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点面结合“1+6”连片扶贫开发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来源:中国扶贫
  • 关键字:扶贫开发,探索,实践
  • 发布时间:2015-01-15 13:25

  【案例特色和拟解决问题】

  本案关于四川省巴中市“1+6”连片扶贫开发模式案例,巴中立足整体贫困、连片贫困、深度贫困实际,面对既要全域脱贫又要同步小康的双重目标和新形势新任务,坚持以改革开放、扶贫攻坚为统揽,把扶贫攻坚作为全市的总任务,确立了统筹城乡、连片推进、精准实施、全域扶贫的工作思路,探索出了新常态下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以“六大扶贫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点面结合“1+6”连片扶贫开发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

  2011年来,四川省巴中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指示精神,面对区域内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现实,大力发扬“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和“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巴中扶贫精神,将全市划分为100个连片贫困区,按年度、分梯次、有重点、渐进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逐步形成了“以党建为牵引,全员发动、全域推进、重点突破、重点倾斜,以统筹城乡带面、以瞄准贫困扶点,点面结合‘1+6’(“1”即建强基层组织,“6”即统筹推进巴山新居、产业培育、乡村道路、技能培训、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扶贫开发模式。

  一、背景与概述

  巴中市地处四川省东北部,是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993年从原达县地区划出设地区,2000年底撤地建市,辖3县2区,188个乡(镇),2380个村。幅员面积1.23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8万亩,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2010年末,全市总人口393.9万,其中农业人口324.9万,占比达82.5%(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边远高寒山区24.7万人,占7.6%;居住在海拔1000-1500米半高山区93.2万人,占28.7%;居住在500-1000米低山区106.6万人,占32.8%;居住在500米以下100.4万人,占30.9%)。

  2010年底,巴中人均GDP为8618元,人均财政收入1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47元,有贫困人口87.1万人,贫困发生率27.2%。农业总产值仅81.65亿元,村道公路硬化率为39%,自来水受益村数占36%,农村劳动力中掌握专业技能的仅占9%,全市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110万,其中整家外出的有2.3万户。全市D级危房校舍面积达117万平方米,占全市校舍总面积的31.5%。有标准化卫生室498个,平均近5个村才有1个,公共设施城乡差距十分明显。

  二、点面结合“1+6”连片扶贫开发模式的主要做法

  按照“全程、全域、全面小康”的要求,编制《巴中市扶贫开发规划(2011—2020年)》、片区三年(建设一年、巩固一年、提升一年)实施规划、基层组织建设规划和贫困村贫困户三年脱贫规划及分年工作计划。

  (一)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着力实现基层组织建设与扶贫攻坚有机结合。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采取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的方式,努力提高基层组织在扶贫攻坚中组织发动、示范引领、协调联络、问题处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带动引领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建设,为“六大扶贫工程”的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堡垒,建设一支“永不撤离的扶贫工作队”。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创新基层党建设置,打破过去以村为单位建支部的惯例,在符合条件的中心村建立党总支,“巴山新居”聚居点建立党小组;依托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外出劳务基地等创建党支部,不断延伸党组织服务触角。2011年来,新设立党总支20个,建立党组织24个。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采取“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支部书记”的方法,选优配强党员队伍,在每个支部设立纪检小组或民主议事理财小组,加强党员对象的扶贫政策、知识培训,着力建设一支善抓实干的基层队伍。三年来,片区内调整支部书记258名,其中有80名成为脱贫致富带头人,新发展党员1786名,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74.75%;片区内贫困村党员平均年龄下降了5岁;开展了32期“两委”负责人专题培训。健全保障激励机制,把基层组织的办公阵地纳入连片开发项目一并规划、一同实施;全面保障基层干部报酬、教育培训经费、工作经费、养老保险和正常离职村干部的生活补助,畅通优秀村“两委”负责人晋职升迁渠道。三年来,全市建设一体化综合服务中心12.76万平方米,已有18名“两委”负责人通过公开选拔走上了乡科级领导干部岗位,2014年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考录乡镇(街道)机关公务员24名。

