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陈瑶,我为“动姐”代言
- 来源:新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陈瑶,动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15 12:56
南充妹纸的“高姐”梦,要圆了
采访陈瑶是12月7号周末下午,已经接近饭点的时候。她刚刚开完高铁乘务员的分组会,这之后,作为第一批接受培训的“准高铁乘务员”,她和另外30多名业务精英将被分为几个机组,分别带领随后入选的高铁乘务员进行学习和培训。就在之前的两天,她才刚刚作为贵阳至广州一名普快乘务员出乘回来。回到贵阳,又马不停蹄地培训、开会。
这便是这位“微笑之星”最近的生活,常规的出乘工作之余,便是高强度的培训。这样的生活节奏,肯定是累的,可这个年轻的女孩依旧精神奕奕、笑眼弯弯,当指导员向记者推荐她时,她立刻走过来,开始随和礼貌地和记者攀谈,姿态、微笑都无懈可击,同她聊天让人感觉非常舒服。记者不得不感慨,高铁乘务精英的亲和力,真不是盖的。
陈瑶是四川南充人,学习铁路乘务专业的她17岁便来到贵阳,开始了她的铁路生涯,到今天已经过去了7个年头,姑娘笑眯眯地眨眨眼:“我已经是半个贵阳人了。”前些年,成都到南充的动车开通后,陈瑶回家就经常乘动车。同样是乘务员,她看着动车上的同行们漂亮的制服、优良的工作环境,她就暗自下决心,自己也要当上“动姐”。“人都是会向往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嘛。”她笑笑。
而如今,贵州要通高铁了,前期相关部门面向所有乘务员进行“高姐”的选拔招聘,陈瑶立刻就报了名。已在铁路工作7年的她,原本就已经是一名预备车长,业务和素质都很过硬,通过层层筛选和培训,她最终成为了一名“准高姐”。
“高姐”培训之感觉,前面7年都没有这大半年学到的东西多
很多人都爱空姐、动姐、高姐们那露出八颗牙齿的标准微笑,亲和又美丽,可谁又能想到,这样的美丽是要付出辛苦的训练才能达到的。
陈瑶告诉记者,“高姐”的选拔有一定的要求,硬件条件就有身高、年龄、学历、普通话等要求。通过最初的面试后,还有一系列的培训、考试和筛选,比如CRH认证、红十字救援等考试。除了理论知识,她们还需要通过乘客突然发病情况处理、长桥火灾应急处理等7个不同的实景演练的考验。层层关卡筛选留下来的,便是这最初的34名业务精英。
高姐的培训从3月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说到培训,陈瑶说:“感觉之前7年都没有这大半年学到的东西多。”除了基本的业务知识,她们还要学习礼仪、学习苗语侗语水语等3门少数民族语言,要去孔学堂接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还有去养老院关爱老人的活动等等。
而在这一系列培训中,陈瑶感觉最“虐”的便是站姿和微笑的训练:8颗牙齿微笑神马的,其实真的不能更辛苦了好么?高铁的乘务员,服务标准基本与空姐看齐,礼仪训练就成了一门必不可少的课。陈瑶回忆培训的过程时说:“其实最难熬的就是训练站姿和微笑,站在那里保持一个姿态和表情,训练时长一般在半小时到两小时,期间不能动不能说话,真的很难熬。”
“高姐”站姿必须笔直挺拔,刚开始训练的时候老师会让她们在膝盖间夹一张纸,双腿要夹紧,如果老师能轻易把纸抽调,则为不合格。想想军训站军资,大概也能体会这份辛苦。不过这还不算最难的,最难的是“练笑”,“笑起来要露8颗牙齿,要自然亲切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也有技巧,比如可以在嘴上含一根筷子来训练。”陈瑶说道,一开始不习惯,叼着筷子保持微笑,过不了几分钟牙关就已经酸疼,甚至口水也不受控制地流出来,“但是还是不能动,必须保持住。”
培训虽辛苦,但收获也很大,陈瑶说:“这次培训是全方位的对我们个人素养的一个提升,对平时的待人接物都有很好的帮助呢。”
一份工作干7年,小伙伴都很佩服我
从2007年和十来个同学一起来到贵阳乘务段算起,陈瑶已经在铁路上“奔跑”了7年,当初一起来的小伙伴也只剩五六个,每每回家遇到以前的同学,大家都会很惊讶她居然还在铁路上,“她们都很佩服我一份工作能干7年。”她笑笑。
作为一个乘务员,通常的工作状态是:出乘几天,回来休息几天,再接着出乘。“很多人觉得这样的工作比上五休二的工作轻松,休息时间多。其实不是,可累了。”陈瑶说。刚开始的时候年纪小,也有扛不住想放弃的时候,经常打电话回家想爸妈诉苦说不想干了,但每次又都劝自己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这一坚持,就是7年,成了预备车长,即将登上高铁成为令人羡慕的“高姐”。
她坦言自己性格比较柔和,出乘时即使遇到不讲理的乘客,她也从来没有跟人起过冲突。柔和也有柔和的好处,柔和的另一个阐释角度可以是有韧性、弹性大,温柔的坚持往往有更强大的力量。
今年4月到5月期间,陈瑶她们一批“准高姐”还到长沙、重庆等已经通动车或高铁的乘务段进行实地跟车学习。“从长沙到北京,来回要10多个小时,以前的普快还有休息室可以坐坐,而动车是没有的,全程站着。到站也不停留,稍作清洁工作又返程了,强度非常大。”陈瑶说,刚开始,她自己都不确定能不能坚持下来,“来回一趟,我们有同事原来脚是36码的,都肿得要穿38码了,脚疼得受不了。还有一些同事生病了,头天还在打吊针,第二天依旧出乘,但我们最后都坚持下来了。”说这些时,她依旧轻声细语、语气柔柔的,但却能从小听出一点小小的骄傲,那是一个上进女孩的自豪。
7年的乘务经历,陈瑶已经适应并喜欢上了这样的“铁路节奏”,她希望能将目前的乘务工作干下去、干好。关于将来,她则希望“以后有机会想把爸妈接来,贵阳气候比四川好呀。”
如今,这个自称“半个贵阳人”的女孩,早已经适应了这座城市,和所有女孩子一样喜欢吃小吃,是个地道“洋芋娃”,喜欢吃各种土豆制成的食品比如洋芋耙。大多数时候很宅,但特别喜欢打羽毛球。
人们都说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陈瑶这个“微笑之星”,也理应美梦成真吧。
文丨本报记者 张妙 图丨本报记者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