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创新 互联跨界 智能手机市场走向成熟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小米,魅族,OPPO
  • 发布时间:2014-12-24 08:53

  随着诺基亚被微软收购,摩托罗拉被联想收购,索尼整体没落,三星、HTC、LG表现疲软,国际大牌在中国市场叱咤风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国产手机的崛起。如今,除了老牌的“中、华、酷、联”,与年轻的小米、魅族、OPPO、vivo互相厮杀外,还有半路杀出的锤子、一加等品牌。在创新的道路上,国产手机已经走在了市场的前列,而在互联网概念的领悟方面国内品牌也在小米的带动下更加深入。当产品和营销两个层面同时爆发时,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开始走向成熟。

  新指标:4G网络与64位计算

  在去年底工信部正式发放4G牌照之前,谁都没想到4G会来得如此迅速,如此猛烈。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家运营商发放了TD- LTE(4G)商用牌照。至截稿期间,中国移动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4G网络,4G基站达57万个,发展用户超过5000万,TD- LTE终端已达617款。按照最新的统计数字,到2014年年底,中国移动4G用户将突破7000万—达成这一数字,3G用了3年,2G更是花费了整整10年时间。

  4G对智能设备的渗透是如此之快,支持TD- LTE的4G手机已从一年前的20款增加到617款,其中千元智能机占比超过60%,价格更是下探至399元。据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TD- LTE手机出货量已达8714万部,其中国产品牌占比超过60%。预计2015年4G用户将翻一番,达1.5亿户,2016年将再翻番,突破3亿户。站在2014年的尾巴上,我们可以大声高呼:4G时代已经来临。

  除了热火朝天的4G,在2014年,另一个技术词汇也随着新一代智能手机的普及重新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它就是我们的“老朋友”—64位计算。老玩家一定不会对这个词汇感到陌生,当年英特尔和AMD在PC阵营上演的64位大战还历历在目,如今的智能手机正用一种更疯狂、更让人措手不及的速度重演当年的场景。在苹果公司祭出64位iPhone 5s之后,高通、MTK、三星、NVIDIA等芯片巨头先后都在2014年发布了自家的64位手机芯片。ARM更是把64位的Cor tex A53/A57架构当作了整个ARM阵营的未来。

  和当年PC市场的64位处理器大战不同,64位智能手机的普及来得更快更直接。目前,市面上搭载64位芯片的智能手机最低价格已经拉底到了799元。市场分析机构指出,64位手机将在明年成为真正的主流。从32位到64位,手机仅用7年时间就经历了PC花费数十年才走完的路。面对滚滚而来的历史车轮,我们没有必要再问64位手机有什么用,因为升级64位已经成为今明两年无法阻挡的趋势。

  国产品牌崛起 三星迅速下滑

  如果要评选2014年手机行业最出人意料的新闻,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巨变绝对可以名列前茅。权威调研机构IDC给出的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全球出货量排行前五的手机厂商中国内厂商已经占据了两个名额。小米已经超越LG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小米在今年前三季度的手机出货量达173 0万部,占据了5. 3%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达211.3%。而凭借对摩托罗拉的收购,联想力压群雄,和LG并列排在第四。另一方面,IDC公布的数据可谓有人欢喜有人忧,国产手机的快速成长必然伴随着其它品牌的衰落,在2014年,这个倒霉的人就是三星。三星公司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三季度销售量减少22%,而移动业务的利润率下滑了74%;三星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沉重的营销成本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年前看起来还不可一世的三星,为何会在2014年惨败?原因众说纷纭,但毫无疑问,国内厂商从三星口中夺走了大片市场。三星的王牌Galaxy系列手机往上打不过苹果,往下挡不住国内厂商,正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命运十字路口。

  对比去年和今年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不难看出国产智能手机稳步增长。不但“中、华、酷、联”为首的国内四大品牌保持着不错的份额,去年占市场份额较小的小米、OPPO、魅族等也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小米在2014年第三季度,甚至以15.4%的国内市场份额,超越了曾经的龙头老大三星。由于国产手机的高歌猛进,特别是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不断进步,苹果的市场份额也创下了4.7%的新低。这些厂商在国内市场的冲击,使得老牌厂商不敢掉以轻心。

  手机设计:任性不走寻常路

  目前,人们对于国产手机的关注度持续提升。一方面国产手机在技术上不仅能快速赶上苹果等国际一线,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完全走在了苹果、三星的前面。国产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如果产品依然一味地拼配置拼价格,必然会被更能赢得消费者青睐的创新产品拍死在沙滩上。国内厂商自然懂得这个趋势,于是我们会发现各个厂商都已经推出了自己在某一领域的王牌,从而实现个性化,让品牌形象变得更加丰满。

  当苹果终于拿出大屏幕iPhone,而且是4.7英寸和5.5英寸一起现身的时候,国内手机厂商已经不再只玩大屏,而是追求更个性化的功能。OPPO推出的N3将翻转摄像头这一个性化设计推到了新的高度;魅族的MX4 Pro重拾当年在MP3领域的光环,推出了“Retina Sound”;华为也有Mate7、P7、荣耀6等机型,凭借独有的海思麒麟处理器和Cat6极速4G网络赢得了用户的认可。除此之外,超薄也成为激烈竞争的方向,在OPPO R54.85mm拿下“全球最薄手机”称号的时候,vivo即将发布的V5Max几乎等于3.5mm耳机接口的厚度也将夺去“全球最薄手机”的美称。可以说,品牌大战中,厂商都在不断追求做到极致。