  2.加强其他组织建设。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加强自治组织建设,完善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大会制度,建立村规民约,全面公开党务、村务,实行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建设、民主管理,充分依靠自治组织发动群众、推动项目实施。加强经济组织建设,明确村“两委”在经济组织中任职人数和职务,把经济组织办成农民自己的组织,建立产业扶贫到户的机制,采取“培育一个特色支柱产业、对接一个龙头企业、成立一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吸纳带动一批贫困户”的办法,培育、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产业专业合作社,以村“两委”为中转,贫困户可将土地、山林等资源统一交给村集体,由村集体出面与经营主体打交道,有效防范贫困户在土地流转等过程中的风险。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利用“巴山新居”的配套服务,创新农村治理模式,把办事机构直接搬到村上,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贫困群众体育、文化等教育,使贫困户不仅物质脱贫,更能精神脱贫。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组织,着力搭建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平台和载体。三年来,全市所有村均建立了村规民约,新发展各类经济组织4000余个、群团组织75个、社会组织1276个。

  3.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在实施“1+6”扶贫攻坚的项目村成立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由党支部、村委会和村民代表、贫困群众四方联营,把未确权到个人的村内资产统一纳入经营范围,采取自主经营、自主管理、民主收支的方式,盘活集体资产,实行有偿使用、有偿租赁,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收入主要用于聚居点的管理和维护支出,确保一次性投入终身受益。目前,全市组建村集体经济管理公司18家,平均每个项目村每年实现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

  (二)以“六大扶贫工程”为载体,着力实现区域发展与扶贫到户相辅相成。巴山新居工程:以新房舍、新产业、新设施、新风尚为主要内容,按照三级(重点镇、中心村、聚居点)四区(高山区、浅山区、深丘区、城效区)三通道(交通通道、河流通道、旅游通道)进行空间布局,完成农村土坯(危旧)房改造、地质灾害及洪水淹没线以下农房和边远高寒山区农房搬迁改造。乡村道路工程:完善覆盖乡镇、建制村的公路网络,建立健全科学化管养体系,推进乡村道路进园区、进社区、进农户,实现乡村道路全域通畅,所有行政村通公交车。产业培育工程:按照“产村相融、产城一体”要求,在聚居点周围布局产业基地和园区,坚持长中短结合,既注重当年收益,又兼顾长远发展,突出发展一百万亩核桃、一百万亩茶叶的“双百”工程。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强化职业教育,着力构建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使每个贫困家庭都有1—2个致富能手。公共服务工程: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体、商业流通、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环境工程:大力开展灾害防治、土地整理、生态环境保护、“五治三化”(治水、治路、治烂、治污、治尘,绿化、亮化、美化)、污染治理和生态移民搬迁,实现生态建设与扶贫攻坚相结合。

