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针对苏州市金阊区65周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中肌酐及肾囊肿的检测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肾功能情况,为社区老年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样选取2012年在苏州金阊医院行常规体检的5423位老年人,将该人群按照不同性别及年龄段分组,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无论男性女性,该地区老年人肌酐升高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男性X2=64.58,p=0.000;女性X2=17.91,p=0.000,65~69岁组、70~74岁组、≥80岁组三组男性肌酐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男性女性,随着年龄增加肾囊肿的患病率逐渐上升.同年龄段比较男性肾囊肿患病率高于女性.肾囊肿患病率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04,p﹤0.05).结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易发生急慢性的肾功能异常,老年男性更为如此,因此老年人应定期加强对肾功能的检查.
关键词:金阊区、老年人、肌酐、肾囊肿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4)12-0068-0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2年在苏州市金阊医院参加苏州市金阊区65周岁以上老年居民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共5423人,平均年龄72.63±6.25岁.其中,男性2488人,平均年龄72.33±6.03岁,女性2935人,平均年龄72.88±6.42岁.按照年龄段分为4组:65~69岁组2139人、70~74岁组1393人、75~79岁组1084人、80~岁组807人.
1.2 方法
晨6:00-7:00抽取空腹静脉血5ml,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试剂为日本合光纯药工业公司生产,进行尿酸测定.正常值范围为﹤428mmol/l.肾囊肿:肾脏内出现大小不等的与外界不相通的囊性肿块的总称,典型的B超表现为病变区无回声,囊壁光滑,边界清楚.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分类变量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肌酐升高发生率
无论男性女性,金阊区老年人肌酐升高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男性χ2=64.58,p=0.000;女性χ2=17.91,p=0.000.另外75~79岁组男女之间肌酐升高发生率比较接近,男性稍高于女性,而65~69岁组、70~74岁组、≥80岁组三组男性肌酐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肾囊肿患病率
金阊区老年人无论男性女性,随着年龄增加肾囊肿的患病率逐渐上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男性χ2=36.77,p=0.000;女性χ2=29.93,p=0.000.同年龄段比较男性肾囊肿患病率高于女性.肾囊肿患病率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04,p﹤0.05)(见表2).另外肾囊肿与年龄、性别的交叉列联表也提示无论男性女性80~岁组肾囊肿的患病率明显高于65~69岁组,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人在肾脏已经出现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对各种肾损伤因素的敏感性也明显增高,容易发生各种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血肌酐能较准确的反应肾实质受损的情况,肾小球滤过能力下降,则肌酐浓度升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均会对肾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当血压血脂血糖控制欠佳出现肾脏并发症时更加明显.本文研究发现肌酐升高的异常率男性高于女性;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不同年龄段肌酐高于正常的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长,肌酐高于正常的发生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与既往报道接近.原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肾脏功能的逐渐衰退,其排泄废物的功能有所降低,就造成了肌酐等毒素在体内的聚集.女性发病率低于男性可能与绝经后雌激素下降有关.与既往报道接近.
肾囊肿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年龄段比较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无论男性女性80~岁与65~69岁组肾囊肿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加,肾囊肿患病率上升.老年人易患肾囊肿,除了先天发育不良外,肾脏结构退行性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各种感染均是肾囊肿的发病诱因,关于肾囊肿的危害,单一肾囊肿的唯一危害就是可能发展为恶性囊肿,而多囊肾病可能导致慢性肾衰竭.无痛而良性的肾囊肿不需要治疗,一旦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应积极就诊治疗.与既往报道相同.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08-709.
赵国平 杨鹤林 齐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