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常规要质量 用爱心铸辉煌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管理,考核制,学风
  • 发布时间:2015-02-05 15:57

  〔摘要〕今天的学子,是国家明天的栋梁,担负着未来国家建设的重任。他们好比小树,必须培养得宜,才能健康成长。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几年来,我根据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针对高中年级的学生特点,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养成学生良好的为人品质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大幅度提高,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常规 质量

  今天的学子,是国家明天的栋梁,担负着未来国家建设的重任。他们好比小树,必须培养得宜,才能健康成长。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几年来,我根据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针对高中年级的学生特点,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养成学生良好的为人品质,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大幅度提高,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1 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1.1 作好新班级的定型工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每学年入学的高一新生,我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从军训一开始就严格要求,一抓到底,使他们在高中阶段开好头、起好步,扎扎实实做好学生的定型工作。然后,我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利用班会、自习课等时间加强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方面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学、自理、自控能力,在日常工作和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统一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1.2 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培养班级骨干力量。加强与班干部的沟通,实行了班干部动态管理、德育量化考核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首先是每位学生都有机会竞争班干部,即班干部轮岗制,两个月轮岗一次再行选举,每位干部具体分管若干管理工作,及时记录并自主处理不正常情况,严重的情况由班委讨论决定,不能处理的则上报给班主任,这样全班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管理班级,充分营造民主管理气氛,使每个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机会。

  1.3 建立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制度,培养自育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自育能力和竞争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我采取了全班学生轮流值日的做法,结果学生表现十分积极,总是盼着自己当值的那天。在当值日时,值日生要报告当天的学习、卫生、纪律、考勤、两休、三操等情况,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机会,在值日中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值日生既然要去管理别人,那首先就得以身作则,才有说服力。实践证明:同学们在值日中不仅自己严格地遵守纪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通过值日,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生是班级的主体,是班级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组织和管理好自己班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也有参与管理班级的权力,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 注重对学生的分类指导

  2.1 对待优生也要严格要求,使之品学兼优。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优生无疑是升学的主力。对待优生,我的宗旨是:从细节入手,抓全面、全面抓,常抓不懈。所谓优生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也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这就需要我们去关注他们的各个方面,全方位、立体培养。首先,我通过平时的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其次,有意识地用几个难题去“磨练”一下他们,挫一挫其锐气,防止浮躁、轻敌,使他们明白,要做对就必须严谨,要一丝不苟,培养其严谨的学风;再就是,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好而对他们“优待”,对待全班同学我是一视同仁,从不偏袒。

  2.2 对待后进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班主任对全班同学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不会因为成绩差或自制力差而影响到排位。开班会时,我经常强调我的工作宗旨:对得起每一位学生,不让任何一位同学掉队。要想感化学生,必须经常亲之近之,决不能因为你气我,不服从我,我就离你远远的。我的办法是,你越看不上我,厌恶我,我越接近你,越亲近你,我不相信这块冰就融化不了。在接触学生的时候,逐渐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了解到他们的想法,说明白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除此而外,对他们学不进去的原因,家庭对他们的影响,以及他们未来的打算等等都要了如指掌。高中生绝大多数是住校生,远离父母,因此,我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生活,尽可能地帮学生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我曾教过一个学生,是一个被公认的刺儿头,到了我班以后,在做了许多耐心细致的工作之后,有一天,他对我说:“老师,我不会给你惹麻烦了,只等到毕业,我就去当兵了。”看到他那无可奈何的样子,我真诚地对他说:“即使当兵,你也要尽量学点东西,到部队以后文化知识的用处大着呢!”后来,他终于坐下来,学习成绩进步很大。有一次他牙疼不能吃硬东西,我便回家煮了稀饭和鸡蛋给他,一件小事,却使学生感到了学校的温暖,感到了教师的关爱,使他有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最后被军校录取。

  3 习惯决定成绩,细节决定成败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决定高考能否充分发挥学习潜能的基础。一入高中,我就规范学生行为,严格学风训练。请当年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做学法报告,请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做备考报告,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让学生知道高考考什么?考的是智力、是能力、是体力、是毅力,更是习惯、是规范。每年高考结束后仅差一分而未上线、或与211失之交臂者屡见不鲜。造成这种遗憾的原因当然很多,有的是缺乏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和毅力,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则是学习习惯上存在问题。为此,在教学上我和同协调组的教师狠抓常规,喊出了“向常规要质量”的口号,从最基本的听课、作业、练习、测验等方面入手,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书写正规、步骤规范、语言严密等方面都受到学生的重视,每次作业或检测,我都挑出三两份书写清楚、做题规范、卷面布局合理的卷子贴在墙上,供全班同学学习,增强其示范性,因为有时候学生的榜样作用远胜于老师的说教。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书写、做题规范程度等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进,这在高考中会给学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丢分,因为在高考中因非智力因素而丢的分一般同学也在三、四十分以上,所以,减少不必要的丢分是学生成绩的增长点之一。

  林彦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