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野生动物来找你玩

  • 来源:环境与生活
  • 关键字:野生动物,旅游,环保
  • 发布时间:2015-03-04 12:18

  澳大利亚要求游客:不惊扰 不抚摸

  国内旅游业兴起这些年,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有句宣传口号:“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但是在澳大利亚北领地著名的大岩石乌鲁鲁国家公园,要求竟然是“照片不能都带走,脚印不能全留下”。这是为什么呢?

  照片不能随便拍

  几年前,笔者曾应邀参加澳大利亚旅游局的交流活动,印象深刻的当属当地国家公园在大力开发旅游的同时,对自然资源细致入微地保护。乌鲁鲁(又称“艾尔斯岩”)和卡塔丘塔,是澳大利亚大陆中央中部沙漠巨石的名字,位于北领地,拥有这两处奇观的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们是当地原住民阿南古人的圣地。观景台旁的英语警示牌写着:“这里是干旱的沙漠,一棵草都要好几年才能长起来。随意踩一脚都会破坏一棵草几年的努力成果。”这种牌子,比国内公园里“讲文明,不踩草”的牌子更具体,效果更好。

  关于它们的宗教禁忌特别复杂,对外开放区域非常有限,有的地方禁止拍照,好像专门和摄影师过不去。在北领地,只能走规定的路线,在规定的位置拍摄。我发现,拍摄禁忌有一个特别现实的意义:乌鲁鲁神奇的光线吸引世界各地的摄影师和摄影发烧友前来拍摄。出于职业习惯,每个摄影师都会去寻找那些刁钻、与众不同的角度。乌鲁鲁和卡塔丘塔都是广阔土地上兀立的巨石,拍摄半径非常大。如果允许变换角度拍摄,那就不只是用脚踩的问题,是要用车轮子压的。

  在我看来,澳洲的国家公园是利用了土著人的禁忌,或者说尊重禁忌,使原住民和国家公园各得其所,保护了原住民的精神世界,也保护着那些许多年才长高1厘米的沙漠植物。

  “等海豚来找我们玩”

  澳大利亚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在那里第一个接触的野生动物项目,是在港口城市班伯里的库姆巴纳海湾和海豚玩。说是去找海豚玩,海豚中心的服务人员却一直强调要等海豚来找我们玩。

  领队是个年轻的生物学家,讲了很多注意事项,归根结底就是一句“海豚是野生的”,不会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游人不能主动追逐、触摸。那个海湾里有40到50只海豚。出海不远就见到一对海豚整齐地在浪中跳跃,一副训练有素的样子。踏着起伏的巨浪,一头巨大的海豚骤然出现在船头,又嗖嗖地在水浪中穿行。一船人兴奋地大叫着,挤到船头,船是一只平平的大铁筏子,忽地海浪从船头涌进来,一船人又惊叫着散开。一惊一乍间,海豚就不见了。

  船出防波堤,巨大的浪迎头打来,被抛上浪尖。紧接着海豚出现了,骑着浪脊双双跃出水面。又有七八头海豚成一排,从浪头里抬起头来,又钻回水里。它们流线型的身体在海水中呈灰白色,跃出水面就变成了深色,头顶上圆圆的鼻窝像个肚脐眼儿。

  船调头驶入防波堤内,找个风浪小的地方下锚。那里是海豚的一个重要社交场所,平时海豚们就在此玩耍、交流感情。我们一行人穿着厚厚的潜水服下水,等海豚来。混乱中,我听到海豚发出嗒嗒的响声,却只看到一个稍纵即逝的灰影。“不许追逐”这个规定似乎很没道理,除非脚后跟上有螺旋桨,不然怎么能追得上呢?领队没有拿碎鱼肉把海豚引到我们周围,风浪大时,海豚会像一群孩子一样疯玩,自在地高跳、冲浪,出双入对或拉帮结伙,这样自然的行为和欢乐,在人工环境里很难获得。

  不追逐、不触摸,其实是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又不破坏栖息地的重要方法。原来,对海豚而言,人类如果只是在附近嬉戏的另一种动物,它们会很自然地从人身边游过,如果它们觉得人类无害,还会好奇地靠近观察,这就是“海豚来找我们玩”。但是,如果一惊一乍地惊扰几次,海豚就会放弃这个社交场所,另寻他处,相当于破坏了海豚的栖息地。栖息地减少是全球野生动物面临的比非法捕猎更严重的问题。

  为企鹅繁育把宠物关在家

  袋鼠岛在南澳大利亚州首府阿得莱德市以南100多公里处,是澳大利亚第三大岛屿,知名的生态自然保护区,面积4405平方公里,有1/3土地是未开垦的国家公园。它的宣传资料上赫然印着:“在这里看到的野生动物比在新西兰和澳洲大陆加起来的还多!”到袋鼠岛的行程之一是看企鹅。管理员坚决要求先到教室集中受教育。我心想,我也知道一些和野生动物相处的要领,只要保证不吵不闹,不惊扰企鹅不就行了?可是这位穿着绿色制服的管理员,和气的言语中透着一股严厉,不好违抗。

