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越冬期鱼类死亡?
- 来源:中国扶贫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鱼类,死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23 13:58
现在正是冬季,鱼塘水温低,光照弱,水中浮游植物少,产氧能力差,鱼类因减少摄食而体质变弱,如管理不善甚至会出现鱼群大批死亡现象,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本期《实用信息》栏目,就来谈谈越冬期养鱼中存在的问题和技巧。
一、鱼类越冬期死亡原因
1、越冬鱼塘环境差,严重缺氧造成死亡。缺氧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池塘老化,多年未清淤,鱼类高密度养殖,高投饲,高排泄,有机物增多,耗氧量大;其次是生活污水和附近工厂废水排放落塘,大量耗氧而引起溶氧不足;其三是水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超标,亦可引起鱼类中毒死亡;四是鱼塘渗漏大,保水性差,缺少新鲜水源补充,塘小水浅缺氧,鱼类活动空间窄;五是新挖塘、瘦水塘不肥,缺少丰富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产氧量抵不上耗氧量,鱼类缺氧染病死亡。
2、鱼种过密过小引起死亡。鱼种大小不均,加上投喂不当,弱肉强食,造成鱼种规格太小,体质越来越差,体内积贮的脂肪等营养物质能量少,难以在漫长的越冬期间维持生命活动中所需的能量,因身体衰弱而死亡。
3、鱼体受伤染病死亡。在拉网上市时操作不佳,造成鱼体鳞片、鳍条、鳃丝擦伤脱鳞,使得病菌入侵,鱼类在越冬期间也容易死亡。
4、疏于管理引起死亡。越冬期间,养鱼户认为鱼类不吃或少吃饲料,往往会放松管理,导致鱼类呼吸困难,大量浮头死亡。
二、预防、补救方法
1、改造越冬养殖环境。选择背风向阳、保水性好、水源充足、灌排方便的鱼塘,应将过多的淤泥清除,作为农作物和果木的有机肥料,修补渗漏,清平塘底,保留淤泥20厘米即可,并进行阳光曝晒。然后灌水入塘80100厘米,每亩放生石灰150公斤和茶麸50公斤(浸水24小时后连渣带水均匀泼洒落塘)。一星期后将越冬塘水位加深到1.52米,每亩施发过酵的有机肥500公斤(或尿素5公斤、磷肥3公斤)以培肥水质,使鱼种(或拼塘后不能上市的成鱼)落塘后即可摄食丰富的饵料。
2、提高越冬抗寒免疫力。要多投喂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饲料(如农副产品的下脚料、花生麸、豆饼、麦皮、玉糠和适量的新鲜青菜叶、青草叶),把鱼类(种)育肥育壮。
3、控制放养密度。放养太密,饲料不足发生争吃,鱼类生长大小不一,活动空间小,水位下降,易缺氧死亡;放养太疏,则浪费水体空间。一般亩放10厘米以上鱼种34万尾为宜,无水源补充者,则亩放1万尾或者更少。如果是成鱼塘养殖,一般亩放300公斤不能上市的成鱼,也可捕捞多少放回多少,捕什么放什么,保持鱼量相对稳定,有利增产增收。放养前先进行检疫,用4%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消毒十几分钟后落塘养殖。