  过去,苹果在工业设计和用户体验方面一直都是智能手机领域当仁不让的领头羊,而有追求的国产手机品牌无一不把苹果作为最大的敌人来做战略准备。过去只要是苹果采用的技术或工艺,国内厂商都会在第一时间追赶,而现在则是超越。就像iPhone曾经引以为豪的Retina显示屏,早已被国产手机的2K屏虐得体无完肤;甚至连本以为iPhone6会用到的蓝宝石玻璃,也被华为P7、vivo X5等机型率先尝试。随着手机边框世界最窄、PPI世界最高、屏幕色域世界最广等“世界之最”被国产品牌轮流创造,随着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小米、魅族、vivo、OPPO等国内厂商不断推出各种创新机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改变以往对国产手机的印象。

  得互联网营销者得市场

  除了品牌变化和产品创新,互联网营销这个概念在2014年的手机市场也变得非常普及。无论是作为创造者的魅族,还是将其发扬光大的小米,又或者是紧跟潮流的荣耀、大神等品牌,都将互联网营销作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和品牌特质。而分析国产手机厂商在这一年的市场动作,在互联网营销方面我们可以总结出4个关键词。

  1.粉丝

  首先,粉丝依然是各大手机厂商争夺的焦点。国产手机的粉丝文化由黄章带领的魅族开始,在雷军创办的小米手里发扬光大。小米的粉丝叫“米粉”,魅族的粉丝叫“煤油”,华为的粉丝叫“花粉”,如今几乎每个国产手机品牌都有了自己的粉丝群体,也建立了自己的粉丝社区。但是今年以来,几大手机厂商都先后遭遇了粉丝们的“倒戈”。有两个非常明显的事件。一个是魅族发布会公布魅族MX4的最终售价为1799元后,大量疑似的小米粉丝在雷军的微博下方回复1799,要求调整小米4的价格;另一个则是锤子科技在公布锤子手机降价1000元后,不少锤粉深感失望,感觉不会“再爱”老罗。

  这两次倒戈事件告诉我们,所谓的粉丝营销是有风险的,粉丝也是趋利的,在没有利益、自身利益受损,或者是达不到预期时,粉丝会毫不犹豫地由粉转黑。说到底,国产手机的粉丝并不是真正的粉丝,而是由小恩小惠“养着”的粉丝。

  2.情怀

  “情怀”这个词并不是专属于老罗与他的锤子手机。实际上,情怀也可看做是国产手机厂商们打造自身品牌的包装手段之一。只不过,老罗真正诠释了情怀的价格。对于情怀的诠释,锤子“不是为了输赢,我就是认真”;一加手机是“不将就”,而小米手机“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事实上,这也是国产手机在品牌包装方面的进步体现,不再单纯地罗列功能配置,而是通过情感认同影响消费者对手机品牌的认知。

  不过尽管如此,消费者对于国产

  手机的品牌认知仍然处于模糊阶段,对国产手机品牌的忠诚度普遍不高,选择国产手机时更多考虑性价比而非品牌。这也值得每家手机厂商深思,为何用户对“情怀”不买账?说到底,创新不足依然是制约手机厂商品牌上升的因素之一。过去千篇一律的外型设计和差异不大的界面操作,以及简单堆砌的功能配置,让用户形成的国产手机品牌认知难以短时间改变,用户为“情怀”埋单的习惯还需要时间培养。

  3.价格战

  价格战依然是目前国产手机厂商之间互相厮杀的主要武器,也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营销手段之一。作为目前国产手机厂商当中销量最高的小米,凭借的就是这个独门武器,自从推出千元以下的红米手机之后销量不断上涨,主打低价的红米手机已经成为小米最畅销机型。而一直稳守2000元价位的魅族,在今年也进行了几次降价,1799元的魅族MX4更是成功地挑战了小米4。

  除此之外,锤子手机在价格战的碾压下,由于销量欠佳,在上市几个月后就降价1000多元。自此,国产手机在主流机型上统统低于2000元,彻底沦为中低端市场的竞争;苹果、三星等国际手机厂商虽然市场份额受损,但在中高端市场的地位依然稳固。不过,几大品牌的价格战也带来了另一个效果,就是山寨机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4.发布会

  新品发布会已经成为国产手机厂商们现在最爱的一个营销阵地,这种变化最初始自雷军对乔布斯主持苹果新品发布会的模仿并获得成功。不过苹果的新品发布会每年也就一两次而已,而现在有些国产手机品牌开发布会的频率简直要变成“大姨妈”。而最让人谛笑皆非的是,手机厂商们还爱“扎堆”开发布会,这让用户和关注者简直有些应接不暇。

  国产手机厂商为何钟情发布会?这主要是因为发布会对品牌的传播非常有效。第一是发布会有大量的媒体到场,可以在较低成本的情况下获得大量的媒体曝光,第二是因为能够与用户进行直接互动,便于加深用户对手机品牌的忠诚度。现在基本上每家厂商开发布会都会邀请自己的粉丝代表到场参会,以表示对粉丝的尊重。第三,发布会当中预先植入的卖点,能够在社交媒体上形成热点,从而进一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甚至连发布会的邀请函都成为了互联网传播的道具。

  写在最后

  2014年注定是国产智能手机华丽逆袭的一年,品牌百花齐放、产品创新不断,使得国产智能手机在产品层面达到与国际一线品牌同样的水准。另一方面,凭借越来越娴熟的互联网营销手段,以及对于用户需求的更快响应,国产手机厂商对于市场的把握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准。

  当产品和营销两个层面同时爆发的时候,我们发现,国产智能手机市场在过去的一年里开始迅速走向成熟。虽然依然还有一些新的品牌诞生,但是这些源自现有厂商的新品牌与当年山寨机野蛮生长的情况截然不同,2015年的智能手机市场也更值得期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