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国服大不同

  在某些场合,外交团被人们称为穿礼服的人群,因为外交官的服饰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从历史上看,服饰也是礼仪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各国国服风采各异,宛如地球村中斗艳的百花,外交官身着国服在一起,象征世界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

  中山装

  各国外交官对衣着都有严格的要求。西方国家传统的男士礼服分为晨礼服、便礼服和燕尾服;女士礼服分为常礼服、小礼服、大礼服。早些时候,中山装为我国对外正式礼服。外交部干部的礼服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黑色和深蓝色的中山服,其中蓝色的中山服被人们称为“北京蓝”。

  中山装是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命名的男用服装,上身左右各有两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式长裤。中山装的形制寓意为: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前襟五个钮扣象征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后背不破缝则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在对外正式活动中,中国的女外交官大多身着西服,在国庆招待会等大型活动场合,也有选择穿旗袍的。旗袍是我国民族服装,雅致大方,不仅深受中国妇女青睐,也越来越受到外国朋友的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礼仪简化,中山装渐渐变成一种历史,一种文化,一种生活,外交部官员开始穿着清一色的“国货西服”。

  托蒂和纱丽

  印度男士的国服称“托蒂”,女士的叫“纱丽”。托蒂是一块三四米长的白色布料,从腰间缠起,裹至膝部或脚部。纱丽是印度妇女最钟爱的一种服装,据说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一块一米多宽、五六米长的布料,通常自腰部缠起,绕过胸前,一端搭在肩上。印度有“诗国”之称,纱丽则被称为印度国服的诗。

  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士国服除托蒂外,通常在上身加上宽大的衬衣,名为“古尔达”。女士的上身配以“杰姆普尔”的紧身胸衣,下身配以“贝蒂戈尔”的衬裙。

  阿拉伯大袍

  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外交官的礼服多为阿拉伯大袍。男士身着大袍,外加披风,包头巾上戴头箍。阿拉伯大袍多为白色,也有深蓝、深灰、深棕色和黑色,衣袖宽大,袍长至脚。

  对生活在炎热多雨地区的人们来说,大袍有着无法取代的优越性,能抗热护身。在吸收外来热量的同时,衣内能形成一个通风管,空气自下而上流通,让人感到凉爽。

  日本和服

  和服被称为日本的国服。由于女士身着和服走动时如同一块前后晃动的画布,因此和服在日本又被称为“赏花幕”。据史料记载,公元8世纪中国唐代的服饰传入日本,对日本的和服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

  日本今天的和服,大约是在600年前基本定型的。和服的图案与色彩以反映大自然的居多,款式纷繁,四季不同,又有婚、宴、丧、礼之分。

  韩服

  传统的韩服相当华丽,男士多身着长裤,肩披外套,头戴纱帽,脚穿木靴。女子则普遍穿着红裙和黄短衣,以发簪和飘带为配饰。

  韩服种类繁多。有节日服、婚礼服、花甲宴服等。

  俄国礼服

  俄罗斯联邦颁布的外交官正式礼服为黑色的双排扣礼服,礼服领子上方及袖口处绣有金色的花纹,扣子也是金色的,上面是压制而成的国徽图案,保留了前苏联时期外交官礼服的颜色、式样及花纹。

  礼服的衣料采用薄毛料。大使以下外交官的级别可以通过领章上星星的数目判断,如一级公使为三颗星,二级公使为两颗星等。

  东南亚国家国服

  越南的国服称为“奥黛”,男子穿着奥黛的长衫和裤子,女子的奥黛由上衣和裤子组成。其中上衣像中国的旗袍,长至膝盖,两侧腰身收紧,从腰部开叉,下身配一条白色或同花色的裤子。

  印度尼西亚的国服为“巴迪”。政府规定,凡参加全国性重大节庆,政府官员都必须穿国服巴迪,男士穿长袖上衣,头戴北芝帽,脚穿皮鞋;女士上身穿“格巴雅”民族服饰。

  在马来西亚,当地男士的国服也叫“巴迪”。

  巴迪设计优美,款式别致,以图案讲究对称而闻名。其编织手法细腻,有的为蜡染布制成,有的以丝绸作原料,质地虽有不同,但大多宽大轻薄。

  传统的马来妇女服饰由上衣和纱笼构成,上衣衣宽袖长,纱笼长达足踝。妇女穿着传统服装时,还会在头上披一条颜色艳丽的薄纱巾,纱巾垂挂至肩膀或胸前。

  (据《世界博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