  她展示了一个30公分高、后背羽毛是蓝色的企鹅标本,它叫“蓝企鹅”或“仙女企鹅”,是世界上最小的企鹅。她还介绍了小企鹅的习性,如何筑巢、生儿育女。管理员特别强调看小企鹅时一定要减少干扰,它们出海捕鱼很累,晚上才回来喂养小宝宝、休息,如果惊扰就会造成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影响捕食,它们和孩子可能会死去。

  她还提供了两种手电,桔红色和红色,光线非常暗,小企鹅能适应这种光。管理员禁止用大灯或照相机的闪光灯照企鹅,防止造成企鹅瞬间盲视。我一开始想,瞬间盲视会对小企鹅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吗?后来发现我根本不该想这个问题,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无处不在,日积月累,让野生动物日益不适应自己的家园,健康水平下降,逐渐失去生存能力,最终走向灭绝。所以,能避免的每一种干扰都应该避免。

  上完课走在黑漆漆的街道上,管理员让我们仔细听企鹅叫,听到“孩子们”的叫声,她脸上浮现出母亲般的笑容。她告诉我们,这一带因为有企鹅繁育,天黑以后居民都把宠物关在家里。

  走到有碎石的海滩上,管理员手电光一晃找到一只小企鹅正在蹒跚地往岩石上爬。在路的尽头,岩石的天然洞穴上,一只企鹅正在喂食,两只小企鹅争着从妈妈嘴里夺食。管理员说两只小企鹅已经快3周大了,到了4周,就和父母一样大,父母必须把孩子留在岸上,双双出海觅食才能养活孩子。到了8周,父母就游走,孩子们没得吃,只好自己出海谋生,约有60%的小企鹅能活下来,其中绝大多数会回到袋鼠岛的家,有些则会去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岛等。

  管理员指着一对在木楼梯下做窝的企鹅,她说企鹅喜欢这种地方,有时候会跑到附近居民木制的房子下面做窝,整天在那里吵吵闹闹。我忽然想起国内的燕子。小时候常常看到大群北京雨燕在老房子屋檐下大吵大闹,现在新房子都没有屋檐了,老房子成了保护建筑,屋檐都用网子网起来。不久前一份报纸说北京雨燕已经快要绝迹了。其实保护自然并不是都要到可可西里充当志愿者,作为一个地方的居民,保护好本地的野生动物,留住它们的栖息地就很好。

  不惊扰海狮的N个理由

  在澳大利亚,我们还参观了海狮栖息地,那里开发成了旅游区,但是管理非常严格。下车的地方离海岸很远,足有200多米。管理员强调参观者要聚在一起,不能散队,和海狮保持10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不要大声说话,不能试图抚摸小海狮。到处都有警示牌,要求不要打搅海狮,才能看到它们的“自然行为”。

  沿着一条两边都是丛林的小路走向海滩,还没到就看见海狮在丛林的空地上睡觉。电视里经常能见到海狮在海边的镜头,但没想到海狮还会爬到远离大海的草地上。它们看上去很胖,退化为鳍的四肢很短,原以为只在海里轻盈灵活,在岸上基本上就是残疾,没想到,它们前肢划着沙子,脂肪在胸前扑扑地颤着,在陆地上奔跑的时速可达60公里,人都跑不过它们。

  睡着的海狮,就像一团肥嘟嘟的皮囊,“拎”起来是圆筒形的,“放”在地上就摊成一堆。路边的母海狮慵懒地睁开一只眼睛,瞟了我们一眼。这时我想起管理员说的,海狮在回到海滩之前,已经在大海里捕了3天鱼。捕鱼很辛苦,而且凶险万分,可能被虎鲸和鲨鱼伺机攻击,它们在陆地才能睡觉、晒太阳,恢复体力。但是岸上没有吃的,所以休息时间又非常有限,让我们不打搅海狮,就怕它们休息不好下海会没有足够的体力对付鲨鱼和虎鲸。

  管理员说如果在水里,海狮会比较放松,会游过来和人一起游泳,但是在岸上,由于容易受到攻击,所以它们非常紧张,落单的人可能遭到攻击。我以为海狮在海里有天敌才比较紧张,忘了人是所有动物的天敌。回去时,我沿着长长的木桥往回跑,管理员追上来制止我,因为两边灌木里也可能有海狮,并指着路边一棵树给我看,一只大海狮就躺在树下。

