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的就业市场充满诱惑,它们就像散布在森林里的果实,发出了鲜丽的色泽和香甜的气味,引诱馋嘴的动物上当。厚薪高职衔的优差谁能抵挡得住?但一头栽进去后,也许成了这家公司的试验品,难得善终。
几年前去了一家刚在新加坡起步的公司面试。老板王总非常殷勤地招待我,还请我到五星级的酒店吃晚餐,让我受宠若惊,整个「面试」长达五个多小时。原以为那次的工作肯定成为囊中物,怎知半途却杀出个程咬金「截糊」。最后,王总有礼地编了个借口让这段关系保持友好。半年后,王总再招我回去谈加盟的事,言谈中我透露意愿不大。当时,为了力挽狂澜,王总开出的月薪数目比我当初要求的还多了五千元,这令我为之心动,当然我没有立刻跳进「龙潭虎穴」。在考虑期间,我从在这家公司工作的友人口中知道公司已开始削减员工的月薪,还辞退了一些员工。他们第一家和唯一的零售店大半年开业以来,生意不见有起色,而我的职责就是得将之「起死回生」。在没有合理的广告预算下,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别以为企业高薪挖你过档,你就是行业里的翘楚。许多老板在「狗急跳墙」的情况下,只好使用银弹政策来孤注一掷。他们要看到的是「立竿见影」的绩效,没时间让你一步一步来。你若行便成王,败则成寇。
有些银弹工作是为了买点子,一旦员工江郎才尽,公司便要他们滚蛋。打从第一天,老板就没想过要他们在公司呆久,所以愿意支付更高的价钱给短期工,至少他们比咨询公司的费用还来得低廉。这些银弹公司就这么一个接一个的聘请短期工,把员工当厕纸般用完就丢,让公司的促销战略永远都「保鲜」。
你一定接过猎头公司邀请过档的电话,那或许是敌对公司打击同行的策略。产品质量、行销手法拼不过,只好用重金抢对手的员工来削弱对方的势力,增强自己的实力。一般上跳槽最易成功的渠道就是到竞争对手的公司,问题是这些公司是否真心聘请你,还是为了打击你的公司?一旦目的达成,你也许已没有让这些公司留下来的理由了。
银弹政策通常只有小公司才会采用,大公司有一套完整的薪金制度,会根据市场和申请者的年资和经验来制定。虽说跳槽本身就有风险,可别让「银弹」蒙住了双眼,令自己掉进陷阱里,被炸个粉身碎骨。
林汉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