  (三)点上以精准扶贫为基本要求,针对性解决贫困户的贫困问题。按照“三审两公示一录入”(村民小组初审—村民(代表)大会评审公示—乡(镇)审核公示—县上录入)的程序,有效识别出贫困人口,并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编制因村因户脱贫规划,确保片区内贫困户的贫困问题得到同步有效解决。对每户贫困户采取预留扶贫资金2000元的办法,采取“分批分期、无偿资助、滚动发展”的方式,帮助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对贫困户建立跟踪服务机制,确保一次性帮扶,永久性脱贫,采取动态管理的办法,加强监测和评估,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2011年,巴中结合开展“两项制度”衔接工作,采取规模控制、两委认定、选票排序的方法,公开公示识别出了87.1万贫困人口,并将贫困类型分为:生活环境恶劣型、生产条件落后型、技能缺乏型、产业滞后型。针对贫困类型,由基层组织负责落实扶贫政策,驻村工作队落实精准帮扶措施,在住房、产业、技能方面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对生活环境恶劣型的贫困户,采取易地扶贫搬迁,迁址新建巴山新居的方式,集中居住到县城周边、乡镇周边、产业园区周边和资源富集区周边等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对生产条件落后型的贫困户,主要采取改造、保护性建设巴山新居的方式,完善配套功能,结合发展乡村旅游,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对无力建房须迁建脱贫的贫困户,采取租赁、购买整家外出务工家庭中条件相对较好的住房和新建农村廉租房的方式,帮助实现搬迁脱贫,由村社负责把整家外出务工的土地调剂到搬迁贫困户;对技能缺乏型的贫困户,主要采取开展点对点技能培训,提升自我造血功能,优先享受就业指导,通过转移就业实现脱贫;对产业滞后型贫困户,主要采取“五优先两提供”(让贫困户优先选择发展项目,优先进入产业园区,优先加入合作社,优先享受互助资金,优先列为“巴食巴适”区域性农产品,对特困户提供资金物资支持,提供公益性岗位)的方法,按照长中短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实现脱贫致富。同时,对贫困户实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凡达到或接近全市平均水平的,确定为已脱贫人口。

  (四)面上以连片扶贫开发为基本模式,重点解决片区发展问题。按照“点式突破、连点成片、连片扩面”的思路,打破县、乡、村行政界限,将农村全域划分为100个连片扶贫开发区,每年每个县(区)新启动实施3个片区,力争用710年时间,全面完成减贫任务。每个连片扶贫开发区涵盖25个乡镇、1530个村,加快建设重点镇、中心村、聚居点,确保建设一片、脱贫一片、巩固一片。全市规划建设重点镇41个,中心村80个,居民聚居点2380个。

  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方法,重点解决片区和贫困村发展的共性和突出问题,使片区群众共同受益。以县(区)为主体、乡(镇)为主责、村“两委”主抓,通过实施以“巴山新居”为主抓手,宜散则散、宜聚则聚,突出生态化、田园化、组团化,新建、改造、保护提升并重,并将其纳入全市四级城镇体系,与城镇一同规划、一同建设、一同管理。按照产业先行、产村相融要求,在聚居点大力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走“巴山新居+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的“大农业”发展之路。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同步配套聚居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自然生态,实现中心村、聚居点“五化、五通、五有”(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和通讯,有1个活动广场、1个购物中心、1个卫生室、1个文化站、1个垃圾收运点),村村建成便民服务站,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医疗、教育、文化、代理便民等公共服务,大批农民从一家一户小生产的传统生产经营格局中解脱出来,有序推动了传统贫困农村向新型社区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促进农村生产生活形态的深刻变革。按照统筹推进、重点突出、均衡发展的要求,梯次分配扶贫资金和项目,把贫困村、贫困户作为着力重点,实现片区与片区的均衡发展和片区内点、线、面的均衡发展。

  三年来,全市共启动实施54个连片扶贫开发片区,累计完成投资73.06亿元,建成巴山新居66123套,新修(硬化)乡村道路2083公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基地42.32万亩,新修(改建)学校10.37万平方米,建成标准化卫生室237个,整理土地11.66万亩。对片区内贫困户累计投入精准帮扶资金3.63亿元,解决贫困户住房33911套(高寒山区易地扶贫搬迁3220户,新建巴山新居7888套,改建、保护性建设贫困户新居7106套,配套建设农村廉租房300套,购买农村闲置房屋6675套,租赁农村闲置房屋8722套),调剂土地3.86万亩,项目区累计实现减贫26.15万人,占总减贫数的66.7%。

  (五)创新投入机制,着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坚持公益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以整合行业部门和社会组织投入为主,经营性项目建设以受益业主投入为主,产业发展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受益农户投入为主。明确连片推进中的投资重点,专项扶贫资金、社会扶贫资金只能用到贫困户身上,金融扶贫资金重点用在贫困户发展产业上,整合资金重点用于解决贫困村、贫困户的基础建设等外部发展问题。

