组织,与这两位传奇总裁对话,揭示NPO背后的故事……
“非商业”的另类商业精神
博思会:在一个宣扬商业精神的时代中,赛扶是一个怎样的非商业组织?
Alvin Rohrs:赛扶(SIFE)全称是Student In Free Enterprise,成立于1975年,总部在美国,截止目前,我们在全球45个国家,2000所大学都有独立运营的学生团队。虽然这是一个全球性的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非盈利商业实践社团(NPO),但是我们却在培养学生的商业精神。在众多全球500强的支持下,那些独立运营的学生团队不断开展社区公益性商业项目,帮助社区创造经济机会,他们在这个“游戏”中能够学到书本上不能学到的东西—商业实践—提高领导能力、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具备这些未来企业家所必备的素质。
葛诺仁:我们是一个不提供项目,甚至不怎么提供资金帮助的非商业组织。那么赛扶通过什么培养那些年轻人的商业精神呢?我们会提供一个支持的平台:一、专业的项目经理人会负责与每个团队沟通,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二、每年会诚邀一些企业家和创业者为这些年轻人做两三次培训,指导他们如何更好的执行这些项目。因为赛扶全球有近500家赞助商,这是我们的资源库;三、每年年底赛扶都有一系列的创新公益成果大赛,让那些年轻人有机会在商业领袖面前陈述他们的项目,获得更专业的指导甚至商业机会。
创业者必须对自己负责
博思会:这类非商业组织会为中国带来更多的商业领袖吗?
葛诺仁:这个我还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具备这种商业精神。因为我们创立的最初目的也不是为了商业,是因为那时美国很多家庭没有商业经验,不会管理自己的财务,如果这样家庭的大学生出来,他们会了解商业理念和技能吗?能更好地服务他们的社区吗?书本和教授仅仅教会了他们商业概念和知识,如何将这种晦涩的理论变成技能?这些年轻人需要对自己负责。他们需要走向社会、社区,走到真实的商业环境中。今天中国的年轻人尤须如此,中国的大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很多参加我们活动的学生,即使是学经济学的也是第一次接触商业实践。然而,中国发展太快了,特别是重回繁荣之后,他们面临更多来自世界商业的挑战,需要懂得运用商业方法去解决那些问题。
Alvin Rohrs:并非都能成为商业领袖,这些年轻人有创业的,也有进入大公司工作的,还有积累经验后再创业的。无论是哪一种,他们都会成为出色的商业管理者。因为在这里,他们开始思考商业模式、企业家精神,学到一些创建、创立新企业、新公司所必需的方法和技能。这些对于培养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来说都是相通的。因为任何一个想创业的年轻人必须先对自己负责,主动的去获取必要的经验和能力。我们在中国最初只有6个项目经理,却在葛诺仁的带领下与100多所大学建立了联系。我认为中国年轻人对创业创新有着极大的兴趣,而目前整个中国社会也在积极的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
创新的“后浪效应”
博思会:是什么让你们如此专注这份事业,它未来将为我们描绘怎样一个景象?
Alvin Rohrs:我加入赛扶的时候,只有美国的18所学校参与,但是它的原始动机打动了我。它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创造价值服务这些学生,让这些学生服务社区,如在中国很多赛扶学生在帮助弱势群体创业,在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赚了钱继续扩大事业。因为大多数的创新来自创业者,支持这些年轻人就是为公司内部培养创新思维;与创业者打交道,会让那些大公司增加好点子的渠道,获得更多的创新机会,而且行业中有年轻的公司想抢你手中的生意时,你会选择停滞不前还是加速快跑?这就是创新的“后浪效应”。
葛诺仁:我喜欢跟那些年轻人在一起,他们总是有很多独特的想法。而它的使命“共创更美好,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正是我的想法。我走过很多地方,在亚洲和中国工作过25年,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打破他们父辈所走的路线,他们更愿意参与社会问题和商业问题的解决,探索商业手段的运用、设计与实施。而我刚好有这方面的深厚经验和广泛关系,可以帮助这些年轻人向他们的目标—成为更具社会责任感、行动力、领导力的未来商业领袖—前进。他们的成功也为我们的赞助商带来更多的优秀人才,形成商业精神的良性循环。
附文:
马云:这个世界不缺钱,缺的是商业精神
这个世界缺失的不是钱,商业社会缺失的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梦想、企业家价值观!在任《赢在中国》评委期间,我非常看中每一个创业者的商业精神,我认为“创造价值,造福社会”才是创办一个企业的目的,一切手段的运用必须服从这个目的。
特别是经过这轮经济危机,10年之后社会将会进入新的时代,商业社会将会进入新的商业文明阶段。而那时,中国最需要的是新的商业精神。我们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这种精神?就是今天,我们必须开始学习并适应它们,时代发生了变化,如果你学的都是今天的东西,就不能适应明天。而今天商业社会巨大的变革,必须让我们反思10年以后的企业、创业者该走什么样的路线。我们必须想象10年以后世界的状态,才能够在今天的危险中看到机会。
赛扶学生:服务他人是最大价值
商业就是赚钱吗?不,利润只是商业的副产品,而商业的本质是服务他人,为社会提供最大的价值。当我们开始从商业实践做起的时候,我们不是在寻找怎样的赢利模式,而是寻找能够帮助的目标人群,能否帮助他们?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怎样帮助他们才能够获得商业成功?
当我们实实在在踏入商业环境之中,面对各种社会问题和商业问题时,才能真真正正感觉到商业精神的存在,作为一个创业者不是我能做什么,而是这个社会需要我做什么,怎样做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与自己队友共同推动社会的前进。当经过这轮洗礼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付出终有回报,服务他人惠及自己。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