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搞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认识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实验,跨学科,自主
  • 发布时间:2015-02-05 14:58

  〔摘要〕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物理教师作为新课程理念的执行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教学观念 实验 跨学科 评价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间的和谐互动交流,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他们积极思维,挖掘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更要展示高超的教学艺术,努力优化课堂使教与学最终达到最佳效果。笔者现根据新课改的精神,谈一些个人的观点。

  1 转变教学观念,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1 在师生关系上,提倡交互主体性。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物理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人能替学生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这种双主体观倡导的是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1.2 新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一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核心理念;二是强调整合性,要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三是完善评价机制,特别是要求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机制。

  1.3 逐步引导学生转变旧的学习观念,要使学生从呆板的学习方式,到放手让他们去想、去研究。改变他们的学习观念,让他们意识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在学习中积极与教师配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新的学习习惯。

  2 优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有的物理知识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广泛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能拓宽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综合能力。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就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大胆进行实验改革,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为教学服务。

  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时,让学生提供了大长方体木块、小长方体木块。在做实验时,有的学生会选择大小两个木块进行实验,我们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分析大小两个木块除了跟桌面的接触面积不同外,对桌面的压力也不同,压力的大小会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在这样的实验情景下,既引导学生理解了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也引导学生根据此研究方法如何确定探究步骤、选择实验器材。不但使学生们学到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进行物理学史、跨学科知识等内容的学习

  新课改中强调“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同时,也十分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方位学习。物理学家劳厄曾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物理学史以其内容的独特性,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特殊的作用,通过物理学史展示人类揭开物理世界奥妙和令人兴奋的探索历程,了解科学大师们的科学创造的思路,从而给学生进行学习科学方法及科学思维的训练,培养质疑精神和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进行德育渗透,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审美观等教育。

  4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将文字、声音、图形、静态及动态图像与计算机集成在一起。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特点,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物理教学中,演示教学是物理课堂教学中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通过演示能够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保持率。然而有些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无法在课堂上用简单的设备进行演示。如罗兰实验、光电效应实验、布朗运动、原子的能级跃迁等。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来模拟演示,不但可明显直观地展示实验过程,而且可做到声、文、图并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克服了实物演示现象不明显,实验失败,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不同、演示准备间长等缺点。应用多媒体技术,也可以把肉眼无法捕捉的瞬态变化缓慢地呈现在显示屏上,也可以将变化极慢的现象缩短在瞬间,使所需信息一目了然。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5 树立新的评价观,适应新的评价法

  新大纲要求评价的理念应以学生为出发点,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要更多地体现对人的价值的重视,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更多地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主体精神。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广大教师施教的目光大多聚焦在少数的“尖子生”身上,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以考试成绩为参造物,忽略个体差异及特长。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善于实验操作,有的善于小制作、小发明,有的善于调查研究,有的善于资料查阅,有的善于发现问题,有的善于归纳总结,这就要求教师把施教的目光辐射到全体学生,并努力培养他们独特的才能和志趣,从而塑造学生的创造个性。为此,在评价的过程中应注意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与协商;重视评价结果的科学化反馈与使用,以使被评价者最大限度地接受;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即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要只关注评价的结果,不要只关心学生对了多少,更重要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与所用的时间;注意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将评价日常化。

  总之,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广大物理教师作为新课程理念的执行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赵全太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