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火锅江湖之四大门派

  • 来源:新报
  • 关键字:小火锅,酸汤火锅,重庆火锅
  • 发布时间:2015-01-26 09:54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当餐桌上的食物越来越丰富,人们也开始利用食物这个媒介与人交流。在众多食物中,人们更喜欢边吃火锅边交流感情,工作休闲来一锅,朋友聚会来一锅,一帮人围着一个锅,不仅暖和,而且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无论本地火锅还是外地火锅,在贵阳遍地开花。今天《新报》美食栏目也给大家扒一扒,贵阳火锅的四大门派。

  武当派:小火锅 柔中带刚

  小火锅又称吧台火锅、快餐火锅,是以小锅取代大锅,以吧台取代桌椅,一人一锅。正如被世人所熟知的武当派的太极拳,柔中带刚,四两拨千斤。小锅虽小,却也能尝到大火锅所带来的美味享受。众人围坐于吧台周围,既保留了火锅乐融融的就餐氛围,也可以各取所好选择自己最爱吃的锅底。小火锅最早流行于日本,后传入台湾,现在在内地也逐渐出现这种时尚的小火锅餐厅。

  小火锅扎根贵阳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相对于大锅火锅,可能处女座的童鞋(我真的没有在黑处女座)更喜欢一点吧。一人一锅,干净卫生。独立自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会产生大锅的那种我讨厌羊肉的味道,所以你不能在锅里涮羊肉片之类的麻烦。

  代表:缘徕私房火锅(贵阳喷水池贵阳饭店四楼)

  青城派:酸汤火锅 历史悠久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气候潮湿,食材不易保存,所以先民就在实践中创造了酸菜的多种制法,延长了食物的保存时间,也逐渐养成了制酸食酸的习惯。这样一种有年代传承的食材就像青城派一样,青城派形成于北宋,说来也算是历史悠久。贵州的酸汤主要分为白酸和红酸,多数人所指的“克吃酸汤”,说的就是红酸。

  话说酸汤是一个很神奇的东东,好吃就不说了,最主要的是什么东西都可以丢进去煮。猪脚、豆米、肉圆子,还有鱼还有排骨还有蘑菇。只要你能想的到的东西基本上都可以丢在酸汤里。一锅红红的酸汤给人的视觉冲击也不是盖的,而且没有重庆火锅那般油腻。火锅端上之时先来一碗汤,暖暖的,很开胃,很贴心。不过在这里要说一句,有些人喜欢“战斗”结束再来一碗汤,这个千万不要,别以为汤里煮了食材就全都是精华,这个时候的汤嘌呤很高的。虽然记者也不知道嘌呤是个什么东西,反正对身体不好。

  代表:到处都有的酸汤火锅,兴贵路(贵医后街)酸汤鱼(饭点儿排队最多的那家)

  少林派:贵州特色火锅 样样都有

  大家都说天下武功出少林,这句话一点都不假,提到少林功夫,什么拳术棍棒刀枪剑,只要能想的到的就没有少林寺没有的功夫。就像我们平时提到贵州本土的特色火锅,那太多了,说都说不归一:酸汤鱼,辣子鸡,老鸭汤,豆米火锅,豆豉火锅,盘县的羊肉锅,惠水的马肉锅,习水的豆皮锅……提出来一样都算是很具有代表性的。豆豉火锅很好找,如果你在街上闻到一大股子臭脚丫子味儿,那就是豆豉火锅了。闻着臭,但是吃着香啊。火锅的内含的主要食材吃完之后还可以无穷无尽的加汤煮蔬菜,温暖,吃的又很饱。

  代表:这个没办法举例子,太多了,个人推荐一下。贵阳二中对面的根据地肉圆火锅,其实是因为他们家的葱油饭很好吃。永乐路一个绿牌子的老鸭汤,抱歉我从来都没注意那家店的名字。重点推荐永乐路小两口家的豆豉火锅,那酸爽。

  崆峒派:重庆火锅 “一吃七伤”

  重庆人都有这么一张地图,不是公交线,不是地铁线,而是火锅地图。不得不说,重庆火锅确实是全国都出名的。大贵阳作为“邻居”的省会也多多少少沾了点光,吃货们也能得以品尝较为正宗的重庆火锅。而火辣辣的重庆火锅,也能满足大贵阳乃至大贵州人的“重口味”。

  就是这个“重口味”比较麻烦。看过金庸的人都知道,谢逊除了狮吼功之外还有一特牛叉的功夫,就是七伤拳。这拳的广告语大家都知道,一练七伤,什么伤肝伤脾伤胃伤心的。内功达到很高深的境界,练了才会对身体有好处。就像重庆火锅,或许只有老重庆才能稳妥地hold住啊!

  重庆火锅光是在视觉上,就能给人先来一个“下马威”。一大锅端上来,红红的一片,红辣椒、麻椒,光是看着就能让人产生想要去吃的欲望。一碗香喷喷的油中放入蒜泥,葱,芫荽,加上一点点耗油,重庆火锅的标配伴侣油碟就这么产生了。一片毛肚下锅,涮上个十几秒捞出,蘸入刚刚做好的油碟中,香脆麻辣的感觉,恩,舒服。

  虽说重庆火锅好吃,但是还是要少吃,因为什么,七伤拳啊,一吃七伤,越是老汤越有味,但是这里面肯定有那么些个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存在。七伤拳不是不能练,但是一定要内功达到一定境界;重庆火锅不是不能吃,但是要注意适量。况且,啤酒是重庆火锅的标配,火锅配啤酒,不胖就怪了。切记掌握个度。

  代表:谢记重庆火锅(虎门巷)

  文丨本报记者 杨雨稀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