  1.建立行业资源整合机制。充分发挥市县乡三级政府在规划控制、项目监管、资金统筹、群众发动、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推行“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定在连片区”的资源整合机制,扶贫规划的编制须比其他项目实施规划提前至少两月,市委、市政府两办发文,要求以连片扶贫规划为引领,扶贫规划涉及的相关部门项目资金,在年度实施中优先保证片区开发需要和精准扶贫措施落实。县(区)成立以县(区)长任组长的资源整合办,保证行业资源的整合效果。三年来,全市共整合行业扶贫资金22.6亿元,是中央、省下达的专项扶贫资金的5.2倍。

  2.建立市场投入机制。坚持让贫困户优先流转土地、优先加入新型经营主体、优先实现就业、优先保证收益“四优先”原则,以“确权释能”为核心,全面推进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特色产业所有权、标准化产业基地物权、林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产权、集体资产资源股权“八权一股”的登记、确权、颁证,组建产权交易平台、中介评估平台、融资担保平台,畅通产权流转渠道,以农村资源增强市场投资预期,回引劳动力。在盘活土地、山林等资源上,采取先股后转、整村流转、产权信托流转、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资本化、资产经营公司等方式将土地进行流转实行规模经营,通过抵押贷款或引进乡村旅游开发公司发展乡村旅游,盘活贫困户“巴山新居”等资产,缓解新居建设还款压力。在经营方式上,大力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实行“合作社+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龙头企业+联合社+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户+基地”等合作共赢的模式。在利益联结上,实行保护价收购、利益兜底、利润返成、返租返包、股份合作,使原来单一的种养收入变为土地流转收入、务工收入、分红收入,极大地增加了群众的财产性收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把居住到中心村、聚居点的农户登记为城镇居民,同时,享受的强农惠农政策不变。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一体化。截至目前,全市已基本完成“八权一股”确权颁证工作,培育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18家、农民合作组织1535个、家庭农场578个、专业大户5600个,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等264例,流转耕地50.3万亩、林地面积68.2万亩,使5.6万贫困人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3.建立社会扶贫机制。出台《社会扶贫工作意见》,市、县两级成立扶贫开发协会、老促会,建立社会扶贫援需信息库,在征得贫困户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基本信息和脱贫需求在扶贫移民网站上予以公布,使爱心企业、各界爱心人士自主选择、自主对接、自主帮扶贫困群众。三年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捐助扶贫资金1.38亿元,2014年开展的“结对认亲、爱心帮扶”活动,已有6家省级以上知名企业与50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投入帮扶资金50万元;已有156名扶贫志愿者驻县到片进村入户开展志愿服务;“扶贫助学千人工程”已开展四期,200余名爱心人士结对帮扶2014年精准识别出的300余户贫困户。

  4.建立金融扶贫机制。市委、市政府与金融机构签订了《金融扶贫合作协议》,开发了“巴山新居贷”、“特色产业贷”等金融产品,贫困户可以通过产权制度改革颁发的产权登记证书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发展生产。金融机构与扶贫资金互助社合作,用扶贫互助资金作为风险基金,银行以510倍授信,满足具有当地农村居民户口并持有《扶贫手册》,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有贷款意愿,有产业发展项目,无不良记录条件的贫困户可申请最高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为3年,由村社负责审查并监督贫困户贷款使用、收益情况,协助催收贷款。以县为单位建立小额贷款风险基金,保险机构参与,建立银行与专业合作社联动机制,可由银行贷款解决产业发展前期资金,待产业收益后,由合作社代扣贫困户贷款,当单笔贷款发生损失时,根据损失金额,合作保险公司承担70%,剩余的30%由扶贫互助基金和承贷银行各承担50%。2014年1-10月,新增农村产权抵押贷款7.1亿元,目前,建立扶贫资金互助社186个,吸纳贫困户8462户,互助资金总额达3748万元,发放扶贫贴息资金1600万元,撬动金融资金5.3亿元直接参与扶贫开发。