4、适量加水换水。进入冬季,虽然蒸发量减少,但是由于降水减少,有的池塘水位有所下降,这时应加注新水增加池塘水深,相比之下水越深其水温越稳定,因此,加深水也是保温措施之一。适宜水深在2米左右,最低不少于1.5米。加水方法是每隔710天,加入510厘米深的新水;同时水质管理工作不能松懈,要“养好水”,即培育池塘优良的藻相和优良的菌相,保持水质相应的肥度,做到肥、活、嫩、爽,这样既可有效降低有害化合物含量,又可稳定水温。
5、捕鱼时操作要细致,尽量勿使鱼受伤。冬季鱼的新陈代谢减弱,受伤后,恢复较慢,加之冬季是水霉病高发时期,鱼体受伤后极易感染水霉,治疗难度大。因此捕捞时一是要小心操作,勿使鱼受伤,二是捕鱼后要全池泼洒消毒药物和抗应激药物,如二氧化氯、维C等。
这里,我们为养殖户朋友们总结了几个小窍门:
窍门一:五种方法提高渔药疗效
1、改进黏合剂。黏合剂的黏性要强,否则药物易在水中散失。标准小麦面粉是较好的黏合剂原料,对吞食性鱼类最好制成颗粒药饵或团状药饵进行投喂。
2、添加诱食剂。鱼的嗅觉敏锐,即使把1克丙氨酸溶于100万升水中,鱼仍能将其辨别出来。如将具有浓烈香味的中草药如八角、白芷等研成细粉做诱食剂,以10%20%的比例掺入渔药中,或添加在炒后的大豆粉、小麦粉等中,均有明显的诱食效果。
3、使用药物载体。将渔药先溶于少许水中,再均匀地泼洒在饵料上喂鱼,也可将米粒用渔药液浸泡后喂鱼,还可将液体渔药注射到蚯蚓体内喂鱼,疗效都很理想。
4、中西药结合。将中草药掺入某些西药中,既能提高疗效,又能降低成本。如将大黄、黄芩、穿心莲、辣蓼、地锦草等研成粉末,掺入磺胺类等西药中,可比单独使用中草药增效几倍到几十倍。
5、区别防与治。在预防鱼病时,可先喂普通饵料,让体质健壮的鱼吃饱,再投喂药饵,使体弱、抢食力差的鱼吃药饵。在治疗鱼病时,则应先喂药饵,让健康的鱼和刚患病的鱼多吃药饵。
窍门二:冬闲鱼种池的综合利用
1、养殖成鱼。利用冬闲鱼种池养一季成鱼,既可增加产量,又可调剂“夏缺”的水产品市场。放养量以最大水深2米计算,一般每亩放养125150公斤。放养比例一般鲢鱼占40%左右,鳙鱼占10%左右,草、鳊鱼共占30%左右,青、鲤鱼共占20%左右。放养鱼种要大规格,一般缝、鳙鱼250克以上,草鱼500克以上,鳊鱼100克以上,青鱼1公斤以上,鲤鱼250克以上。此外,鱼种放养后要及时施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以保证池水有一定肥度。冬季选择晴暖天气,每23天投喂1次饵料,投喂量为平时的20%左右,春季随水温上升加大投饵量,并保持良好水质,使鱼群保持较高的生长速度,保证如期达到上市规格。
2、暂养河蟹。为等待销售或错开上市高峰,可利用空闲鱼种池暂养河蟹,赚取季节差价。暂养前,池塘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并需防止逃墙。一般每亩暂养商品蟹200300公斤,最好分规格、分雌雄暂养,暂养期间保持水质清新,水深控制在1米左右,当水温在10℃以上时,每隔23天换1次水,冬季水深应在1.5米以上,以防止结冰后缺氧窒息死亡。
3、种植牧草。冬闲鱼种池也可在池底种植黑麦草,既可为成鱼提供饵料,又可作为原鱼池再育鱼种的基肥。将空出的鱼种池排干池水,沿池四周开挖围沟,每隔2米再挖一条墒沟,以便滤干池水。淤泥呈半干半湿状即可播种,每亩用种1.5公斤,11月底前要播种完毕,早播发芽快,出苗率高。播种后57天出苗。当气温回升到15℃时,牧草生长迅速,要追施部分化肥。雨季前,须提前清理滤水沟,做好防渍准备。4月份进行第一次割青,以弥补春季成鱼青料的不足,以后每隔20天左右割青1次。到放养夏花鱼种前20天左右,放水淹青,培肥水质,并投放部分浮萍,夏花鱼种下塘后,塘内便有了充足适口的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