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缓的欧洲宽松

  •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 关键字:欧洲,经济,量化宽松
  • 发布时间:2015-02-02 16:10

  欧洲版QE姗姗来迟,比美国晚了六年,比安倍的宽松也晚了两年。欧洲央行恐怕已经错过了宽松的最佳时机,而且缺乏财政政策的配合,QE的效果恐怕很难保证。

  千呼万唤始出来,欧洲央行终于推出了欧洲版的量化宽松。相比美联储、日本央行的行动迅速,欧洲央行则显得老迈蹒跚,欧洲的量化宽松比美联储晚了六年,比安倍政府的量化宽松也晚了两年。

  是欧洲经济状况优于美国和日本,使得欧洲央行迟迟不肯进一步宽松?情况恰恰相反,金融危机后的欧洲经济恢复远逊于美国,甚至一些专家认为欧洲在步日本的后尘,处于“失去的十年”之中。欧美这种经济和政策的反差,突显出欧洲政策的迟钝,欧洲也正在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欧洲央行是金融危机后最早加息的发达国家之一,欧债危机前夕的加息已经完全被证明是个错误,随后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欧洲经济陷入二次衰退。欧央行行长已经由当初的特里谢换成了德拉吉,被称为“超级马里奥”的德拉吉也无法改变欧洲央行行动迟缓的顽疾。另外,欧债危机逼迫欧洲各国紧缩财政,很难形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互相配合的环境。

  实际上,欧洲的通缩和经济的疲软在2013年下半年就已经显现,而欧洲央行直到2014年才下调基准利率。直到CPI真的出现负增长后,才迫不得已推出量化宽松。

  同样的药,吃的时间不一样,效果往往差别很大,防患于未然才是用药的最佳时机。同样是量化宽松,美国的效果似乎最好,日本次之,欧洲可能效果最差,因为欧洲央行的迟缓大大拖延了病情,且缺少财政政策这剂辅药。

  一旦经济需求疲软时间过长,会彻底改变供给面的条件,使潜在经济增速下降。一方面,长期失业的人会彻底退出劳动力市场,欧元区失业率仍高达11.5%;另一方面,投资的长期低迷会减弱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到这个时候,即使再实施需求面的刺激政策也很难让经济恢复到之前的增长水平,“长期停滞”就可能自我强化。

  当初金融危机的重灾区美国最早实施量化宽松,力度也最大,持续了三轮长达5年之久。如今美国却是主要发达国家中复苏最好、最稳固的,美国2014年二、三季度GDP增长分别高达4.6%和5%,失业率也已经下降到5.6%。而且美联储正在筹备加息。当美联储大张旗鼓地实施QE政策时,批评之声铺天盖地,很多专家指责美联储只是在催生另一个泡沫,凯恩斯主义不会获得成功。时过境迁,时间证明当初伯南克的雷厉风行可能是最明智的判断和选择。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尽量推迟财政紧缩的时间,甚至不惜付出“政府关门”的代价。

  日本在安倍上台之后也实施了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日元大幅贬值,日本经济一度出现了不错的上升势头。但财政政策方面的不配合,正在让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因为消费税的上调,日本经济再度面临困境,宽松效果比美国已经差了不少。日本在“失去的二十年”中,不乏货币政策的宽松,但财政政策常常唱反调,这是日本政策逊于美国的一个核心原因。

  所以,政策不仅讲究对症下药,还必须及时且有持续性。这可能是我们应该从欧美政策差异身上学到的最宝贵的经验。日本断断续续的宽松,欧洲和加拿大过早的加息和犹豫不定的政策,都使刚出现复苏苗头的经济被扼杀。

  中国这两年的宏观政策虽然在追求对症下药,但行动也相对迟缓,更要命的是缺乏持续性。一旦经济有所下滑,货币会阶段性的宽松、基建投资的力度也会加大;但经济略有企稳,政策则马上中止。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私人投资毫无起色,经济下滑势头未变,政策带来的仅仅是缩小了下滑幅度,拉长了下滑的时间。