  (六)创新干群联结机制,着力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1.选派干部驻村。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牵头负责,选派干部驻村,驻村时间与片区建设时间同步,一定三年不变。按照每个包村单位一名分管领导担任队长,一名中层干部与一名乡(镇)包村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每个驻村工作队不少于3人的要求,脱产驻村扶贫。落实市县(区)“四大班子”领导、包村单位及“一把手”、驻村工作队、党员干部“四级”扶贫责任,大力开展“挂包驻帮”活动(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驻村、机关党员帮户)。在驻村工作队组建上,明确选派条件、驻村职务、驻村待遇、时间要求、培训管理、工作纪律“六个明确”;在驻村干部职责上,切实当好宣传员、规划员、指导员、协调员、组织员、济困员、信息员、监管员“八员”;在监督考核上,对驻村干部实行日志管理,按照“一季一督查、半年一通报、一年一排名、三年一总评”的方式进行督查督办,把驻村干部群众民主测评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对考核优秀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和相关规定提拔或调任使用。目前,全市共组建驻村工作队808个、选派驻村干部2602人、落实帮户党员干部32568名,2014年精准识别的699个贫困村、15.9万贫困户实现了帮扶全覆盖。

  2.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以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红军小学、将帅碑林等为依托,开展以红军精神和扶贫精神为主的教育、宣传,引导群众传承“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巴中扶贫精神,使广大群众自觉摒弃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靠自身力量建设美丽幸福家园。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推行不办群众不受益的事、不办群众不参与的事、不办群众没能力办的事,村“两委”提议、村民代表审议、村民大会决议,自主决策、自主实施、自主监管的“三不三议三自主”和项目民选、方案民定、工程民建、建设民管、资金民审和先建后补的“五民一补”建管机制,使群众真正成为建设主体、投资主体、受益主体。三年来,群众筹资投劳达37.29亿元,占扶贫开发总投入的51%。

  (七)创新目标考核机制,着力强化责任落实的制度保障。把扶贫开发列为“一把手”工程,建立“主要领导揽总、挂联领导包片、职能部门帮村、党员干部联户”的领导机制,和“市级主评、县区主管、乡镇主责、驻村干部主帮、村社主抓”的责任落实机制。全面落实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改革县(区)委书记、县(区)长责任制,由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向市委报告落实情况。加大扶贫开发考核力度,把连片扶贫开发、本级财政投入、改善边远贫困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各级政府考核的主要指标;把部门对口帮扶、下派干部驻村、《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项目落地作为相关部门考核的主要指标;对县(区)、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扶贫解困、农民人均纯收入、扶贫项目实施绩效等责任制考核。按照“一月一督查、一季一次会议和通报、半年一总结、一年一考评”的要求,每月深入片区实施现场,对规划村个个督查,实施项目个个见面,项目资金笔笔核算,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市连片扶贫开发现场推进会,每年进行一次年终考评,把各级各部门的主要精神转移到以扶贫开发为统揽的经济发展上来。2014年1—10月,市委、市政府已召开全市扶贫开发现场推进会3次。

  三、“1+6”连片扶贫开发的主要成效

  通过三年的“1+6”连片扶贫开发,巴中呈现出贫困人口快速减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喜人态势。2011年,全市GDP实现343.39亿元,增长22.2%,增速开始快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速、财税收入增速、金融贷款增速、外贸出口增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等六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跃居全省第一,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明显提高。2013年,继续保持了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位列全省前茅的喜人态势。2014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居全省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居全省第4位,财政收入增幅居全省第5位。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底的3847元增长到2013年底的6137元,年均增长17%。贫困人口由2010年底的87.1万人下降到2013年底的47.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底的27.2%下降到2013年底的15.3%,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比例由2010年底的9.55%下降到2013年底的7.96%。2014年1—10月,全市减少贫困人口9.96万人。农村贫困面貌显著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四、值得参考和借鉴之处

