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没你不行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食品添加剂,添加剂,防腐剂
  • 发布时间:2014-12-30 15:27

  冬季里,奶茶飘香。但据有关人士调查,除了超市里销售的在外包装上明确标明添加剂成分的奶茶外,街头小店出售的“新鲜“奶茶和饮料更是掺入了10种以上食品添加剂,只是鲜有对外公布。有网友发问:“超过10种添加剂一口喝下,你考虑过肝的感受吗?”食品添加剂真的有毒?心慌之下,大家追逐着那些号称“无添加““纯天然“的食品,可真相呢?

  纯天然?不可能。今年年初,美国卡夫公司打了个官司,起因是有民众投诉其“天然“饮料并不天然。法新社紧接着对美国食品标签上的“天然“标识进行调研,发现“天然“在一定程度上不过是个没有明确定义的广告用语而已。

  事实上,”不加任何食品添加剂的加工食品,不可能是优质的、安全的食品。“食品专家的话如雷贯耳,现代食品加工很难完全离开包括防腐剂在内的一大堆添加剂。

  比如可乐中的食品添加剂磷酸,单纯喝磷酸,与喝硫酸的效果一样,但在可乐生产过程中磷酸是调酸的,喝可乐没有毒。还有点豆腐的卤水,主要成分是氯化镁,它是有毒的。但在做豆腐过程中,卤水是稳定剂和凝固剂,在各种豆腐中,卤水豆腐最好。这么说吧,添加剂有毒,不等于含有添加剂的食品有毒。

  这就是食品添加剂,为了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泡面里的25种添加剂。冬季寒冷,许多人宁愿窝在温暖的房间里和泡面做伴。可自从听说“吃一次泡面,肝脏需要代谢1个月“这条传闻,网友们便引发了一阵关于泡面的大讨论,甚至有网友总结出了“一分价钱一分货,哪国泡面添加剂最少“的结论。事实上,专家解释泡面里这些添加剂出于方便食品加工需要,并没有毒副作用。那添加剂这么多起什么作用?

  着色剂:姜黄、辣椒红、焦糖色,使食品着色的物质,可增加对食品的嗜好及刺激食欲。

  抗氧化剂:甘油、抗坏血酸棕榈酸酯,阻止和延迟食品氧化过程,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

  调味剂:5-呈味核苷酸二钠、谷氨酸钠、柠檬酸、葡萄糖浆,使食品更加美味可口,并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增进食欲的食品添加剂。

  防腐剂: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用以延迟微生物生长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

  增稠剂:瓜尔胶、聚丙烯酸钠、醋酸酯淀粉、酪蛋白酸钠,用于保持流态食品、胶冻食品的色、香、味和稳定性。

  膨松剂:碳酸钾、碳酸钠,使面胚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一类物质。

  乳化剂:改性大豆磷脂、单硬脂酸甘油酯、焦磷酸钠,加工中达到分散、温润、稳定、发泡、消泡等目的,以改进食品风味和延长货架期。

  食品添加剂也天然。食品添加剂最早出现在远古时代,中国在周朝就有人用肉桂增香,《神农本草》中有记载栀子染色。在我国合法使用的两千多种食品添加剂里,不乏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对健康有益的物质,也有各种高大上的“植物精华“赫然在列。这些食品添加剂本来就是“天然成分“。

  来自植物。谈防腐剂色变的你,也许不知道,茶多酚、蜂胶、壳聚糖、大蒜素等都来自大自然,它能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不仅对身体无害,反而能改进血管的渗透性能,增强血管壁弹性,降低血压,防止血糖升高,促进维生素的吸收与同化。

  来自动物。QQ糖、饮料、雪糕、外卖粥等使用的增稠剂,胶类、多糖类、糖醇类和改良淀粉类物质大多来自于天然食材的膳食纤维,比如提取自动物皮、骨和结缔组织的明胶,提取自海藻的卡拉胶、海藻酸钠、海萝胶。因价格昂贵,所以用量一般都很少。

  来自谷物。传说中“味精吃多会变笨“,其实味精里的氨基酸直接来自谷物提取。尽管有谣言说味精会导致多动症或其他不良反应,但国际上几大权威机构从没否定过它的安全性,也从未限制其使用量。

  来自水果。父母常告诫小孩不要吃颜色太鲜艳的食物,其实甜菜红、紫胶红、越橘红、辣椒红、红米红等45种颜色都天然。

  此外,当我们在仔细比对包装袋上的成分表里有几种添加剂时,自己制作的三餐里其实一直都有它们的影子:和面加小苏打(碳酸氢钠)、喝咖啡加奶精、卤菜加焦糖色。《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也没少出现添加剂的身影:红烧肉需要的八角茴香、丁香、肉桂等调料,这可是我们吃了几千年的添加剂啊!

  Cherry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