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结核的发病特点与临床体会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骨结核,发病,治疗,足骨
  • 发布时间:2015-01-22 13:5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四肢骨结核的发病特点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四肢骨结核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此次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四肢骨结核的发病特点,探讨治疗对策。结果:四肢骨结核患者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并且患者年龄多是20-30岁之间,足骨发病率最高,临床治疗时,四肢骨结核的误诊率和漏诊率也比较高。结论:近年来,四肢骨结核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医院有关部门和临床医生必须对四肢骨结核的发病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相应的治疗对策,提高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四肢;骨结核;发病特点;治疗对策;足骨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4)12-0061-01

  本次研究选取30例四肢骨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四肢骨结核的发病特点,探讨治疗对策,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四肢骨结核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符合四肢骨结核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4-65岁,平均年龄(25.21±8.54)岁;发病时间15天-2年,平均发病时间(137±25);2例患者多发性骨结核,8例患者合并其他部位结核,1例混合感染。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30例患者接受系统的抗涝治疗,结果29例患者治愈,1例患者死亡。13例患者实施制动结合抗涝治疗,10-18个月后最终治愈;16例患者实施病灶清除术,手术前,进行抗涝治疗,时间4周,治疗结束后再进行9-15个月的抗涝治疗,最终治愈。

  1例男性患者死亡,27岁,经过初步诊断为左肾结核、右肺结核、左胫骨骨结核,住院治疗11天后,由于肾功能衰竭、重度贫血而死亡[1]。

  3 讨论

  3.1 四肢骨结核的发病特点

  四肢骨结核在临床中并不常见,临床实践表明,骨结核疾病在10岁以下的儿童中发病率较高,性别差异不明显,发病部位主要为肱骨、尺桡骨、胫骨、股骨等,在本次研究中,21-30岁之间的青壮年患者较多,并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发病部位主要包括锁骨、尺桡骨、肱骨、股骨、足骨等。

  3.2 四肢骨结核的诊断

  四肢骨结核是骨结核疾病的一种类型,诊断方法和骨关节结核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是四肢骨结核在发病初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临床诊断时经常会发生误诊和漏诊的情况。本次研究中的3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曾经被误诊为“炎症”;有2例患者漏诊;有1例患者扭伤下肢,独立行走情况较好,但是休养半个月之后,疼痛程度没有减轻,反而更加严重,后进行拍片诊断,确诊为股骨结核;有1例患者由于车祸事故导致股骨有严重程度的骨折,使用X线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为慢性骨髓炎,后确诊为股骨结核;有1例股骨外踝和1例股骨内踝患者使用X线进行检查,结果表明接线清晰、骨密度减低,诊断为骨囊肿,后通过对病理进行深入分析,确诊为骨结核;有1例患者使用X线进行诊断,诊断结果为骨结核,但是日后病理证实为骨肿瘤。四肢骨结核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肺部没有非常明显的异常情况,抗结核抗体试验结果呈阴性,血沉不高,临床诊断的难度较大,需要使用多种检查手段进行全面的检查,综合分析病理、X线检查结果、辅助检验、临床表现等,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确诊率和诊断的正确率[2]。

  3.3 四肢骨结核的治疗

  临床治疗四肢骨结核通常有两种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和化学疗法,其中化学疗法既是控制、治疗骨结核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也是骨结核病防治规划部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四肢骨结核患者实施系统、正确的化学疗法,有助于抑制骨结核疾病的疫情化,降低骨结核疾病的感染率、死亡率和患病率。手术治疗方法也是临床治疗四肢骨结核疾病经常使用的方法,具有治愈率较高、治疗时间较短、病灶可以完全清除等优点。但是在进行手术治疗和化学疗法之前,需要对四肢骨结核患者采取基础治疗措施,对患者局部制动治疗和全身抗涝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者治疗无效、坏死骨明显、病灶部位位于干骺端近关节较大的患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实施病灶切除手术,通过病灶切除手术将病灶内所有的坏死组织彻底清除,同时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效果,但是手术治疗属于一种局部治疗方式,在手术治疗前、后,都需要使用化学疗法辅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并且手术治疗前,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确定患者是否可以正常进行手术,同时督促患者家属为患者补充式样的营养。手术治疗过程中,局部内置异烟肼和链霉素,实施植骨手术或者肌瓣填塞手术。手术结束后,要进行抗涝治疗,发病的部位要使用石膏进行加固[3]。

  总而言之,探讨四肢骨结核的防治方法,首先要对四肢骨结核患者的发病特点和发病部位进行深入的分析,加强对疾病的预防,其次不断提高临床诊断、治疗的水平,最大限度的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使患者尽快得到系统的治疗,再次,使用手术治疗和化学疗法相结合的方式治疗四肢骨结核,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燕燕,张卫方,马婧等.以病理结果为对照观察骨结核与骨肿瘤的骨显像鉴别点[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20(4):267-270.

  [2]周顺刚,刘景堂,樊晓海等.小指骨结核误诊为内生软骨瘤1例的报道[J].重庆医学,2012,41(34):3687-3688,封3.

  [3]叶萍.心理干预对骨结核患者护理效果及负性心理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13(13):84-85.

  魏斌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