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重塑“海丝”辉煌

  • 来源:中国对外贸易
  • 关键字:福建泉州,一带一路
  • 发布时间:2015-01-29 08:49

  “涨海声中万国商”,曾经是福建泉州的真实写照。早在唐代就是我国四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宋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闽人由此出发,带着丝绸、茶叶、陶瓷、糖、纸等特产乘船将这些商品销往世界各地。如今,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泉州经济总量连续多年领跑福建;晋江鞋、安溪茶、德化瓷、石狮服装这些国人耳熟能详的品牌皆出自泉州,作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品牌之都,泉州拥有12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

  凭借深厚的以“海丝”为特征的历史文化积淀,2013年,泉州与韩国光州、日本横滨一起当选首批“东亚文化之都”。

  伴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快速推进,11月25日至12月5日,“海上丝绸之路艺术节”系列活动在这个融汇了中原文化、古闽越文化、华侨文化、宗教文化、海洋文化等多元文化精华的城市举行。

  11月28日,首届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在泉州南安拉开帷幕,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上千展位云集国内外品牌。

  作为此次艺术节的重要成果,在泉州的牵头组织下,“海丝申遗”告别单打独斗,沿线城市首次拧成一股绳。在11月27-28日两天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学术研讨会上,北海、广州、漳州、泉州、福州、宁波、南京、扬州、蓬莱9个城市达成《泉州共识》,决定联合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无独有偶,为使海丝国家和城市间合作常态化,另一项《泉州共识》达成。在11月29日上午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商务合作圆桌会”上,参会的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一致达成建立商务合作机制共识,包括建立常态经贸合作交流机制,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扩大多元文化交流以及组建海丝朋友圈商务合作联络机构等。

  正如福建省贸促会会长张秋所言,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区域经济发展和融合赋予了海上丝绸之路新的内容;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愿景和目标。

  泉州与“海丝”沿线的经贸交流正焕发出蓬勃生机。今年1-10月,泉州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584亿元;其中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值达694.5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43.8%。

  “海上丝绸之路”概念的重启,让“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和国内沿线城市都看到了相互更广阔、更深层次、更全方位合作的空间和可能。

  泉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正当其时。

  文/本刊记者 赵爱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