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幕布的另一边

  • 来源:杂文选刊
  • 关键字:黑暗,写作,光明
  • 发布时间:2015-02-09 16:34

  从某个角度说,作家是为人和人类的记忆与感受而活着。因此,记忆与感受使我成了热爱写作的人。由此,我想起了“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在一个黄昏,母亲指着墙上呈瓣状的观音土和散粒状的黄土说:“孩子,你要记住,这种观音土和榆树皮,在人饥饿到快要死时是可以吃的,而那种黄土和别的树皮,人一吃就会更快地死掉。”

  说完,母亲回家烧饭去了。而我站在那可以吃的观音土前,眼前慢慢走来一大片黑暗。从此,我成了一个最能感受黑暗的人。

  当然,中国已今非昔比,它像一道强光,闪耀在世界的东方。而我,是那个命中注定要去感受黑暗的人。在欢乐颂的戏剧中,我总是站在幕布的另一边。人们都说温暖时,我感到了寒冷;人们都说光明时,我看到了黑暗。我看到了人的灵魂中有不可思议的丑恶;看到了更多国人的精神生活正在金钱和歌声中被掏空和瓦解。

  我想到了我们村的一位老盲人,每走夜路,他都要拿着打开的手电筒。天色愈黑,他的手电筒灯光愈明。于是,漆黑的夜晚中,人们很远就能看见他,不会撞到他。而且,在我们与他擦肩而过时,他还会用手电筒照着,让灯光伴你走出很远、很远。为了感念这位盲人,在他入殓下葬的棺材里,几乎全都是人们送的发光的手电筒。

  从他身上,我感悟到了一种写作--愈是黑暗,也愈为光明;愈是寒凉,也愈为温暖。

  中国文学,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相遇过如此充满希望又充满绝望的现实和世界。没有一个历史阶段能像当下这样,在无限的光明中又有着无处不在的遮蔽、阴影和模糊。而作家、文学,在今日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中,看到伟大的光明,那是一种真实;听到悠扬的歌声,也是一种真实;虚无、唯美,也都是真实的存在。中国的真实是一片巨大的森林,几十上百的优秀作家都在这森林中感受着矛盾而又复杂、蓬勃而又撕裂的中国。而我,则因为是那个上天和生活选定的黑暗感受者,也注定我看到的真实和别人的不同。

  我知道,黑暗不仅是时间、地点和事件,还是水、空气、人、人心和人们最日常的存在和呼吸。因为这样,我看见了现实中最为日常的黑暗--在有数千年文明的中国,当一个又一个老人在街上摔倒时,大家担心被讹诈而都不去搀扶。

  因为这样,在我的家遭遇强拆之后,那些关于人、活着、现实和世界驱赶不散的黑暗,就会像大雾一般弥漫在我的内心、生活和笔端--我以我自己的方式感知那个世界--我也只能用我自己个人的方式,感知和书写那个世界。我在黑暗里感受世界,握笔写作,并从这黑暗里寻找亮光、月色和温暖,寻找爱、善和永远跳动的心灵;并试图透过写作,走出黑暗,获求光明。

  因为这束光的存在,那个生来就是为了感受黑暗的人就相信,他的前面是明亮的。因为这片明亮,人们就能看见黑暗的存在,就可以更加有效地躲开黑暗与苦难。而那位盲人,也可以在他的夜路上,当人们与他擦肩而过时,去照亮前行者的一段--哪怕是短暂的路程。

  【原载2014年第29期《环球人物》】

  阎连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