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买用户——土豪英特尔的烧钱战略
- 来源:计算机应用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土豪,英特尔,SoC芯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01 08:02
在过去两年时间里,英特尔为平板电脑厂商提供了数量可观的补贴。以金钱换份额的做法让英特尔在快速获得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带来了70亿美元的亏损。当不少人认为英特尔这场豪赌最终将以认输收场时,英特尔却向合作伙伴告知暂时不会取消补贴计划,且补贴范围扩大。“土豪”就真的是任性吗?
烧钱买时间
有人认为英特尔是通过巨额补贴降低合作伙伴平板电脑生产成本,从而低价切入市场,迅速占据市场份额。英特尔持续烧钱真的只是为了买份额吗?笔者认为,英特尔在移动领域持续烧钱的做法与其说是购买份额,不如说是在以金钱换时间。
回顾过去的2014年,英特尔先是和瑞芯微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出基于英特尔架构的SoC平台,再向紫光旗下持有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微电子的控股公司投资90亿元人民币,并获得20%的股权。此外,通过收购英飞凌获取基带技术、收购创新旗下ZiiLabs获得图形技术。英特尔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直都在围绕低功耗平台展开战略布局,其宣称性能强悍的Broxton架构产品要到2015年才会正式出货—从战略布局到终端产品推广,都需要时间。因此,英特尔于2013年开始的烧钱战略,更多是为了在其移动硬件生态圈构筑完成前,赢取更多的时间。
不仅为了移动领域
无论是性能还是能耗比,英特尔在传统PC领域都拥有极大的优势,但在移动互联终端市场,却有些乱了手脚。因此,在众多战略布局还无法进入收获季以前,以金钱换时间和份额成为了切入市场最简单有效的手段。
整体增速放缓的平板电脑领域并不值得英特尔如此大张旗鼓地持续烧钱,70亿美元的“学费”更多的是让英特尔在移动互联终端设备领域获得了一个稳固的桥头堡,并同众多合作伙伴利用平板电脑完成磨合。可以说,平板电脑仅仅是英特尔谋求转型的一小块实验田而已。从最新的通告可以看出,英特尔对平板电脑补贴的标准从10英寸上调到了12英寸。如此大尺寸平板电脑在搭载微软Windows系统和键盘后,足以弥补二合一变形本在低价位市场的不足,并通过超便携和低价赢得更多细分市场消费者的青睐。因而,英特尔在移动领域不断的烧钱并逐步构建移动硬件生态圈,不单是对移动终端设备领域的谋求,更是在传统PC领域展开的主动性防御。
除了对移动终端设备领域的出击和传统PC领域的主动防御外,对低功耗SoC芯片的布局也有利于英特尔切入穿戴设备领域。继2014年12月份与全球最大的眼镜制造商Luxottica合作开发智能眼镜后,英特尔又向智能眼镜开发商Vuzix投资了2480万美元,以推动智能眼镜设备的开发。结合前面提到的同众多芯片厂商的合作可以看出,英特尔正逐步构建一个移动硬件生态圈,而烧钱成为了战略布局的必要手段和方式。
与英特尔类似,微软这个在PC领域呼风唤雨的土豪,同样在移动互联时代倍感压力。继2013年每卖一台Windows 8平板电脑补贴10美元策略后,微软在2014年更是加大了免除Windows授权费的力度,加上在PC时代和英特尔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搭载Windows 8系统的英特尔平板电脑。一起烧钱的举动,也许会让英特尔和微软两个“土豪”在2015年的合作更加紧密而广泛。
文|程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