  欧洲版的量化宽松和美联储的QE3有相似之处,采取的都是半开放的操作方式。一方面,从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每月购债规模为600亿欧元,这一期间累计规模达1.1万亿欧元;另一方面,如果到期后仍未达到欧央行的目标,量化宽松还可能延续。

  按照欧元区成员国在欧央行持股比例购买各国公债,机构债将占增加购买资产的12%,欧央行将持有8%的额外资产购买比例,共计20%的购债额度风险共担。也就是说,其余80%规模是欧元区各国风险自担的,发生债务重组时,各国政府自行兜底。

  欧洲版量化宽松的一个核心目的就是,扭转欧元区通缩的不利形势。2014年12月,欧元区CPI同比下降0.2%,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通缩。

  实际上,通缩的威胁并非欧元区独有,整个发达国家都面临通胀大幅下降的趋势,通缩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全球现象。

  2014年12月,美国CPI同比增长只有0.8%,比6月份下降了1.3个百分点,已经远低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英国的CPI同比增速也下降到了0.5%,比6月份下降了1.4个百分点。加拿大通胀水平则下降到1.5%,半年内下降0.9个百分点。日本通胀水平从6月份的3.6%下降到了2.4%,下降了1.2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由于消费税的上调,人为抬高了通胀水平两个百分点,如果扣除这一影响,日本已经接近通缩。

  油价的暴跌显然加速了全球通胀水平的下降。与2014年年中比较,原油价格已经腰斩。但这不是全部影响因素,剔除食品和原油价格后的核心CPI也在下降。比如美国核心CPI增速下降到1.6%,也比半年前下降了0.4个百分点,英国的核心CPI也下降到了1.3%,半年内跌了0.7个百分点。

  主要发达国家核心CPI的快速下降,可能意味着它们的经济需求在走弱,甚至美国也可能如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联储是否会如期在2015年年中加息,会增加额外的变数。最近做出宽松政策的不仅仅是欧洲,日本在2014年底已经扩大了量化宽松规模,加拿大也在1月份降息,英国也在考虑推迟加息的时间。

  反观中国,通胀也在不断走低,2014年12月,CPI同比增速已经下降到1.5%,2015年某些月份很可能“破1”。单纯一个国家的通缩可能是独特的原因,全球通胀下降的共振现象就更值得我们警惕了。

  通缩的格局一旦形成,企业的盈利前景会更差,债务人的负担也会变相加重,整体上都不利于经济的复苏。过去十年,通胀问题我们经常遇到,治理起来也有经验,而通缩却很少发生,解决起来会更困难。

  随着主要发达国家政策纷纷出手,在外汇市场掀起了腥风血雨。美元的强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美元指数已经从2014年5月的79攀升至95附近,创下2003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半年多累计升值了20%。

  美元强势的主导是欧元的疲软,同期欧元兑美元贬值超过15%,已经跌至1.13附近,也创下1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美元兑日元则从102上升至118,英镑、澳元和加元这一期间贬值的幅度也在10%左右。

  比较反常的是瑞郎,由于瑞士央行宣布取消顶住欧元1.20的底线,瑞郎大幅升值。美元兑瑞郎一度从1.03跌至0.74,最近两周稍微回调至0.9附近;欧元兑瑞郎也从1.2一度跌破0.86,目前回调至1左右。

  在非美货币大幅贬值的同时,人民币中间价却相对稳定,这使得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创下历史新高。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2014年12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为121.5,比2014年5月时升值了近10%。

  显然,中国人民银行并不希望人民币贬值太快,人民币中间价仍然保持在6.13附近。而市场上人民币的贬值动力则在增强,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已经升到6.25左右,接近央行规定的距离中间价2%的浮动范围。

  本刊记者 廖宗魁/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