  (一)该案例探索了连片特困山区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巴中将全市农村划分为100个片区,通过“1+6”连片扶贫开发的实施,既集中解决导致贫困、制约发展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又兼顾片区内贫困户的现实困难,不仅有利于减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区域面貌的整体改善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近三年减贫成效和经济发展来看,片区内减贫数占减贫总数的67%,片区内脱贫率达82.5%,返贫率低于5%,片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底的3337元增长到2013年的6237元,年均增长967元,增长率达23%,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6个百分点,形成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良性互促共进的局面。

  (二)该案例探索了连片特困山区城乡统筹的有效措施。将广大贫困农村区域纳入城镇规划建设体系,把中心村、聚居点作为城镇体系的末端,与城镇同规划、同建设、同管理,通过实施“1+6”连片扶贫开发,促进贫困人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城镇化,使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及基本公共服务达到中小城镇标准,这样既有效减少城市运行压力和成本,遏制越来越凸显的由征地拆迁诱发的社会冲突,缩小城乡、工农差距,实现贫困人口无需迁徙和改变户籍性质的就地市民化。

  (三)找到了连片特困山区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有效办法。农村基层组织是推进一切工作落实的基础,扶贫开发项目和政策是在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推进落实。通过基层组织建设,强化了基层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打消了群众的顾虑,很多具体问题得到快速有效解决,使群众意愿与政府意愿高度统一,群众投劳筹资热情高涨,真正实现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同时,在扶贫工程实施过程中,也使基层干部找到了为民办实事的工作载体,成就感不断增强,从而激发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了“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生动局面。

  (四)找到了连片特困山区片区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有效抓手。巴中在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同时,采取差异化帮扶措施同步解决片区内贫困户的贫困问题,实现了扶贫到村到户与片区扶贫开发两个轮子一起抓。通过片区建设,有效解决了突出的共性问题,片区群众外部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进一步优化提升,降低了片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成本,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条件,通过深入的调查统计,科学划分贫困人口类型,选派驻村干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制约贫困群众脱贫发展的问题,通过在住房、产业、技能培训方面的差异化扶持,铺设了精准扶贫“管道”,有效解决“扶谁”、“谁扶”和“怎么扶”三大问题,使贫困群众真正受益、真正脱贫,做到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实现了片区扶贫与精准扶贫的完善结合。

  五、借鉴巴中1+6扶贫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全域推进应顶层设计、分步实施,切忌“摊大饼”。全域扶贫需要的资金、人力、物力巨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重重,不能一蹴而就、全面铺开,应立足现有资源、资金等因素,加强顶层设计、分步实施,才能保证资源利用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推动到位。如果背弃了内在要求,各自为政,遍地开花,势必会造成本就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极大分散,最终会徒劳无功。

  (二)连片开发应合力攻坚、均衡发展,切忌“搞单干”。连片扶贫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多,只有相关部门积极参与、认真履责、合力攻坚,才能实现片区发展的预期目标。如果仅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单打独斗,势必会吃扶贫攻坚的大败仗。同时,在推进连片开发过程中,也不能只实施一类项目,也不能过度集中和分散资金,应立足片区的致贫原因,统筹兼顾、综合施治,才能实现片区的均衡发展,才能有效防止因项目实施的差别造成新的相对贫困问题发生。

  (三)精准扶贫应因户施策,激发内力,切忌“一刀切”。由于贫困户的贫困原因千差万别,贫困程度也不尽相同,脱贫愿望和需求各异,就要求在制定帮扶措施时,因人而异,因户施策,以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增强信心为主,以项目扶持和帮钱帮物为辅。同时,要建立完善贫困户监测信息化平台,对贫困农户全面登记造册、逐户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贫困人口科学合理的进出机制。

  □全国扶贫培训宣传中心 四川省巴中市扶贫移民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