  想起在国内也去过一些有野生动物的地方玩,开着冲锋舟掀起的水浪扑向芦苇荡,鸟就哗哗地飞起来,这种方法看鸟可能已经杀死了很多幼鸟。还有些野生动物栖息地,游客看到的实际是驯化的动物,看不到野生动物的自然行为,无法建立人和野生动物自然分享空间的关系;也没有配套教育,培养不惊扰野生动物的习惯,这都是需要学习提高的。

  野生动物为人类“牺牲”

  澳大利亚也有蝴蝶馆和鸟园林。进门前,工作人员说阳光不好,可能看不到太多活跃的蝴蝶。既来之则看之,进了蝴蝶馆,纷飞的蝴蝶立刻混乱了视线。一个女孩在做讲解,她知道每只蝴蝶的名字,就像幼儿园老师在谈论她的孩子。小姑娘引导我们看一种蝴蝶喜欢产卵的植物,旁边两只尤利西斯蝴蝶正在翩翩起舞。她说,前面的小美女叫“翠茜”,它有权利选择翅膀最大、颜色最鲜艳、最健壮的小伙子。求爱的蝴蝶,要追着它的尾巴飞翔,上下翻飞,才能博得它的芳心。

  澳洲这种生态展馆很多,都是为动物提供人工生存空间,让人能集中看到许多在野外要走很远的路才能看到的动物。展馆面积都相对很大,可以给野生动物足够舒适的空间,内部模拟生态环境都做得非常精致,动物可以根据不同习性得到很好的照料。尽管如此,生态展馆内动物的寿命比野外的还是要低,死亡率偏高。不过,澳大利亚的旷野上有保护得足够好的野生环境,有足够丰富的野生动物,可以偶尔捕捉补充生态展馆所需。

  更重要的是每个展馆都有专门的讲解人员介绍动物的习性和保护要点。这些动物做出了“牺牲”,因为它们的存在让游客得到了很好的环境教育,学会不畏惧动物、不打搅动物、尊重动物等知识。

  北领地有个小展馆展出爬行动物。讲解员把丑陋的蜥蜴托在手里,让孩子们触摸,说它并不危险。她甚至管一条雌蟒蛇叫小姑娘,把它放出来顺着每个人的脖子爬过,让大家了解蟒蛇的习性,不至于在野外因恐惧而与野生动物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导致乱捕杀。

  这些展馆还有一个特点,只展出当地野生动物。比如,蝴蝶馆和鹦鹉园林里的昆虫和鸟类绝大多数都生活在当地雨林,既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教育,又避免动物在长途运输中大批死亡的悲剧。

  也有很不成功的展馆。北领地一个沙漠公园里,每个笼子里关着一两只小小的鸟,看上去很不起眼,也没什么精神,这时园子里的野地上飞起一大群鹦鹉,像一片彩云一样美丽。有人不禁感叹:外面飞的都是国色天香,深宫里关的都是歪瓜裂枣。国外旅游区的生态展馆虽然有意思,但是在我们学会进行正确的环境教育、准备好精心照料那些被捕捉来的野生动物之前,还是不要盲目学习了。

  动物和人的安全距离

  刚到澳大利亚时,看见一只小鸟在读书人身边跳动,觉得特别惊讶。多日行程后发现人和野生动物和平共处不足为奇了。在国内,大家都习惯动物对人退避三舍。澳大利亚对待野生动物主张不惊扰、不投食。我终于明白,如果人们特意不惊扰动物,就可以平静地和它们生活在一起,就像灰色的燕鸥也成群地站在海豹边上一样。

  北半球有很多白天鹅,我曾去过新疆天山深处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天鹅湖,看到的天鹅只是远远的一个小白点。当地小伙子告诉我,游客太多,天鹅都被吓跑了。太多到底是多少呢?我想那里的游客一定没有阿得莱德市的常住人口多。它人口过百万,是澳洲自然环境保护最好的城市。

  就在它的市中心,穿过中央广场附近大草坪的一条河里,黑天鹅非常悠然地在水面上,跳它独有的、节奏缓慢的“颈项舞”。河岸边,几只鹈鹕上了岸,我朝它们走去,离5米的距离,它们仍做自己的事情。3米远、2米远,我有点担心了,它们那带口袋的巨嘴一定很有力量。但是鹈鹕对袭击我似乎不感兴趣,走到距离1.5米时,它们纷纷跳下水了。其实,动物和人之间有心理上的安全边界,这是我们要尊重的距离。

  在国内,巴音布鲁克草原旅游业未开发前,天鹅和牧民的安全距离曾经很近,不过三五米,牧民甚至可以把受伤的天鹅抱回家调养。但是现在天鹅和游人的距离至少有1000多米,要用望远镜才能看见。也就是说,一个旅游点,使天鹅失去了以1000米为半径的一大片栖息地。

  如果我们的自然保护区也有管理员教游客轻声慢步,在平静中与天鹅和其他动物共处,动物能活得好一些,游人也能大饱眼福,那样多好!

  特约撰稿 舒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